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2021-02-23 23:59陶春霞宋池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

陶春霞 宋池

【摘要】目的: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实施院前急救,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具有高血压脑出血病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院前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为家属送至医院接受治疗,未接受院前急救处理;观察组38例,接受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统计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9.47%,对照组为68.42%,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8.42%,对照组为47.37%,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实施院前急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实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并发症

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主要是由于血压骤升导致脑动脉破裂、出血所致。研究认为,出血部位、出血量、发病时间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若能够给予患者超早期抢救及治疗、控制其病情进展,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发病后多为家属自行将其送往医院,或拒绝采用院前急救措施。但目前临床上认为在患者送达医院前进行院前急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因此,本文将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实施院前急救,并分析其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具有高血压脑出血病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院前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女为22/16例,年龄39~77岁,平均(62.23±6.02)岁,发病时间1~5h,平均(2.45±0.36)h。对照组38例,男/女为21/17例,年龄41~78岁,平均(62.82±6.11)岁,发病时间1~5h,平均(2.38±0.42)h。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为家属送至医院接受治疗,未接受院前急救处理,入院后进行急诊科接受救治。观察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具体方法:(1)接通急救电话后,指导家属进行简单处理,嘱咐家属避免移动患者,确定其位置后,立即安排急救车出诊;到达现场前,指导家属帮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适当抬高30°;指导家属观察其口腔及呼吸道情况,及时清理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2)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病史;期间固定患者头部,减少出血;检查患者口鼻卫生状况、呼吸道通畅性,进行口鼻、呼吸道清洁;对于昏迷患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脱水剂、利尿剂;进行血压监测,谨慎使用降壓药物;对于存在尿潴留的患者,应留置尿管;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使用呼吸兴奋剂;对于过度烦躁的患者,应使用镇静药物;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 应给予心肺复苏;(3)转运:转送患者时,应尽量使患者保持身体平稳,可使用冰帽、冰袋对大血管进行降温处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与医院保持联系,确保急诊科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开通绿色通道,沟通相关科室,安排检查项目,使患者入院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4)入院后,与急诊科医护人员沟通,告知其病情及采取的抢救措施,协助完成抢救。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统计脑疝、中枢性高热、气道阻塞、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取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9.47%(34/38),对照组为68.42%(26/38),差异明显(X²=5.07,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8.42%,对照组为47.37%,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凶险,发病后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展,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致残、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院前急救在突发性疾病患者抢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即强调在入院前对患者进行及时、专业的救治,在发病后早期控制其病情进展,从而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并发症率18.42%明显低于对照组47.37%,差异明显(P<0.05),可见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在以往的急救中,患者主要为家属送至医院,无法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处理,且可能因搬运不当等原因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而实施院前急救后,医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急救指导,在达到现场后,通过病情评估,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及急救,可避免患者病情持续发展,减轻病情及处置不当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同时,通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优化急救程序,可缩短抢救时间, 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实施院前急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华明.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48-50.

[2] 郭伟,赵小丽.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9):186-187.

[3] 李春香. 院前急救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1):10-12.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