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按语]

2021-02-01 00:00邓联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贵贱高下老庄

在先秦诸子中,乃至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上,没有哪一家比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了。下此断语,并不是由于笔者一直从事道家哲学研究且对老子、庄子颇为偏爱的缘故,而是因其确有包容、开放的思想特质。事实上,在绵延两千多年的古代专制社会中,老庄之所以长期被排斥在庙堂之外而处于游魂般的“在野”状态,恰恰在于其包容、开放的思想特质与专制政治格格不入。

如果说老庄哲学的这种思想特质从根本上导致了其于专制社会中必然被边缘化的宿命,那么,在祛中心化、祛等级化的全球化时代和后现代社会中,老庄哲学必然因其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在本真处被激活,从而获得新生,进而衍化出新的思想形态和理论精神。因应巨变中的当今时势,赖锡三教授组织中国两岸三地以及美国、日本的多位学者,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老子》《庄子》文本而希望建构的“共生哲学”,即可谓赓续老庄哲学之开放性、包容性的新的理论样式。

“共生”意味着无论贵贱、大小、高下、强弱、美恶,乃至所谓“弃物”“弃人”,皆有其存在和成长的天然理由、权利、能力和资具,任何一物都没有威逼、压制和剥夺他者存在、成长的权力。“共生”的对立面是一支独大、罔顾他者的“独生”。现实社会中,贵者、强者、大者、高者往往是“独生”者。所以,老子一方面指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调贵与贱、高与下、强与弱原本共在共生;另一方面,老子又常用“不自X”之类的语词,消解贵者、强者、大者、高者的自我“独生”意识,以确保贵贱、高下、强弱之“共生”格局不被破坏。而在庄子看来,不仅“万物莫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并且“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所谓贵贱、大小、高下、强弱、美恶、彼我的界分皆属虚妄。由庄子对人与天地万物之关系的描述,不难引出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共生乃至共荣的生存哲学。

国家和天下长治久安是老子的理想。没有自我与他者、人与天地万物的共生共荣,长治久安显然是不可能的。

猜你喜欢
贵贱高下老庄
快乐有没有高下之分
趣味英语听力:Difference Between a Hurricane and a Typhoon
孟子的“贵贱”论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咏犬
人生在世
高下立判,严苛测试见真章 4K播放器大角力
礼仪之我见
谎言
极限波高下人工沙坝的动力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