坚持守正创新 开掘源头活水
——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认识与思考

2021-01-30 06:14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从严治党优势

石 坤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1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国有企业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出现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2016年10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增加了新的强大动力。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尤其需要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针对目前一些人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具有畏难情绪,创新的紧迫感、创新的意愿和动力存在不足等情况,本文不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进行全面的论述,而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将论述的重点集中在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想认识上。

1 守正道而行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根本政治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既是我们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守正”即牢牢锁住根本信仰、根本原则、根本制度、根本道路,守正并非保守而困囿不前,而是与时俱进,以创新来保障和推动“守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要求国有企业按照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结合自身实际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对党建工作进行思想革新、制度变革和技术引进,目的是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

其一,从党建工作的性质来讲,党建工作创新直接关系党的领导和执政根基,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是国有企业第一政治任务,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同样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对国有企业发展具有确保政治方向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这深刻指明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政治属性及其重要地位。可以说,党建工作创新是国有企业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抓紧抓好,不能有须臾懈怠。

其二,从国有企业发展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状来讲,党建工作创新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如何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发展优势,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国有企业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制度的探索和创新,党的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也必不可少,只有两个方面的创新相向而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全面从严治党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任务要求,但客观地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缺乏紧迫感,空喊口号而无实际措施的情况仍然存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政治属性没有深刻理解,没有认识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不是一般的工作要求,而是政治任务,关系到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的真正落实,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的根本问题。

2 以创新促发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综合效应

2.1 党建创新提升政治引领作用

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对我们党来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具有现实的政治效益,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经济基础,是党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保证国有企业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发展,才能保证党长期执政具有坚实可靠的经济基础。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我们的阶级基础。国有企业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最为集中的地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关系到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关系到我们党阶级基础的巩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是在经济战线上为党工作的人才,懂政治、懂经济、懂管理、懂科技,是我们党宝贵的人才资源。通过党建工作创新,将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管好用好,培养造就一大批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具有深远的意义。

2.2 党建创新促进经济效益发展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既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指引,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强大动力和保障。我们也在抓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契机,通过党建工作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治理创新的结合,将党组织、党的领导更好地嵌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有助于党的发展理念和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和支柱,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执行党的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将党组织与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有机结合,将党的领导有机地嵌入公司治理体系中,能够最有效地保证党的发展理念和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引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有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发挥从严治党的利剑作用,严格日常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党建工作的创新,能够在组织上、制度上充分发挥和保障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2.3 党建创新实现社会价值优化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有助于化解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预防国有企业和化解国有企业的内部矛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中,融入职工群众中,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维护职工群众利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国有企业改革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党建工作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倾听人民群众呼声,有效疏导职工群众的思想情绪,加强对企业党员干部的监督来赢得民心,从而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预防和化解企业矛盾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对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示范效应。党建工作创新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帮助重塑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能够有效纠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和偏差,促进国有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3 开掘源头活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优势与路径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些优势是真正的“源头”;厘清这些优势,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将其转化为探索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路径,是为“活水”。开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源头活水”,对我们增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信心、明确创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发挥历史传统优势,保障党建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

国有企业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党的执政基础最为集中的地方。国有企业一直处在改革进程中,面对复杂的形势,中央始终要求国有企业重视党建工作、抓好党建工作,针对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1997年1月24日)、《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2004年10月31日)、《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9月20日)等。

一段时期以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虽然出现了弱化现象,但相对于其他一些领域党的建设,国有企业仍然保持着重视党建工作的传统。重视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党建创新需要在工作中强化并充分借助这些优良传统,才能做到“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才能有力地保证创新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2 发挥组织基础优势,推动党建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阶级基础,二是党组织基础。国有企业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方,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产业工人是先进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者,这对党的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党历来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国有企业是党组织健全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作用发挥的程度也相对较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就组织建设而言,特别提出了“四同步”“四对接”的要求。“四同步”即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四对接”即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四同步”“四对接”进一步夯实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也为党建体制机制工作的创新擘画了明确的路径。

3.3 发挥专业条件优势,支撑党建创新工作的高效展开

国有企业拥有庞大的经济资源,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党建工作进行物质条件支持,对国有企业来说是必要的成本支出。近年来,国有企业效益普遍较好,能够为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持。

党建工作创新需要有技术支持,在互联网时代和管理精细化的年代,互联网技术、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党建工作创新必不可少的依凭。对国有企业来讲,管理技术是强项,能够移植到党建工作中来,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对“互联网+”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和深入,能够为党建工作创新搭建新的平台。所有这些,都是国有企业的优势所在,为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专业条件支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能够全面高效地推动党建创新工作的展开。

3.4 利用外部环境优势,优化党建创新的目标驱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外部环境有了根本性的好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值得重点指出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是其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给党建工作创新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党建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党建工作的路径更加清晰,党建工作的落实要求更加具体可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可以说迎来了党建工作创新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思想作风,还是组织、制度,各方面都在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和创新,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创新的趋势和热潮,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示范,也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党建工作的创新要充分利用这些压力和动力,以之驱动党建创新目标的优化与综合效应的提升。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换言之,党建工作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对创新有着更为急迫的需求和要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也有自己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只要利用好自己的基础、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国有企业就能够在党建工作创新上走在前列,为其他领域提供党建工作创新的经验。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从严治党优势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坚持党的领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矮的优势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