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小针刀治疗腕背部腱鞘囊肿73例疗效观察

2021-02-23 23:59孙晨阳李进伦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针刀

孙晨阳 李进伦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式小针刀治疗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療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经改良式小针刀治疗(囊内穿刺基底剥离)的73例腕背部腱鞘囊肿患者,随访1年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 73例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69±1.52)分,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04±0.32),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t=31.078,P<0.05)。改良式小针刀治疗腕背部腱鞘囊肿治愈率达86.3%,优于既往文献报道,且无不良反应。治疗后,73例患者中,很满意60例(82.19%),较满意6例(8.22%),不满意7例(9.59%),满意度为90.41%(66/73)。结论 改良式小针刀治疗腕背部囊肿操作简单,创伤更小,治愈率更高,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微创治疗方法,可在各级医院外科门诊推广应用,特别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关键词] 小针刀;囊内穿刺基底剥离;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一种好发于四肢肌腱部位表浅肿块,主要与局部结缔组织营养不良有关,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生,肿块会逐渐增大,肉眼可以观测到圆形的光滑肿块,好发部位多见于腕背、足踝部。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采用改良式小针刀治疗腕背部腱鞘囊肿73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采用改良式小针刀治疗腕背部腱鞘囊肿7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42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2±5.41)岁。病程3个月至6年,平均(2.31±0.32)年,纳入标准:1)均表现为局部肿块,2)囊肿均发生于腕背部,3)术前均行B型超声检查,确定为液性包裹性囊肿;4)均符合腕背部腱鞘囊肿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合并严重脏器疾病,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4)中途退出。

1.2 方法

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拇指与食指捏住囊肿,探明囊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后,用汉章4#小针刀从囊肿中心垂直进针,进入囊内迅速沿基底部两侧纵向刺破囊壁、上、下横向刺破囊壁,在囊内从刺破口沿囊肿基底剥离。沿穿刺口用双手拇指、食指从四周向中心挤压囊肿,使囊液从刀口流出,直至囊肿消失,囊内注射抗炎镇痛液2-5ml(配方:2%利多卡因+曲安奈德0.5ml+0.9%氯化钠2.5ml+1ml维生素B12),无菌纱布加压包扎2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为随访期内囊肿部位肿块完全消失无疼痛及活动受限,好转为囊肿部位肿块基本消失,患者仍有主观不适感,无效为囊肿复发。

1.4 观察指标

随访1年,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分0~10分,表示无痛~剧痛;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0~10分,0~3分、4~6分、7~10分分别评定为不满意、较满意、很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73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73例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69±1.52)分,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04±0.32),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t=31.078,P<0.05)。

2.2 7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治疗后,73例中63例治愈(86.3%),8例好转占(11.0%),2例无效占(2.7%),总有效率达97.3%。随访期间所有病例未见不良反应。

2.3 73例患者的满意度分析

治疗后,73例患者中,很满意60例(82.19%),较满意6例(8.22%),不满意7例(9.59%),满意度为90.41%(66/73)。

3.讨论

腱鞘囊肿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腕背部是腱鞘囊肿的好发部位,本质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常由于慢性损伤使滑膜腔内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肿块。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有:1.局部挤压使囊肿破裂挤出囊液后加压包扎;2.穿刺抽出囊液后囊内注射无水酒精或3 %碘酊0.5-1ml;3.腱鞘囊肿切除术。前两种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但复发率高。囊肿切除术治疗切口长,创伤大,出血量多,手术场所要求严格无菌,术者也要具备一定的外科技术,治疗费用也高,治愈率不高(治愈率47.37%),腕背部为双上肢裸露部位,术后留有瘢痕影响美观,尤其女性患者不愿接受。

小针刀治疗腕背腱鞘囊肿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手术切口只有0.8mm,最大地减治少了瘢痕形成。治疗操作简单,术后仅加压包扎2天即可,治疗后护理也简单方便。目前的小针刀治疗方法: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汉章4#小针刀从囊肿中心穿刺,有突破感后退针刀至皮下,再以相同方法向囊肿四周各个方向穿刺拔出针刀,挤出囊液,囊内注射抗炎镇痛液,238例患者中治愈率达82.4% 。本研究采用改良式小针刀方法囊内穿刺基底剥离,73例患者中治愈率达86.3%,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满意度较高,且无不良反应。优于既往文献报道。

综上所述,改良式小针刀治疗腕背部腱鞘囊肿具有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创伤更小,费用低廉,基本不留瘢痕,治愈率更高,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微创治疗方法,可在各级医院外科门诊推广应用,特别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白红军,王广平,刘丹.四肢肌内位腱鞘囊肿的MRI影像与病理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1):125-127.

[2]唐达信.小针刀治疗四肢浅表腱鞘囊肿76例疗效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 16(3):32-33.

[3]罗吉祥,王远军. 小针刀治疗四肢浅表腱鞘囊肿238例疗效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4):127.

[4]陶琳,郭长青. 郭长青教授针刀配合放液治疗腕背腱鞘囊肿10例[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02-103.

[5]马常青. 拇指碾压为主治疗腕部腱鞘囊肿15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11,20(4):28-28.

猜你喜欢
小针刀
神奇的小针刀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让学生试刀的教授
中药熏洗联合小针刀治疗老年跟痛症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小针刀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效果观察
小针刀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
小针刀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小针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