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百年来党的制度建设接续探索的三个维度

2021-02-16 23:22刘锋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刘锋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党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創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密码。中国共产党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党的政治生态始终纯洁健康,确保了党永远前进的本质追求,决定了党的制度建设能够不断地自我革新。党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党的制度建设;理论支持;内在条件;实践基础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1.04.003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1)04-0019-05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党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密码。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近年来,党的制度建设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当前,学界在党的制度建设的演进逻辑、探索历程、实践成就、基本规律、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著作和论文成果。但是,党的制度建设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研究的论域有待拓展,特别是关于党的制度建设得以创造性推进的理论源泉、主体力量和实践土壤的微观层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拓展。鉴于此,本文从党的制度建设的理论支撑、基础、实践必要条件三个方面,对百年来党的制度建设接续探索和创造性地推进的条件进行学理探究。

一、理论支撑: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都为党的制度建设接续探索和创造性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

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性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决定性条件,是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1],是加强党的各个层面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共产党的显著特点。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的动态的系统。实践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由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党的实践活动发生变化和党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转换,党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反映这些具体的历史内容,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一来,就需要不断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与丰富发展。

从百年来党的指导思想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党的指导思想在概念上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多个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其思想实质来讲,这些理论成果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正是在党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党的各个层面建设的目标才更加明确,思路才更加清晰。失去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引,党的建设将失去方向。党的指导思想的每一个理论成果,都内在地包括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丰富内容,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基本目标、改革路径和重要意义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回答。

(二)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为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党的政治制度、思想制度、组织制度、作风制度、纪律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得到了推进,使党变得越来越坚强有力、朝气蓬勃。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革命时期以及百废待兴的建设年代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各项活动中坚持了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民主决策和按制度办事,保证了党的各项工作高效运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修改完善党章,健全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建立了报告制度和党委制,创立了整风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形式,并从执政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执政党面临的一系列考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建立党代会常任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进行党内斗争,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完善党的监督制度”[2],创造了一系列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改革开放前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重视党的制度的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和全局性,明确了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任务、方法、步骤和意义,建立了老干部退休制度,颁发了一系列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主张用党规党法保障党员权利,推动选人用人、思想政治教育、反腐倡廉建设等的制度化,开辟了党的制度建设的新时期。其中,邓小平对校正党的制度建设的航向、部署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目标以及创新党的制度建设的路径等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重点抓党的建设,形成了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的重要思想,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制机制,强调以制度创新促进党的建设的全面推进,赋予了党的制度崭新的内涵。其中,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具体体现在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干部培养和选拔制度等方面,开启了党的制度建设新的篇章。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完善各个层面的制度作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在党的制度创新方面,重点是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新的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工作,把新的社会阶层中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奋斗并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实现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提出要推进以加强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完善和创新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在保障党员权利、党内选举、党员干部管理、党务公开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在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层面,强调要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在健全党的委员会制度方面,开始推行“一正两副”的党委工作新体制;在干部管理方面,主张要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创新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从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入手,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注重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个层面建设的全过程。其中,党的领导制度实现了全面改革与深入推进,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扎牢制度的笼子,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政治生态更加纯洁健康;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制度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不断推进。

二、内在条件:党的政治生态纯洁健康

拥有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是党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能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始终得到中国人民的信任,总体上拥有健康的政治生态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确保了党永远前进的本质追求,决定了党具有强大的制度革新能力。

(一)拥有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永远前进、永葆生机的本质追求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注重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这个政治生态“包括政治理论、政治价值、政治立场、党的组织原则、党的运行机制,既有政治文化层次的内容,也有政治操作层次的内容”[3]。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独特的、健康的政治生态,所以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使党的制度建设实践日新月异,不断革新。

同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个人类思想史上最先进的思想为指导。思想和实践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永远超越过去、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勇往直前。党的组織路线科学完备,确保了党员领导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促使共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保持和发扬包括党的制度建设层面在内的一系列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基础极其广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实行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都是党的政治生态健康的体现,滋润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沃土。健康的政治生态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条件,更是确保党永远前进并实现制度层面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本质要求。

(二)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革新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彰显了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决定了党具有制度层面自我革新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没有私心,一心为公。这一政治品质就决定了党的政治生态是无私的,一切的思想和行动都以有利于人民为出发点和归宿,居功不傲、有过不诿。这样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使得我们党具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自我修复和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

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具有民主性的特点,决定了她具有制度层面自我纠错的机制。我们党坚持并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坚持不懈地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优良的政治生态确保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执政党,在政治上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发展的制度革新能力。

此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还具有先进性的特质,决定了她具有制度层面自我更新的活力。我们党从成立至今,始终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力量,坚持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断勘误纠错,从而获得更强大的力量源泉。一百年来,我们党在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勇于自我批评、自我剖析、刮骨疗伤,在遭受挫折中力挽狂澜,在风险危难中绝处逢生,在不断胜利中充满忧患。正是依靠这种勇于自我批评、敢于纠正错误、不懈追求真理的可贵政治品质和政治勇气,党的制度建设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三、实践基础: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善于总结党建实践经验,并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汇聚力量,对党的制度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百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为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艰辛探索

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重视制度建设。党的一大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对党的组织章程、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发展党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必须依靠党的基层组织来实现;确立了“五湖四海”的选拔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标准;把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时期,党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央苏区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训令,成立了党的审查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省监察委员会、中央党务委员会,等等。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报告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党委制更加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进一步完善与贯彻落实。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等。这些创新性的制度为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提供了保证。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1954年宪法的制定和党的八大对党章的修订。特别是党的八大通过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要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强调要从思想教育和制度规范层面着手防止腐败,并提出了党代表常任制的思想。从整体上来看,这一时期虽然党的制度建设出现了一些曲折,但党的体制机制、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等逐步得到了建立与健全。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制度规范化建设接续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阐述了从制度上建设党的问题。邓小平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贡献,集中表现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纲领性文献里。在这一文献中,邓小平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等看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道路。随后,我们党逐步制定了关于党内选举、党的组织生活、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干部职务任期、党的干部离(退)休等制度,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巩固党的建设的各项成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把制度建设单列出来,作为党的建设新格局的内容之一,并强调“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4],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会议事决策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党章形式确立了“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根本性地位。党的制度建设围绕党委会的日常工作、党的干部管理以及党内监督制度的创造性建设进行展开,包括健全党内权力监督机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

(四)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创新探索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坚决改变在管党治党中出现的“宽松软”状况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制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从全面清理党内法规到大力推进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从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到狠抓党内法规制度执行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法规制度陆续出台,呈现“板块式”前进的良好态势。就党纪党规而言,党的十九大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体制机制而言,党中央强调要“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巡视制度。总体来看,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彰显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制度建设与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举”[5]等特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制度的笼子不断扎紧、扎牢,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础,开启了党的制度建设的新篇章。

一百年来,正是在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拥有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为党的制度建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深厚土壤和独特条件,确保了党的制度建设能够在接续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新的征程上,要在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6]。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进一步纵深推进,以及党带领人民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中接续探索,必将推动党的制度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党的各方面的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制度的独特优势及其价值也必将愈加彰显。

[参考文献]

[1]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116.

[2]陈华兴.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90年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特点[J].浙江学刊,2011(4).

[3]程美东.以良好政治生态确保党的事业蓬勃发展[N].经济日报,2019-08-21(16).

[4]陈世润,胡喜如.社会主义60年来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历程、特点及经验[J].学习论坛,2016(9).

[5]刘彦伯.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特征[J].党政干部学刊,2019(1).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责任编辑:祝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