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凉感针织服装品质分析

2021-02-24 09:28戴文斌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1年6期
关键词:针织感性纺织品

戴文斌

(泰州市纤维检验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近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得全球气温不断攀升,尤其夏天的高温天越来越多,人们只能借助空调的制冷效果来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但长期在空调房对人们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且这一现象又间接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剧了全球变暖。因此,为了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使人们能凉爽、舒适地度过炎热的夏天,纺织科研工作者把眼光放到了凉感纺织品的研究上。

日本最早出现了“凉感纺织品”的概念,且在当时国际上其他国家无相关凉感纺织品的测试及评定标准时,制订了凉感纺织品的测试评定标准,并应用于纺织品的国际贸易中。而美国的凉感纺织品技术虽得到大力发展,但最终并未形成相关产品的测试标准和评价方法。实际上,要想使皮肤接触纺织品后引起其表面热量的快速流失,就必须要求纺织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且纺织品本身不会快速吸热升温,即具有吸热慢而散热快的特点。目前,使用凉感纤维或进行凉感后整理可赋予纺织品具有凉感功能。在纤维的纺丝液中,加入导热性能好的一些物质可以生产凉感纤维。凉感整理主要是利用凉感整理剂的易挥发性,或遇水发生吸热反应的特点,在纺织品接触皮肤后借助整理剂的挥发带走表皮热量,或整理剂与表皮的汗液发生吸热反应而使皮肤表面温度降低。常用的凉感整理剂,如挥发性好的薄荷油、遇水发生吸热反应的木糖醇等。

随着凉感纺织技术的成熟和人们对夏季穿着凉爽服装的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纺织科研人员在凉感纺织品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研究出高温环境下可利用物理方式降温的、让人感觉舒适凉爽的纺织品。同时,我国不仅在2017 年制定了纺织品凉感性能检测和评价的标准GB/T 35263—2017《纺织品 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以下简称GB/T 35263),而且在2020 年又制定出FZ/T 73067—2020《接触凉感针织服装》(以下简称FZ/T 73067)和FZ/T 62042—2020《凉感面料床上用品》行业产品标准,且已于2021 年4 月1 日开始实施。上述两个行业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委员会针织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接触凉感针织服装产品标准,本文从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号型、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研究结果有助于纺织相关人士在接触凉感针织服装的品控和质检中更好地应用该标准。

1 标准适用范围及定义

FZ/T 73067 标准适用于以接触凉感性能的针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针织服装,但并不适用于年龄≤36个月的婴幼儿服装。

作为我国首个纺织品凉感性能检测和评价标准,GB/T 35263对纺织品的凉感性能给出了明确定义,即:皮肤与低于其温度的织物接触时,引起皮肤表面热量快速流失,温度瞬间下降,再经过皮肤中的感温神经末梢反映到大脑后形成的凉爽感觉。此外,GB/T 35263还相应给出接触凉感系数qmax[单位为J/(cm2·s)]的定义,即:将温度高于试样规定温差的热检测板以一定的压力与试样接触,热检测板与试样接触后热量传递过程中热流密度的最大值。标准FZ/T 73067要求优等品的接触凉感系数≥0.25 J/(cm2·s),一等品的接触凉感系数≥0.20 J/(cm2·s),合格品的接触凉感系数≥0.018 J/(cm2·s)。这些要求均比GB/T 35263—2017《纺织品 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及评定》中规定的产品的接触凉感系数要求[≥0.15 J/(cm2·s)]要高。

2 主要技术内容

任何产品标准的制修订都不是独立进行的,都需要其他许多技术文件的支撑。为了确保接触凉感针织服装的质量与安全,FZ/T 73067标准所引用的文件包含了型号规格、纺织纤维含量、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安全性能、力学性能、样照等36 个标准文件,对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文中主要对接触凉感针织服装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进行了分析。

2.1 外观质量

接触凉爽针织服装的外观质量主要包括尺寸偏差(规格尺寸和对称部位尺寸)、表面疵点、缝制要求等。其中,规格尺寸偏差和对称部位尺寸偏差分别见表1和表2,表面疵点要求见表3。

表1 接触凉感针织服装规格尺寸偏差要求 cm

表2 接触凉感针织服装对称部位尺寸偏差要求cm

表3 接触凉感针织服装外观疵点要求

缝制时,在合肩处、缝迹边缘部位须进行加固;线迹要圆顺、平直,松紧适宜;领型平服端正,拼接要平服,袖底边缘宽度一致,门襟平直,熨烫平整;不允许锁眼部分有毛脱出和链式缝纫线有跳针、断线现象;缝制时的针距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2.2 内在质量

接触凉感针织服装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纤维含量、安全性能(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染料、异味)、水洗尺寸变化率及水洗后扭曲率、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拼接互染色牢度)、起球、顶破强力、裤后裆接缝强力、接触凉感系数及水洗后外观质量。此外,对于儿童(36 个月<年龄≤14 岁)穿着的服装产品安全性能,除了满足FZ/T 73067的基本指标要求外,还应同时满足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对应安全技术类别要求。性能指标详见表4~表6。

表4 接触凉感针织服装常规项目要求

表6 接触凉感针织服装尺寸外观项目要求

因此,生产企业和技术检测人员要正确理解标准的要求,严格控制接触凉感纺织品的考核指标,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

除此之外,标准对产品的型号规定、质量等级、抽样检验和判定的规则及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贮存、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详见标准原文。

表5 接触凉感针织服装的物理性能要求

表7 接触凉感针织服装色牢度项目

3 标准实施的意义

FZ/T 73067—2020《接触凉感针织服装》标准的实施,不仅可为生产功能性凉感服装产品的生产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指导依据,指导企业提升凉感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时,要确认产品标签上是否标注执行的这个产品标准及产品的功能等级,否则无论商家如何宣传,都不应该购买。

猜你喜欢
针织感性纺织品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
纱线与针织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