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的摧毁与发现

2021-02-01 14:16郑也夫
读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通识智商老师

郑也夫

兴趣在生存与学习中的意义

有诸多因素能推动你的学习。我认为兴趣排第一位。不做对比的说辞是空洞的,第一个对比是勤奋。我们看到两个同学学习时都废寝忘食,但一个是兴趣驱动,另一个是功利驱使下的勤奋。这是大不一样的学习。有兴趣者是点点滴滴到心头,另一位目的达到后,就与努力学习的东西“拜拜”了。很多顶级的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都曾告诫我们:做好一件事情靠勤奋。这其实和我的观点一点也不对立。他们说勤奋,是对有兴趣的人说的,即不能只凭兴趣,还要靠勤奋。大师们讲“勤奋”时,兴趣是不待言的。

第二个对比是智商。要学好东西,兴趣要紧还是智商要紧?兴趣。有个门槛理论,说要想学到一流水平,智商没有120是不成的。但是过了这个门槛,可就不看智商了,智商150的人最终未必能超过智商120的人。过了门槛后比的是性格。性格因素里排在靠前位置的就是兴趣。想象力、自主性、意志力,这些东西都对你的学习产生作用,绝不仅仅是智商。人类这100年来都魔怔般崇拜智商。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北大),进来的人智商都挺高的,但是别的素质,兴趣、自主性,都强吗?大概是因为这些方面弱,所以北大的毕业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学习拉提琴,一个爱好者要能上台演奏,必须操练过3000个小时,一个专业的琴手则要操练过1万小时。能练1万小时真的难乎其难,光靠励志和刻苦精神坚持不下来。刻苦精神和兴趣一定要都具有,才可能完成。而天才都是乐在其中的。

自然科学家们的动力是什么,是经世济民?不是。如果我们分别向爱因斯坦和陈景润提出同一个问题:您二位的研究成果,将在何年、何月,以何种方式造福人类?我断定他们答不出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成果将怎样造福人类,那为什么还要做?他们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对大自然、对数学奥秘的极大兴趣。数学最前沿的成果,应用到其他领域当中通常是一二百年以后,有些要上千年,甚至一直没有应用的场合。造福人类是伟大科学发现的副产品。没有兴趣,科学家这个队伍将萎缩。社会科学比起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经世济民的关系更直接一点,但也就是一点儿。

教育对兴趣发育的正负功能

我以为,教育的宗旨和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产生这样那样的兴趣,包括对工作技能的兴趣,也包括对生活的兴趣,对音乐、美术、体育的兴趣,对木工、烹调的兴趣,等等。不然的话,不管挣多少钱,生活依然乏味。我认为,教育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指标是,受教育者有没有因为教育而提升了他对某个事物的兴趣,如果没有,教育就是失败的。

兴趣是怎么形成的?三个字:自生长。它依赖一些条件。第一,要有空;第二,要能自主;第三,整个受教育过程中要能比较广泛地接触很多跨学科的信息,才更有可能激发兴趣。这三个条件本来应该稀松平常,但不幸的是,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

前些年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认为,成才的路径就是向孩子灌输知识。今天有些家长好像明白过来了,说不能这么对待孩子,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他们好像开悟了,其实是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孩子的兴趣凭什么是你能培养的?太霸道了。那是一种生命体验,你能帮的事儿,是让他多接触一些信息、游戏、学科等,仅此而已。兴趣是如此微妙诡异的东西。孩子着迷于一件东西之前,外人看不出来,他自己也不能预知。

我非常敬佩日本人的幼教。我会讲几个人类学家观察记录的例子。我们现在的幼儿园也认识到了,不能光强调课业,只教认字、算数。国外有法律规定,幼儿园不可以教孩子认字和算数。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很弱小,不能负重,你让他认字算数,他能学会,可是他学习的时候花了很多精力和注意力,这影响他的性格发育。性格内涵广大,包括自立精神,该学会擦屁股的时候就自己擦屁股,该自己穿衣、系鞋带的时候就自己做。还要学会交朋友,能够着迷于一些游戏。

中国幼儿园的游戏课上,老师会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什么游戏呢?拍皮球。日本幼儿园里的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的内容是做游戏,玩去吧。教室四处都是玩具,你自由选择,爱玩什么就玩什么。甚至有些孩子不要道具,就一块儿玩起来。为什么要放任?给孩子们自己选择的机会。日本幼儿园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值日生宣布当天的菜谱。孩子们轮流做值日,锻炼说话能力。大家把桌子拼起来一块儿吃,吃完饭以后,还要自己打扫卫生,锻炼自立能力。吃饭的时候,座位随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选择和谁坐在一起的自由。一个男孩儿打别的孩子,老师在那里冷眼旁观,不干预。人类学家问这个日本老师为什么不去干涉。她说,我是有意不去管教的,如果打得太重我会把他们拉开。她还说,去训斥一顿就能矫正过来吗?这不是最好的手段。孩子的社会跟成人的社会一样,是互动的,要在互动中成长和解决问题。有时候被打的孩子去找老师。老师第一时间会跟他说,他打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抵抗,打不过他你不会喊叫吗?每个被欺负的孩子都要学会抵抗,爱打人的孩子就慢慢收敛了。幼儿园要培养的是孩子自立、自主、自卫、自娱的性格。

小学学习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这么小的年龄就开始追求高分。大家都忘了分数的设计中有一项叫作及格,及格是好事儿啊,怎么在我们这儿成垃圾了?及格是道大坎儿啊,比优、良、中哪道坎儿都重要。孩子过了这道坎,家长应该释然。我为什么说追求高分是荒诞的,因为那样学过的东西就必须一遍、两遍、三遍地复习,以求得高分。一、二年级,考的就是一些生字以及加减乘除。即使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仅仅及格,五、六年级的时候,拿来一年级的生字,我几乎每个都认得。那你為什么在一年级的时候非要我争取高分呢?达到及格几乎没有成本。高分是有成本的,成本可不光是时间,还浪费了感情,增加了无聊感。及格多么轻松,剩下的时间就撒欢,就玩去了。到六年级,四年级以前的生字全都认识。我所说的这个路子叫作以新带旧,学习新的东西时就把旧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复习了。

中学的焦点是高考。高考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是补短板。努力提升长板是愚不可及的。花单位时间补短板若能涨20分,长板则只能涨几分。一个人的长项通常一直是他的长项,这是大概率的。但当你不断地补短板,到最后,你的兴趣就不复存在,你在那里也得不到提升。高中期间是一个人智力成长的花季,高中前看不到,因为智力还没有发育到这种程度。到了花季争奇斗艳,各展才华。在我们这里则是一个肃杀的季节,都忙着补短板。

再一个问题就是除了复习还是复习。我们这里如果曾经有几个潜在的天才,往往在复习中消失殆尽。我曾说过:一匹潜在的良马拉了一年磨,今生绝无可能做千里马。爱因斯坦说,他为了准备一次考试复习了近一个月,三个月都没缓过来。我们整个高三就是复习的一年,我们得花多长时间才能缓过来啊?何况有些人还要复读,复读有的是为了考上大学,还有的是为了考北大、清华。我在我的母校北京八中给全校师生做演讲,我说给个体出主意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不一样。但我想对你们当中最优秀的一些学生说,你们多半能考上北大、清华。但我劝你们放弃北大和清华,好好伺候你们的兴趣。演讲中我说,我初三的时候是这所学校800米跑的年级冠军。800米要跑两圈。我们每次比赛都是第一圈太快,不敢落后,到跑第二圈时体力不支。我在北京市西城区拿过第四名,那次比赛第一圈用时比第二圈快了7秒钟。如果第一圈慢3秒钟,后发制人,我可能是西城区第一名。但一块儿跑第一圈的没有人敢放慢速度。有个学术名词叫“囚徒困境”,我这个道理可以叫“800米赛跑困境”。

在提倡通识教育上大家有共识,可是在解答为什么要提倡通识教育上,很多答案都没说到点子上。在这个年龄搞通识教育,是因为你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学术兴趣在哪儿。让你接触的学科宽泛一些,是为了避免一上来就进入一个胡同,过后却发现根本不喜欢。美国中学生报考的是大学,不是其中的某个院系,入学后最晚可以在三年级开学时确定院系。前兩个学年,哪个院系的课都随便听。在这样的学校里还用得着提倡通识教育吗?有广泛的资讯供同学们选择,这才是通识教育最大的支点。钱锺书高考数学不及格,陈景润对文史没什么兴趣,怎么了?耽误什么了?数学家杨乐高一时就确定了一生的方向,但这不属于大概率事件。多数学生要通过通识教育,发现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方向。我认为这是实行通识教育的大道理。而给大家广博的知识是小道理,我不否认它。一个十六七岁的人老早就痴迷数学,痴迷诗歌,有什么不好?对这一小撮兴趣很早定型的人,有无通识教育是无大所谓的。

我反对让人厌学的复习,但不反对而且极力提倡多读书。也就是说,读书跟读书方式太不一样了。你过手的多数书,不必读第二遍。在你非常重视的地方,做个笔记,做个索引,有什么观点,在哪本书多少页,写十几个字就行了,有个模糊记忆就够了。你应该读非常多的书。你到网上搜一搜,看看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些大学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年阅读量要求,能吓着你。在我们这里,要求读的书不多,时间多是花在了复习和考试上面。这两种读书方式有天壤之别。

发现自己的兴趣

如果是从我们正常的教育中走过来的人,到高中就萌发出兴趣来了。也就是说,兴趣的产生几乎是一件无意识的事情,就好像一个适龄的青年,置身在同龄男女中,你不必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你发现意中人的时候是不由自主的,还用提醒吗?但你是从一个应试教育环境中走过来的。到了这个阶段,首先要知道你已经晚了,你到现在对兴趣一脸茫然,你面临的问题是亡羊补牢。所以,你要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在今后几年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不然,你大概就要错过你一生中选择兴趣的末班车了。

抓住这四年。如果大学的四年中你还没有找到自己在文化上、思想上的兴趣,那你以后是很难找到的。

最后要谈的是怎么找到你的学术兴趣。要珍惜你在这个校园里,在今后四年中的种种因缘,读到的一本好书,遇到的一个良师,结识的一位辩友,脑子里纠缠的大小问题。当你遭遇这些人物、事件、图书、问题的时候,你心中会升起一些兴趣,你要珍惜,不可以让它们随风而去,因为这些兴趣不会没完没了地出现。

先说书。一本书通常你读过五分之一就会知道它合不合你的心。如果符合,你就提升对它的关注度,马上开始一个忠实于兴趣、伺候自己兴趣的阅读过程。通常一本书能打动你,这个作者的其他著作打动你的概率是很大的。你马上查看这位作者还有哪些著作,他的书你都过一遍,竭泽而渔。另外,学术是一种传承,书中有些观点特别打动你,对此他引用了一些别人的著述,你把那些书也找来读一读。一本好书后面的参考书目你一定要看,从其中挑选若干,找来翻一翻。这个过程就是“滚自己的雪球”。这个世界上好书很多,但平庸的书更是汪洋大海。何况什么是好坏,涉及主观。有很多书很好,但跟你没缘分。所以,和你有缘分的好书就没那么多了。别被别人左右,专心为自己滚个雪球。四年下来,自己喜欢的书能有二十本,你就有望成才了。

再说第二点,喜欢哪个课程的老师,就盯住他。老师很多,但是平庸的老师肯定比优秀的老师要多得多,而优秀的老师和你有缘分的只是一部分。所以对哪个老师有兴趣,就去搜索他的履历、作品,和他神交,想出一些你自以为深刻的、怪异的问题请教他,争取吓他一跳。

第三点就是在寻找智力生活中与你趣味相投的同学,在大学校园找到的概率最大。要珍惜生命当中的这些机会。你本来有一点兴趣,很薄弱,如果在这个兴趣上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你们俩一起切磋,这个兴趣就会壮大。我从来都以为,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同学之间的帮助都超过老师。因为你们彼此接触得太频繁了,还因为名校中不乏少年天才,这些同学对你的激发,给你的营养,都不低于老师。

你毕竟处在这样的一个年龄,很多问题会来敲打你。要珍惜这些问题,努力解答。不要轻易相信现成的答案。它既然成为一个问题浮现在你头脑中,就说明你对现存的答案不怎么认可,有了怀疑之心,这可太宝贵了。首先是自己解答,常常找不到完美的解答,你要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一路问下去。这种寻根究底的精神叫作研究精神。

我评价学生不看成绩。要能自己找书读,选择好的老师和课程,与智力生活中的同道交往,能不断地提出和解答问题。形成这样的习惯,就是上路了,可望成为一个学者。祝愿你早日上路。

(库 肯摘自《南方周末》2020年12月3日,王 青图)

猜你喜欢
通识智商老师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智商
二则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亲,你的智商已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