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官兵网络借贷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1-02-05 02:04
政工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借贷官兵消费

张 宁

随着经济社会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借贷悄无声息地融入每位官兵的日常生活,在给官兵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诱发了不少问题隐患。习主席指出,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面对来势迅猛的网络借贷问题,高质量地抓好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层官兵网络借贷易诱发的问题

(一)扰乱官兵训练生活。网络借贷平台利用极具诱导性的宣传方式,使一些警惕性不高的官兵看不透网络借贷看似利率低、门槛低背后隐藏的风险隐患,深陷还贷泥潭,不能自拔。官兵不仅要耗费大量精力处置网络借贷平台各种还款问题,还可能受到网络借贷平台的恐吓威胁,整日心不在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和训练秩序。

(二)破坏官兵家庭关系。网络借贷虽是个人行为,但如果出现个人无法还贷的情况,拖累的必然是整个家庭。官兵申请网络借贷时,通常需要留下手机号码,有些网络借贷平台还会要求留下亲属联系方式,如果拖欠还款,网络借贷平台就会给官兵本人及其亲属拨打骚扰电话,甚至恐吓威胁,引发家庭矛盾,破坏家庭关系。

(三)影响单位和谐氛围。网络借贷不仅助长了官兵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增大了经济压力,还使官兵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抛之脑后,对部队纯洁的风气产生不良的影响,当遇到利息还不上等情况时,还会向身边战友借款,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应急。这样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会影响纯洁的战友关系,损害单位和谐氛围。

(四)诱导官兵违法犯罪。官兵申请网络借贷后,一旦无法按时还钱,将会产生巨额利息。为了还本付息,个别官兵利令智昏、铤而走险,不惜突破法律底线,挪用公款甚至偷盗抢劫。还有少数官兵防范意识不强,在网络借贷平台暴露军人身份,被境外情报人员盯上后拉拢策反,进而窃密卖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五)诱发官兵极端行为。少数官兵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处理事情不周全,在巨大的还贷压力和不胜其烦的骚扰、恐吓和威胁中迷失了自我,很可能将采取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网络借贷还款带来的巨大压力。

二、基层官兵网络借贷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的过度消费。一是虚荣型攀比消费。热血青年喜欢争强好胜无可非议,少数官兵却把本该用在训练场上的求胜欲错误地用在了个人消费上,试图通过攀比消费彰显个人能力以掩盖训练成绩不佳的劣势,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二是冲动型情绪消费。少数官兵入伍前家境殷实,生活条件优渥,消费自制力和规划力较差,不会事先制订消费计划,常常“寅吃卯粮”,追求即兴消费的刺激体验,凭借着第一感觉冲动消费。三是补偿型享乐消费。少数官兵认识比较片面,认为部队训练强度大、管理太严格、生活又枯燥,自己在军营很清苦,承受了很大的委屈,需要在物质方面给予自己补偿,在这种心态的促进下,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消费。四是跟风型从众消费。少数官兵独立思考意识不强,面对线上线下平台和商家井喷式、诱骗式的营销广告,陷入了追求“买买买”的迷局,生怕落伍,赶不上社会潮流,进而过度消费。五是粉丝型打赏消费。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流行,“女主播”一夜之间成了军营热词,“打赏”成了官兵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少数官兵缺乏判断力,加之动机不纯,打赏数额巨大,超出了自身正常消费水平。

(二)官兵家庭的现实矛盾问题。官兵家庭问题有时会涉及个人隐私,部分官兵不希望给单位添麻烦,也不愿意将个人隐私公之于众,甚至不会找周围战友倾诉,而是选择独自应对。网络借贷以其隐秘性特点契合了官兵这一心理,成为官兵短期缓解家庭现实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官兵家庭的现实矛盾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家境贫困,官兵负担较重。少数官兵家庭在其入伍前就不宽裕,期望官兵入伍后能够用工资收入补贴家用,如果官兵个人工资难以满足这一期望,就有可能通过网络借贷进行周转。二是出现重大疾患,官兵一时承受不来。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及父母子女出现重大疾患,如果没有办理相应的医疗保险,就有可能出现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可能诱发网络借贷问题。三是购房建房压力,官兵短期负担不起。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官兵可能会产生刚性购房或者建房需求,如果自有资金不足以支付首付款,就有可能会诱发网络借贷问题;如果后期月供较多,按揭还款压力大,网络借贷还款不及时,还可能会产生其他更严重问题。四是结婚彩礼陋习,官兵无法左右。少数地区彩礼由头层出不穷,“十全十美”“万紫千红”“六斤六两”等等,办一次婚礼往往要花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积蓄,如果官兵一时周转不开,就有可能诱发网络借贷问题。小额的网络借贷官兵尚可以承受,大额的网络借贷,加上暗含的高利率,很可能会超出官兵的承受范围。

(三)网络赌博等非法活动。非法活动是部队绝对禁止的,官兵因非法活动产生资金使用需求时,往往倾向于使用隐秘性较高的网络借贷,而网络借贷又会助长非法活动势头,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侵蚀部队安全稳定基础。常见的非法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网络赌球等赌博活动。从近几年的各级通报来看,网络赌博和网络借贷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往往结伴出现,官兵一旦深陷其中,就会迷失自我,难以自拔。二是违规经营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各类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经营副业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少数官兵风险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试图通过网络借贷获取资金经营副业,殊不知一旦经营亏损,无法按时还款,就很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三是炒股炒币等非法活动。“炒股”“炒币”“炒期货”等以“炒”字为噱头的活动层出不穷,少数官兵被表面虚假的利润蒙蔽了双眼,投入其中,不仅用自有资金炒,还从网络借贷平台借钱炒,加之缺乏专业知识,很有可能出现“爆仓”等情况,后悔不已,叫苦不迭。

三、防范官兵网络借贷诱发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培育正确的消费观。思想上的问题要从教育上下手解决,着力引导官兵培育正确的消费观。一是要抓好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官兵勤俭节约,量入而出,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自觉做到与我军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相符、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实力相符、与所在单位有关规定相符。二是要讲清消费计划的重要性,引导官兵有序开支、计划开支,学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要作出合理的消费安排,尽量做到精打细算。三是要普及必备的理财知识,引导官兵把握好工资收入与正常消费之间的关系,注意储蓄,保障重点,避免过度消费。

(二)加强知识普及,看清网络借贷的诱骗伎俩。一是算清利率低不低。以最为常见的支付宝公司旗下的“借呗”为例(下同),其宣传文案是“日利率万四(1000元1天只需0.4元)”。乍一听利率很低,实则不然,日息0.4 元,一年就是146 元,年利率为14.6%,其他一些非法网络借贷平台综合年利率甚至高达315%,远远高于普通银行借贷年利率。二是看清风险大不大。申请网络借贷时,需要签订借贷合同,官兵通常不会仔细阅读合同的具体条款,殊不知条款中暗藏风险。如,罚息条款可以使利率上升至21.9%甚至是29.2%,信息使用条款授权网络借贷平台使用个人各类征信信息,违约救济条款可能使官兵惹上官司诉讼。三是想清网贷妥不妥。网络借贷确实可解燃眉之急,可长远看,却是饮鸩止渴,为后续工作生活埋下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遇事要冷静处之,相比网络借贷,相对正规的银行借贷不失为一个相当妥当的选择。

(三)注重解难帮困,帮助官兵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要畅通困难官兵救助机制。结合单位实际和官兵个人情况,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组织慰问活动帮扶困难党员和困难官兵。二是要引导官兵用好惠军政策。当前军地公布了很多很实在的惠军政策,如办理军属保障卡缓解军属看病问题、逐步放开军人住房公积金使用限制缓解官兵购房压力、推出军人优惠贷款缓解官兵资金周转压力等,基层部队要引导官兵用好这些政策解燃眉之急。三是要帮助官兵做好解释协调工作。针对结婚彩礼等习俗,要结合《民法典》学习宣讲,给官兵普及结婚彩礼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提示官兵做好风险防范;针对过高的彩礼要求,帮助官兵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尽力缓解官兵资金压力。

(四)搞好预警预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一是风险预警机制。依据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情况要报,重点收集整理近期出现的网络借贷平台信息,运用智能手机管控平台、强军网等媒介定期发布相关风险提示,增强官兵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官兵选择正规专业的借贷银行或公司,自觉抵制非法和高风险借贷平台,规避各类隐患风险。二是情况报告机制。根据驻地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单位实际,区分层次,合理划分金额标准,借助谈心交心、“双四一”和“三互”等制度措施,建立个人大额网络借贷情况报告机制,提倡量力而行、合理消费,控制官兵超前消费、欠款消费。官兵情况报告中涉及个人隐私的,要做好保密,防止侵犯官兵个人隐私。三是监督管理机制。职能机关要更新汇总各单位上报的个人大额网络借贷情况报告,分析单位总体形势,找出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人员和重点单位,适时适当地进行监测;定期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对所属人员异常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筛查,对重点人员逐个进行检查,结合个人情况报告进行比对,形成网络借贷监督管理反馈表,下发基层各单位,作为对情况报告不实人员的问责依据。

(五)坚持综合治理,严防网络借贷违法违纪。一是严格智能手机管理制度。智能手机是官兵日常消费的主要媒介,也是官兵申请网络借贷的必要平台,管好了智能手机使用,就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官兵不合理的消费需求,缓解了网络借贷问题。二是严禁网络借贷用于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想要死得快,网赌加网贷”,网络赌博和网络借贷相互诱导、相互促进,是正相关的关系。规制网络借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网络赌博问题,同理,严禁网络赌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网络借贷问题。三是严抓网络借贷被敌勾连策反问题。与“校园贷”模式类似的“军人贷”,瞄准的就是现役官兵。这类网络借贷平台增加了网上暴露军人身份的风险,为境内外反动势力勾连策反提供了便利,应当加强防范,严防官兵被敌拉拢策反。四是严防网络借贷诱发自杀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化解和个别人工作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及时发现苗头倾向,注重人文关怀,防范网络借贷诱发的自杀问题。

(六)落实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态势。一是首长机关要加强督察检查,定期进行形势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各单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苗头倾向,利用自身业务优势,指导基层单位做好防控工作。二是基层单位要严格制度落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一人一事工作,做到关口前移,变被动反应为主动防控,扎实做好本单位网络借贷问题防控工作。三是思想骨干要配合党支部做好思想摸排,积极排解官兵思想疙瘩,及时上报发现的苗头倾向,配合党支部做好防控工作。四是官兵个人要做到我的事情我负责、战友事情我有责、单位事情我尽责,及时向上级汇报自身矛盾困难和发现的问题倾向,为单位安全稳定贡献自己力量。

猜你喜欢
借贷官兵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信用消费有多爽?
新消费ABC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