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镇静药物在癫痫患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比较

2021-02-01 09:16田亮龚德山
儿科药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合氯醛咪达唑仑咪定

田亮,龚德山

(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上海 200331)

小儿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病之一,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具有突发性、反复发作的特点,而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有助于早期明确癫痫病因、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其重要性显而易见[1]。但MRI检查时间长,要求必须保持身体不动,大部分患儿难以达到,因此检查前必须给予镇静催眠来提高影像质量。采用适当的药物镇静一直存在争议,但优良的镇静药应该是可控制的,且在镇静催眠的同时无呼吸抑制。文献报道MRI检查前给予水合氯醛溶液, 静脉注射地西泮、咪达唑仑或者丙泊酚麻醉等较为常见[2-3],但对这些药物选择比较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不同镇静药物比较并评估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和对呼吸的影响,有选择性地改善小儿癫痫患者在MRI检查中镇静情况,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行MRI检查的癫痫患儿3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癫痫诊断依据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公布的癫痫国际分类标准[4],且经临床和脑电图确诊;发病年龄≤12岁;常规血液检查正常及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肺功能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或禁忌证;治疗前3个月内至少发作3次,临床资料完整。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因右美托咪定不推荐1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未注册使用方法,检查前告知患儿家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MRI检查禁忌证;合并存在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疾病及肿瘤疾病;有精神障碍等依从性差;存在颅脑占位性病变。

按MRI检查日期先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0例癫闲患儿分为水合氯醛组、右美托咪定组、地西泮组、咪达唑仑组四组各80例,其中男216例,女104例;年龄 3~12(7.8±2.8)岁;体质量10~45(25.3±10.6)kg;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84例,部分单纯性发作148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6例,部分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52例,对兼性发作患儿未重复计数。对所有患儿进行预行为评分。检查前空腹(>8 h)允许少量清流饮料,四组患儿分别给予水合氯醛、右美托咪定、地西泮和咪达唑仑。四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发作类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四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水合氯醛组:10%水合氯醛溶液0.5 mL/kg(总剂量≤2 g)检查前20 min口服,用10 mL注射器抽取药液,尽量靠近患儿咽部,避免发生呛咳或药液溢出,遇不配合患儿,可将水合氯醛混入果汁或葡萄糖中,服药后30 min内禁食,患儿入睡后送入MRI检查。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检查前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并建立静脉通道,送入MRI检查并接上多功能生理监测仪(迈瑞 BeneView T5),超过10 min后,继而0.5 μg/(kg·h)维持,至检查结束。地西泮组:先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5岁以下每2~5 min注射0.2~0.5 mg,总剂量 5 mg;5岁以上,每2~5 min注射1 mg,总剂量10 mg,观察直至入睡,送入MRI检查并做好监测。咪达唑仑组: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2 mg/kg,并建立静脉通道,送入MRI检查并接上监护仪,超过10 min后,继而6 μg/(kg·min)维持,至检查结束。MRI检查过程中采用简易气囊、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维护好气道,准备相应喉镜及各型号气管等,备好促醒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1.3 观察指标

预行为评分标准:1分=平静、配合;2分=紧张、可确保;3分=紧张、但不确保;4分=哭闹、抵抗。采用Ramsay评分量表[5]每10 min评估患儿声音反应、口令执行及触觉刺激反应:1分为清醒,烦躁不安;2分为清醒,平静合作,定向力好;3分为嗜睡,对指令有反应;4分为入睡,对外界呼唤反应敏捷(轻叩眉间反应敏捷);5分为入睡,对呼唤反应迟钝(轻叩眉间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对呼唤无反应(对刺激无反应)。评分3~5分时,认为患儿可以配合完成检查。不充分镇静:评分低于5分;起效时间:开始给药至评分为6分的时间段;持续时间:维持给药或不给药时评分由6分降至3分的时间段;恢复时间:停止给药后评分由3分降至2分的时间段。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通气频率等生命指标。MRI检查质量指标:“1”为不动,顺利完成检查;“2”为较小动作,部分图像有伪影;“3”为较大动作,迫使其他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四组患儿预行为评分、MRI检查时间及成像质量比较

检查前,四组患儿预行为评分与MRI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成像质量上右美托咪定组明显优于其他组(P<0.05),见表2。各组最终均完成MRI检查,患儿均无并发症。

表2 四组患儿预行为评分、MRI检查时间与成像质量比较

2.2 四组患儿不充分镇静例数及药物作用时间比较

根据各组Ramsay评分,从不充分镇静例数来看,右美托咪定组显著少于其他各组(P<0.05),只有16例且评分为4~5分,其余各组均有40例以上。不充分镇静患儿,给予该类药物一剂补救剂量,按评分为6分标准进入MRI检查,接受补救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组显著低于其他组别,最终都成功完成检查。右美托咪定组与地西泮组起效时间较其他组短,持续时间上地西泮组与咪达唑仑组均较长,且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恢复时间上各组无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四组患儿不充分镇静例数及药物作用时间比较

2.3 四组患儿给药前后生理指标比较

镇静前、镇静期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组镇静时较镇静前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组平均动脉压下降15%,水合氯醛心率下降11%,但整个镇静过程中无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通气频率镇静后各组都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四组患儿给药前后各生理指标

3 讨论

大部分癫痫患儿的诊断与治疗离不开MRI脑部扫描检查,由于检查时间长、噪音大,病情自身原因患儿不能主动配合,研究显示5%~15%不充分镇静MRI检查中导致3.7%的失败案例,在癫痫患儿中MRI检查失败发生率较高[6-7],因此,MRI检查前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减少运动造成伪影或假象,使诊断更加准确。给予优良的镇静药物,在维持较深的镇静同时也能保持患儿全身血流动力学、心率与呼吸的平稳[8]。水合氯醛通过肠道吸收入血,迅速分布于肝脏和其他组织,并很快还原为具有活性的三氯乙醇,它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一般口服或灌肠后30 min左右即可入睡,且持续时间长, 醒后无困倦、乏力等不适,副作用小,又不易引起中毒[9], 多数效果较好。研究也表明,重复使用水合氯醛会引起去饱和作用,导致患儿烦躁及延长共济失调[6]。地西泮注射液可用于治疗患儿多种癫痫发作,安全性较好。地西泮脂溶性高,静脉注射能迅速进入脑组织,用药后20 min左右开始起效,持续时间较长,地西泮具有双相半衰期,加之脂溶性高所以代谢时间较长[10]。咪达唑仑是一种短效的苯二氮类药物,睡眠起效迅速,苏醒期短,作为术前用药或知觉镇静时,静脉注射后3~5 min出现作用。因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较强,所以药量应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增加[11-12]。据报道小剂量咪达唑仑肌肉注射,只有轻度心率增快,体循环阻力和平均动脉压轻度下降,对心肌收缩力无明显影响[13],应随时做好复苏准备,监测心肺功能,儿童使用时应特别小心,包括咪达唑仑的减量,所以在使用咪达唑仑作为患儿MRI检查时镇静药物应该权衡利弊。右美托咪定是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可促进去甲肾上腺能神经超极化,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还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收缩,延缓局部麻醉药的吸收,阻断神经细胞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抑制动作电位,产生局部麻醉效果,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下机械通气、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时不插管患者的镇静[14-15],但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压,使用时也应该进行连续监测[3,16]。

本研究比较口服水合氯醛溶液以及静脉注射地西泮、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对MRI检查质量的影响,发现右美托咪定组影像质量达到“1”有72例,显著高于水合氯醛28例、地西泮组40例和咪达唑仑组52例,而不充分镇静例数也显示右美托咪定组16例显著少于其他组,由于易醒移动,导致成像质量一般。起效时间上看,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后,平均起效时间显著短于水合氯醛组、地西泮组、咪达唑仑组,部分患儿口服水合氯醛后还是迟迟不能入睡, 要给予相应的补充或联合用药才能达到镇静效果。地西泮组引起困倦、镇静等后遗效应较其他组明显,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分别为(52.8±10.5)min、(29.9±12.1)min,输注时有轻微的呼吸抑制与低血压的产生。由于采用咪达唑仑的维持剂量,本研究结果并未体现出其快速作用,从半衰期短的作用来看,恢复时间也并未与其他组有差异。从镇静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通气频率比较得出各组在血流动力学、心率及通气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四种镇静药都相对心脏、血管及呼吸影响小,可平稳维持镇静中的生命体征。

综上所述,当癫痫患儿MRI检查时与口服水合氯醛及静脉给予地西泮、咪达唑仑相比较,采用右美托咪定具有好的镇静效果与成像质量,并发症少,相对安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水合氯醛咪达唑仑咪定
婴幼儿行CT/MRI检查中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催眠的效果评价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水合氯醛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期预测*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水合氯醛防治小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64例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