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珍贵资料数字化存档探析

2021-01-30 13:54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馆藏资料数字化

石 晨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83)

1 引言

京都大学是日本一所著名的大学,创建于1897年,是日本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第二所综合国立大学,学科齐全,规模宏大。京都大学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籍学者大多出自于此。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将京都大学列入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学校之一。

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创立于1899年,用以支持京都大学的教育与研究工作。随后,各个学部、研究所等单位又相继成立了各自的图书馆和图书室,用于收集和整理各自领域不可或缺的图书、期刊等资料。随着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化,高校的组织和制度也相继变化。2005年4月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成立,以附属图书馆为首的共约50个图书馆和图书室都纳入到这一机构框架下,综合管理、协调各图书馆图书室间的事务。随后,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开展了一系列世界性的改革,及时追踪和应对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目前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藏书量达到约710万册,成为继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之后藏书量位居日本第3位的图书馆,且藏有珍贵资料,其中国宝级的资料1件,重要资料40件[1]。

2 开放获取方针和重点实施战略计划

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京都大学的基本理念为基础,为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研究中心提供相应的学术信息服务[2]。未来为支持京都大学的教育研究活动,以及为国内外学术界做贡献,不断收集、整理和保存人类知识,在发布相关信息的同时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最先进的信息服务[2]。为实现这一基本理念,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制定了8个具体目标,分别是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需求,学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开发,知识成果的积累和发布,知识产权的保存管理,支援体系的构筑,职员的技能和设备设施的完善,相互合作关系的强化,与国内外图书馆的合作[3]。

根据这一基本理念和目标,2009年12月图书馆协议会通过了有关10年后京都大学图书馆的未来构想,明确了任务和目标。2016年2月又对该构想进行了修订,其中明确了图书馆的功能,如研究成果的发送功能,构筑学术信息资料库,推进开放获取和开放科学;人文学成果的活用功能,珍贵资料的收集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建构,资料的修复以及数字化的推进等等。可以看出,京都大学图书馆在基本理念、具体目标、未来构想以及明确图书馆的功能等方面,多次指出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研究成果或知识信息等的公开发布等等。京都大学图书馆正逐渐成为向世界输送学术成果的窗口。

2015年4月,京都大学制定了“京都大学开放获取方针”,旨在便于校内外人员自由阅览京都大学教职工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研究者间的合作,为跨领域研究创造新的成果开辟途径,同时明确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担负着对社会做贡献的责任[4]。该方针具体内容是将出版社、学会、学校内部等发行的学术杂志(图书等除外)上刊登的教职工的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通过京都大学学术信息资料库KURENAI在网上对外公开,但研究成果的著作权不转移到京都大学[5]。京都大学通过制定该方针来强制推进开放获取的方式,通过将更多的教育、研究成果公开,为学术研究的发展做贡献。

2016年京都大学为实现“京都大学的改革和未来构想”制定了“京都大学重点战略实施计划(2016-2021)”,其中之一是“京都大学开放获取推进事项”。该事项作为第3期中期目标期间的重点战略实施事项,旨在推进研究成果和原始资料的开放获取,提升研究支持功能,具体落实上述的“京都大学开放获取方针”。该事项具体内容包括推进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的公开,珍贵资料等原始资料的数字化和公开化,基于国内外调查的开放获取和相关数据的研究,培养作为数据管理员的图书馆职员,关于开放获取和研究公正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6]。该计划最终将珍贵资料等多种资源的数字化和公开化提上了日程,从而推进研究的国际化和创新。

3 珍贵资料数字化存档

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图书馆必须进行数字化建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而将传统文献转化为数字文献是其中的重要内容[7]。一般来说,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既可以很好地保存传统文献,又能使被数字化的文献成为其他馆的虚拟馆藏,成为整个信息网络中的共享资源;既可以丰富虚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又能促进整个社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8]。

京都大学高度重视文献资料的数字化保存和数字资源在整个网络中的共享。为使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藏有的珍贵资料如国宝级资料《今昔物语集》(铃鹿本),重要资料《易学启蒙通译》《御注孝经》《古今和歌集注》等可以让更多的人便捷地查阅到,共享古人的先知智慧,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在“京都大学开放获取方针”和“京都大学重点战略实施计划”的指引下,一方面重视直接阅览原始资料的重要性,一方面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古籍资料等文献的数字化和公开化,以便让全世界共享人类的共有财产,为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为教学科研乃至世界发展做贡献。

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将这些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通常进行五个步骤[9]:①根据资料的重要性和使用的频率来选取需要数字化的对象资料。②对有缺损等的资料通过恰当的方法进行修复和保存。这些珍贵资料主要以古籍为主,古籍大多年代久远,破损严重,不便阅览,因此在数字化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修复处理。为此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出台了“珍贵资料修复计划”,定期定量对珍贵古籍进行修复。③在对古籍等资料进行修复之后,便是将其数字化处理,选取合适的器材进行拍照。大型资料通常分段拍照再将图像拼合。如在大型绘图的上方挂一个非接触式高精细扫描仪,通过扫描仪拍照制作成数字化图像,在资料的周围设置一个框架,扫描仪沿着这个框架左右移动,制作出很多张线状图像,将每张图像接合,成为一张图像[10]。阅览绘图、地图等大型折叠的资料时需要找一个可以安全铺开的地方才能不损坏资料,同时阅览时还要小心翼翼,但是数字化图像就可以通过移动阅览器随意放大缩小图像,阅览方便。④做成书籍杂志信息,包含资料题目、作者、形态信息等内容。⑤将数字化的数据公开,即将书籍杂志信息和图像在互联网上公布。

2017年约有3400件珍贵资料数字化,这些资料以“京都大学珍贵资料数字化存档”的方式公布,均为符合国际规格IIIF(International Image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的数字化图像[11]。其中附属图书馆所藏资料的图像可以二次自由使用。这些图像分辨率很高,同时配有能够流畅阅览的查看器。国际规格IIIF也是为了提高图像数据的相互运用性和便于访问图像[12]。此外,为了发挥国际规格IIIF的特性,2018年9月京都大学还与庆应义塾大学合作,共同研发了“富士川文库数字联合项目”(数字富士川),将相关资料进行虚拟合并,并在网络上共享,可以在网页上自由检索阅览。截至目前,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吉田南综合图书馆、经济学研究科经济学部图书室、理学研究科各图书室(数学教室图书室除外)、理学部中央图书室、基础物理学研究所藏资料的数字化图像均可以免去申请、费用等手续自由使用。

此外,古籍资料等的修复、数字化以及在网络中共享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在积极推进文献资料数字化的同时,想尽办法在校内校外募集各种资金。为了这项事业长久稳定的发展,2018年7月图书馆机构设立了“京都大学珍贵资料数字化存档基金”,以此作为京都大学基金项目的支援基金之一来支持珍贵资料的数字化存档这一项目。此项基金主要用于古籍资料的修复,数字化以及公开化这三个方面[13]。

京都大学图书馆机构在将这些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的同时也进行了分类整理,主要分为国宝《今昔物语集》(铃鹿本)、重要资料、时代记录、彩色插图、用地图看日本看世界、由京都大学所藏资料追溯文学史年表等等几大类。截至2020年11月11日,京都大学珍贵资料数字化存档公开的件数已达到17758个,画像已达到1404838个[14]。这个规模在日本国内名列前茅。

4 启示

4.1 重视馆藏资源建设,充分发挥馆藏特色优势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根本,没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图书馆的服务无从谈起。重视馆藏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馆藏资源的建设,在注重收集和丰富馆藏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发挥馆藏特色优势。京都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在日本全国名列前茅。丰富而有特色的馆藏资源不仅能为师生在学习教育和研究上提供支撑,为学校发展的提供保障,还能满足社会上多元化的需求。

4.2 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和长期保存

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2017年起逐步将馆藏的珍贵资料数字化处理,并于网络共享。截至目前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日本首屈一指。此外,京都大学图书馆致力于全方位提升系统平台,更新和使用最新信息技术,为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珍贵资料是社会的共有财产,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珍贵资料的数字化不仅有利于馆藏资源的长期保存,便于师生和社会大众快捷阅览,更能全面促进资源信息的共享、社会大众的开发和利用。

4.3 制定开放获取方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自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开始兴起开放获取运动。该运动促使大量学术信息免费向公众开放,打破了价格障碍及使用权限障碍,促进了科学与人文信息的传播利用[15]。开放获取提倡将文献发布在公共互联网上供任何用户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或用于其他任何合法用途,用户只需保持文献的完整性、使用时正确告知和标注作者[16]。日本京都大学积极制定开放获取方针,促进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开放获取方针的实施对象主要是研究成果,但开放获取的方式应用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各个方面。京都大学图书馆的珍贵资料从一开始实现数字化后便于网络公开发布,这种开放获取的方式广受好评,极大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开发利用,推进学术研究,为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做贡献。

4.4 积极推进制度建设,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塑造了先进的基本理念,明确了图书馆的具体工作目标,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这一理念和目标,京都大学图书馆制定了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并明确了具体任务和目标,随后又明确了图书馆的功能,其中推进开放获取和开放科学,珍贵资料的收集管理,以及数字化的推进等等都明确写了进去。2015年4月,京都大学制定了“京都大学开放获取方针”,明确提出开放获取方式并以强制性的方式执行。2016年京都大学制定了“京都大学重点战略实施计划(2016-2021)”,其中的“京都大学开放获取推进事项”具体内容包括珍贵资料等原始资料的数字化和公开化等等。此外,京都大学图书馆还成立了“京都大学珍贵资料数字化存档基金”,通过校内校外筹集资金的方式在经费上保证这项工作的长久稳定。京都大学图书馆通过积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规章制度为珍贵资料的数字化保存和开放获取等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5 结语

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定位清晰,理念先进,该图书馆不仅致力于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还将服务对象扩展到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正是基于这样的先进理念,京都大学图书馆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建成世界级的大学图书馆不断努力。

京都大学图书馆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开放获取方针和重点战略实施计划应运而生。这项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将信息全部对外公开,以促进世界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全人类。其中一项具体措施是珍贵资料数字化存档并于网络共享。京都大学图书馆拥有非常丰富的馆藏特别是珍贵资料,为提高这些珍贵资料的利用率,解决保存和使用的矛盾,服务全世界,京都大学图书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存档并于网络共享,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日本国内名列前茅。为此,京都大学图书馆还设立了基金制度,为这项事业持久稳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此外,京都大学图书馆也很重视跨高校等的合作,以便使公众获取的资料信息更全面更准确。

京都大学图书馆的先进开放理念、制度资金保障、丰富的馆藏资源建设、重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等等举措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馆藏资料数字化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