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行履带式大蒜联合收获机设计

2021-02-08 07:17钟志堂王成文吴小伟蒋婷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蒜头收获机挡位

崔 军,钟志堂,王成文,吴小伟,李 想,蒋婷婷

(1.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江苏南京 210017;2.徐州三石工控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库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丰县 221700;3.江苏省农机化服务站,江苏南京 210017)

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大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我国大部分种植区生产中人工作业仍占较大比重,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尤其是收获环节,人工收获严重影响了对大蒜的适时收获,从而导致大蒜品质不高同时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大蒜联合收获机在发达国家的研制已形成体系。欧美地区国家主要采用大型侧置牵引式联合收获机,不仅作业效率高,而且节省大量劳动力,适合大面积的种植模式。我国现在的大蒜联合收获机针对中国大蒜种植农艺,也已经逐步走向实用阶段。但是存在以下问题:①国外国内大蒜联合收获机价格昂贵,售后维修成本高,超出了农民的购买力;②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③由于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种植多以小地块为主,对大型收获机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004年国家施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大蒜收获机械有了初步发展。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的深入,要求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大蒜收获机械出现新一轮发展。但是由于大蒜的不规则形状,以及挖掘、清土、切秧、切根、清选、装袋等复杂工序,使得大蒜收获机械的发展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本设计旨在设计能适应不同土壤条件,适应行距在20 cm左右的履带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它能一次完成挖掘、去土、夹持输送、切秧及蒜头收集等作业。该机能够切除蒜秧,挖掘阻力小,履带式行走机构不易缠绕薄膜。该机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六行履带式大蒜联合收获机,专利号ZL201822264578.4。

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基本结构

该六行履带式大蒜联合收获机主要包括行走机构:1.工作主架,2.可调限位机构,3.蒜头输送机构,4.蒜头提升机构,5.振动掘取刀机构,6.夹持机构,7.排秧机构,8.对齐切秧机构,9.蒜仓,10.和操作台,11.行走机构。1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行走机构1的上部设置工作主架,操作台11安装于工作主架2的前上方,操作台1上设置各种控制手柄,控制整个收获机工作;可调限位机构3和振动掘取刀机构6设置于工作主架2的前部,对齐切秧机构9位于工作主架2的中部,夹持机构7从前向后倾斜设置,位于振动掘取刀机构6和对齐切秧机构9的上方,将振动掘取刀机构6掘取的蒜秧输送到对齐切秧机构9;对齐切秧机构9的下方设置蒜头输送机构4,蒜头输送机构4运行的末端设置有尾端位于蒜仓10口的蒜头提升机构5;对齐切秧机构9的后方设置排秧机构8;可调限位机构3的前端设有扶禾器12,夹持机构7的前端安装有分禾器13;工作主架2的后部设置柴油机15、油箱16、蓄电池17和液压泵18,柴油机15为收获机行走以及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图1 大蒜联合收获机结构图

1.2 工作原理

作业时最前方的分禾器将大蒜茎叶扶正,同时位于土层下方的掘取刀通过前后和上下振动将大蒜根须切断,并将土蒜分离,大蒜在夹持机构的夹持下通过切秧装置,将蒜秧与蒜头切割分离,蒜秧在夹持机构的夹持下顺势向后方抛出至地面,蒜头在重力作用下掉入在切秧装置下方的蒜头收集箱。

1.3 基本参数

外形尺寸:长×宽×高=450 cm×160 cm×180 cm,配套动力:65马力多缸柴油机,挂接形式:履带自走式,作业幅宽:120 cm,作业行数:6行,作业行距:20 cm,株距:6~8株/m。

2 远距离变速箱挡位操控装置设计

目前我国大部分收获机的操控台都在主机变速箱周围,而无法远距离操控变速箱挡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设计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远离主机变速箱,就很难操控工作主机。为了实现远距离变速箱挡位操控,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厂家只好自己设计独立的变速箱。有的采用液压系统远距离操控变速箱,但成本高、系统复杂,液压相比较机械式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和结构优势。在此背景下本项目设计了一种远距离变速箱挡位操控装置,使用该装置,方便变速箱的布置,不局限于操控台与变速箱之间的距离,从而为整机各机构的布局带来方便。

如图2所示,一种远距离变速箱挡位操控装置,包括:变速箱体2、挡位放大器3、前后换挡软轴4、立柱5、左右换挡软轴6、高低速手柄7、挡位器8、高低速换挡软轴9、挡杆10、高低速挡杆11、软轴固定组件12,变速箱体2安装在主机底盘1上,变速箱体2上设有高低速挡杆11和挡杆10,主机底盘1上还设有立柱5;高低速挡杆11通过高低速换挡软轴9与高低速手柄7联接;挡杆10通过前后换挡软轴4与挡位器8连接;挡位器8还通过左右换挡软轴6连接有挡位放大器4,挡位放大器4与立柱5转动连接,并与挡杆10间隙配合,操作换挡器8,能够控制挡位放大器4转动,从而带动挡杆10左右移动。该装置设计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远距离变速箱档位操控装置,专利号ZL201821836724.X。

图2 远距离变速箱挡位操控装置结构图

3 试验

3.1 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在邳州市宿羊山镇,大蒜品种为华农白蒜,大蒜地表面为地膜覆盖。试验地块面积为220 m×250 m,倒伏比例为4%,大蒜种植行距为20 cm,株距为15 cm,蒜头平均直径为6.0 cm,蒜头高度为4.4 cm。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含水率为25.4%。土壤硬度24.6 kPa。试验条件适合机械收获作业要求。

3.2 试验内容

试验内容主要考察机具的性能指标,尤其是与作业质量密切相关的5个指标:损失率、伤蒜率、含杂率、切头成功率、挖掘深度。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经过多次试验,对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及分析如下:

1)机具操作方便简单,作业时运转正常,传动顺畅,转弯和调头平稳,没有发生陷车、倾翻等情况,蒜秧、蒜头没有发生堵塞装置的情形,刀具无变形折断现象,没发生壅土、卡滞等现象,通过性能可靠。

2)远距离变速箱挡位操控装置运行可靠、平稳,换挡顺畅、灵敏,达到了设计目标。

3)机具性能:损失率为2.5%,伤蒜率为1.3%,含杂率为3.8%,切头成功率为98%,挖掘深度在0~12 cm可调。

从试验结果看,作业性能良好,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4 结语

本文结合我国大蒜种植模式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六行履带式大蒜联合收获机,该机结构紧凑,采用履带式底盘通过性好,动力利用率高,作业效率高。试验结果表明,履带式自走底盘结合大蒜联合收获作业技术是可行的,机具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其有应用推广的价值。根据近年在江苏、山东、河南等地的推广使用情况来看,深受农户的喜爱,企业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蒜头收获机挡位
玉米收获机的规范使用与维护保养技术
玉米收获机械的结构特点与改进方向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
今年春天,我养了一株蒜
现代名图偶尔无挡位显示
多挡电热器的挡位变换原理与方法
从挡位发展历程分析自动变速器动力流
雷克萨斯ES350车在各行驶挡位均不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