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人格特质对孩子人格特质的影响

2021-02-23 23:59高珊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青少年母亲

摘要:父母的人格特质和教养方式对孩子到底有怎样的影响?通过对多项最新研究的汇总分析,可以发现,母亲(主要养育者)母亲的人格特质与孩子人格特质密切相关,并且是孩子人格特质的显著预测因子。母亲的人格特质对孩子的人格特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在母亲的神经质特质方面,母亲情绪稳定性越差,越会带来孩子人格发展的困难。

关键词:母亲、孩子、青少年、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指的是在不同事件和不同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人格特质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在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中,有很多人格特质方面的相关研究与分类。奥尔波特把人的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卡特尔用因素法提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五因素人格模型将人格分成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五个维度。

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多,而关于母亲人格与孩子人格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1996年有研究者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79名高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艾森克人格问卷所测查的人格维度神经质(N)、精神质(P)得分分别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定、过度干涉与保护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提示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在2010年一个研究中呈现的结果表明,母亲的神经质人格与教养方式总分呈显著负相关,母亲的移情关怀与教养方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神经质与母子共享情感氛围呈显著负相关,且母亲的神经质影响母子共享情感氛围;母亲的经验开放性、移情关怀与母子共享情感氛围呈显著正相关,且母亲的经验开放性影响母子共享情感氛围;母亲的观点采择、认真性与母亲的回应性呈显著正相关,且母亲的观点采择影响母亲的回应性。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母亲的神经质人格对其教养方式、亲子情感氛围和母亲的开放性和移情关怀等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而这些部分都是孩子人格形成需要的重要因素。

2021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还发现,母亲的神经质特质与情绪调节策略中的重评策略之间存在负相关,意思是神经质特质的母亲如果情绪越不稳定,对于刺激性事件的情绪反应会会越强烈。研究还发现,母亲神经质人格特质与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沟通也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即母亲的情绪稳定性越差,亲子之间越不能够进行开放、自由的沟通,孩子不能安全的表达情感。这一研究揭示,对于高神经质人格的母亲,因其情绪稳定性差和极其敏感的特性,很容易因一点小事就和子女产生冲突,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难以构建包容和融洽的家庭氛围,这也会带来孩子在人格形成方面的困难。

在2017年的一个关于子代与亲代之间人格特质代際传递方面的研究中,通过对学生进行 DSM-5 人格量表中文版问卷(PID-5-C)和主要养育人的 PID-5-C 的统计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均为显著。对青少年人格特质的 3 个维度进行的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养育人的人格特质相对于学生的人格特质是一个显著的预测因子。研究结果显示,主要养育人的人格特质与青少年的人格特质呈显著相关,主要养育人的人格特质对于青少年的人格特质是一个显著的预测因子。以上研究数据结果表明,主要养育人的人格特质与青少年人格特质相关,主要养育人的人格特质是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显著预测因子。

在另一项2020年的研究中,考察了子代人格特质与亲代人格特质,得出以下结论:子代人格特质与亲代人格特质存在显著正相关。此外,该研究通过一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亲代人格特质影响因素中,母亲的人格特质对子代的影响比父亲更大。由于父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导致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体现在不同侧面。

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汇总,我们可以看出,主要养育者尤其是母亲的人格特质确实与孩子的人格特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母亲的人格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在母亲的神经质特质方面,母亲情绪稳定性越差,越会带来孩子人格发展的困难。而且,还有前述研究表明,从母亲的人格特质,可以显著预测孩子的人格特质。综上所述,母亲的人格特质对孩子的人格特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钱铭怡, 夏国华. (1996).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2).

2、张鹤桥. (2017). 亲子家庭无效环境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大学.

3、吕薇. (2020). 人格特质的代际传递家庭无效环境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大学.

4、王汉滨.(2021). 母亲神经质人格与亲子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

5、陈俊嬴(2010).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高珊,女,1972.10,河北人,大学本科,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青少年母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广州大学学生人格特质对锻炼动机的影响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