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21-02-24 09:26翟艳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六省实力指标体系

□文/翟艳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河南·郑州)

[提要] 科技创新水平业已逐步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区域是否跻身前列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以知识产出应用为主线,从知识创新资源投入、产出实力、知识扩散与应用能力四个视角建立关于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三层指标体系,然后借助熵值法定权,构建相应的评价模型,进而对中部六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引言

中部六省(含鄂、晋、湘、豫、皖、赣)地处我国内陆中部,连接东西,对接南北,实现其飞跃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中部发展,必需科技和创新。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进行理论创新、应用创新的主战场,必须肩负起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时代使命,肩负起科技实力提升的重任。

当前,有关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一是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严立鹏、严志业从投入产出的视角构建了指标体系;韩晓明等从资源投入、成果产出、成果转化、成果交流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刘伟等将指标体系分为资源投入能力准则层、科技实力准则层、科技能力准则层、科技产出能力准则层、产业转化能力准则层、投入产出效率准则层六个层次进行讨论;梁燕等将指标体系分为创新效能和潜能;王章豹等从创新能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层面讨论指标体系。二是关于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密切值法、灰色关联度法等主客观赋权法。

本文首先建立关于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三层指标体系,其次借助于熵值法定权,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然后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进而精准把握中部六省高等学校的整体创新水平,并适时提出建议。

二、指标体系

以知识产出应用为主线,贯彻科学性、代表性、完整性、可量化的原则,将一级指标体系分为知识创新资源投入、知识产出实力、知识扩散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创新资源投入从人力、机构、经费、项目四个视角考虑;知识产出实力分为著作、论文、奖项、发明专利四个方面;知识扩散能力主要指合作研究、对外交流;知识应用能力包含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服务、专利出售和技术转让四个二级指标。(表1)

三、评价模型

(一)熵值法。在评价模型中,每个指标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均不一样,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权,常见的有主观与客观两类方法,其中主观法如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取决于评判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稳定性相对而言不够;客观法常常需要利用数学工具将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权重,如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主成分分析法对于样本数据非常多、计算量非常大的时候相对比较好用。就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而言,数据并不算多,难以体现统计规律,因此选择熵值法。设有m个研究对象,n 个指标,可以找到相应的数据矩阵X=(xij)m×n,其中元素xij为第i 个研究对象对应的第j 个指标的数值,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预处理——无量纲化。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中涉及到的数据均是非负的,并且都是正向指标,对其去量纲化处理为:

其中,min(x1j,x2j,x3j,…,xmj)、max(x1j,x2j,x3j,…,xmj)分别表示第j 个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

2、定权

首先,根据基本原理,找到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研究对象的占比fij:

其次,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

其中,k=1/ln(m)>0 与研究对象m 有关,并且假设当fij=0 时,令fijln(fij)=0

然后,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冗余度:

最后,计算权重:

3、计算科技创新指数:

(二)评价模型及分析。结合本文第二部分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处于内陆中部的六省的33 个指标数据进行建模,涉及到的数据来自于文献《2019 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针对这些数据应用本文第三部分的方法可得评价体系中每个指标的赋权。(表2)

由表2 可知,知识产出实力是影响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权重达到0.334,在知识产出实力中,获奖、著作、论文又是其主要因素,权重分别为0.129、0.076、0.07;知识创新资源投入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达到0.282,其中人力是其重要要素,权重为0.136;知识应用能力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权重值达到0.281,其中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服务、专利出售是其主要因素,权重值分别为0.074、0.078、0.082;知识扩散能力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权重为0.103,其中合作研究又是其主要因素,权重为0.057。

此外,借助于熵值法的最后一步可以计算各省科技创新指数,计算结果如表3。(表3)

由表3 可知,对于中部六省而言,不同省份其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均衡,其中湖北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最高,对应模型中的科技创新指数是0.926,湖南省、安徽省、河南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居中,相应的科技创新指数依次是0.595、0.395、0.34,江西省、山西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靠后,其对应的科技创新指数分别是0.104、0.035。

由表3 也可知,在知识创新资源投入这个指标上,能力最强的是湖北省,次强的是湖南省,安徽省、河南省居中,江西省、山西省相对比较差;在知识产出实力方面,最强的依然是湖北省,湖南省次之,河南省、安徽省居中,江西省、山西省比较差;在知识扩散能力、应用能力方面,湖北省均遥遥领先。

总之,无论从科技创新指数进行综合评价还是从知识创新资源投入、知识产出实力、知识扩散与应用能力这四个视角分别评价,湖北省均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湖南省次之,安徽省、河南省居中,相对而言,江西省和山西省比较居于弱势。

四、结论及建议

表1 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评价能力指标体系一览表

基于上述的评价模型及分析,可以看出:

(一)六省中,湖北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遥遥领先。从知识创新资源投入、知识产出实力、对外交流及知识应用能力等四个视角来看,相对于其他省,湖北省均拔得头筹,能够及时地投入人力、经费进行科研创新,也有足够的实力得到比较充足的知识产出,并能够将知识产出适时地转变为有效的生产力。因此,对于湖北省而言,需继续优化创新模式,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增强知识产出实力和转化能力,争取在保持第一的同时,与东部其他创新能力强的地区缩小差距。

(二)湖南省无论从综合评价还是知识创新资源投入、知识产出实力、知识扩散与应用能力这四个视角上分别评价均稳居第二位。与湖北省相比,在知识产出实力方面差距较大,与第3 名相比,在知识产出实力和扩散能力方面优势比较小。因此,对于湖南省而言,在保持或增加现有创新资源投入的基础上,优化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对外合作交流,提升自身产出实力,以便更上一个台阶。

表2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创新能力评价各指标权重一览表

表3 各省科技创新指数一览表

(三)安徽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居于中档。在知识创新资源投入和对外合作交流方面表现较好,位居第3,而知识产出实力和应用能力表现比较差,位居第4。因此,对于安徽省而言,在保持或增强自身优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科技产出和应用能力,以便进入中部六省的第一梯队。

(四)河南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位于第二梯队。在知识产出实力和应用能力方面居于第3 位,但知识创新资源投入、对外交流表现得差强人意。因此,河南省需要在保持增强科技产出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创新资源投入,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

(五)江西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居于第三梯度。知识创新资源投入、知识产出实力、知识应用能力、综合评价均位居第5 位,知识扩散能力优于河南省,排名第4 位,因此,对于江西省而言,在增强自身优势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模式,增加人力、机构、经费、项目等资源的投入,在对外合作交流的同时,不断提升其知识产出实力和应用能力。

(六)山西省无论从综合评价还是知识创新资源投入、知识产出实力、知识扩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这四个视角上分别评价均居于中部六省的最末。从原始的评价指标数据上可以看出,创新资源投入较少,科技产出较少,科技转化能力较弱,对外交流能力最差。从表3 也可以看出,山西省的知识扩散能力最差为0,这主要是因为知识扩散能力所对应的三级指标的数据均为六省最差。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合适的创新模式,改善当下的创新学术环境,从投入、产出、应用、对外合作交流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六省实力指标体系
软实力致胜
中部六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空间分析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熵值法的中部六省数据分析
中部六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探究
中南六省(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有感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