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川玉皇山村乡村旅游业发展

2021-02-25 21:51袁黎曾晓燕李雨鸿梁立超罗小娇
客联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袁黎 曾晓燕 李雨鸿 梁立超 罗小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旅游蓬勃发展,农村旅游的消费人群迅速增加。农村旅游的出现时期虽较短暂,但随着规模迅速扩大,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已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综合性、品牌化发展的趋势。利用乡村优秀的自然资源以及特色文化以村民为运营主体针对城市游客打造乡村生活体验地。乡村旅游业发展助力村庄更好的发展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玉皇山村

一、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全国乡村旅游现状。2015 年观光休闲农产品与乡村度假接待游客超过 22 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 4400 亿元,占国内游收入的 12.83%;2016 年收入超过 5700 亿元,占比升至14.42%。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近6200亿元。

(二)四川乡村旅游。2017年四川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283亿元,同比增长13.3%。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农村旅游是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四川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四川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发展呈“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格局。

(三)玉皇山村旅游现状。玉皇山村主要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为主,主要以特色茶叶、生态林培育羌族文化体验、农业休闲观光、高山避暑为主,但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乡村旅游体系。

(四)玉皇山村概况。玉皇山村位于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南部,东临通口镇青云村,西与曲山镇镇区相望,南与曲山镇石椅村相接,北方紧邻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距离曲山镇3公里,距离北川新县城31公里,绵阳市区65公里。总面积22.64公顷(约340亩)。区域现状用地主要为村庄建设用地以及非建设用地。

二、玉皇山村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玉皇山乡村旅游产业呈粗放方式经营,没有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体系,农家乐现状条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特色文化产业并没得到开发。

(一)生态环境景观性质量不高。玉皇山村中农林用地占整个村域的82.55%共18.7公顷生态条件优越,但现状场地周围植被景观杂乱,茶树杂草间插种植,美观性不佳。果树与杂草、茶树种植缺乏合理的划分管理。基本农田分布较为分散在非耕种时间闲置,这些情况导致生态环境的景观性不高。

(二)特色资源开发力度不深。玉皇山村中有较大面积的茶园与果林,茶园占地面积约9.91公顷,林地占地面积为4.99公顷。村庄未对茶产业以及果业以及林业进行相关的产业规划发展导致现状的茶园与果林在玉皇山村乡村旅游业中并未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忽视乡土文化。玉皇山村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内,羌族文化氛围浓厚,但在玉皇山村现状中羌族的特色文化体现不明显。村内现有父义子忠纪念碑,但并无保护设施,纪念碑裸露在外,纪念碑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认同感等没有被充分利用。

(四)村容村貌不佳。玉皇山村道路无人车分流、护坡单调有裸露、排水渠无盖以及绿化不美观;村庄西南部村民点,墙面管线裸露、墙面污垢较多、墙漆大量脱落。花坛处物品摆放杂乱、部分墙面装饰不美观;村庄老年活动中心外侧香炉较简陋,没有安全管理措施,易引起山火,焚烧时灰尘大,影响健康。物品摆放杂乱。

(五)村庄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过现状调研,村庄现有老年活动中心与村委会各一个,二者都为两层建筑,活动设施简陋、单一;村内共有两个公共厕所,无洗手台,容易滋生细菌,外部墙面过于简陋有墙皮脱落;现状垃圾收集站对周边景观破坏影响较大,垃圾随意堆放,建筑本体局部有破损,通往二层的斜坡已被废弃,;信息指示牌沿主要道路分布于两侧。指示牌风格较为杂乱,放置位置大多不醒目,不利于村民自治管理;现状场地内无路灯、应急照亮灯等灯光照明设施,属于公共设施的缺失,对村民夜间出行带来困扰,安全性低;村庄内垃圾桶沿主要道路分布,数量稀少,在分布上存在一定问题,大部分垃圾桶無垃圾分类且较为陈旧,部分还有损坏,不利于村庄卫生管理,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玉皇山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依靠乡村振兴,针对玉皇山村的的资源现状及特色文化整合资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推广玉皇山村的乡村旅游产业,与此同时政府及村民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玉皇山村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打造玉皇山村乡村生态旅游的名片,推动玉皇山村的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一)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产品。玉皇山村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总结全国各地的发展经验,以特色增强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品质增加旅客的重游量,实现良好的效益。玉皇山村可以通过茶和水果为契机建设农业特色产业。扩大茶叶种植区,建立有机茶场品牌,并探索农业合作组织的运营模式,放弃只对茶叶进行粗加工的理念,延长茶叶生产加工链,实现对茶叶的精细化加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建设茶叶制作体验活动,吸引游客传播玉皇山村的茶文化。通过果树的品种的选择提升果树的果实的品质,打造优质果园,同时将部分果园打造为采摘体验区。增加玉皇山村乡村旅游的乐趣性。同时对茶园以及果园种植布局进行规划打造“茶园果树在山间”的景观,提高茶园和果园的景观性。

(二)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羌族族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将羌族文化应用于村庄的建筑、景观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羌族文化中人们所尊崇的白石文化以及以羊为图腾可以打造相关的文创产品,借此吸引游客。父义子忠纪念碑为抗日战争期间替父从军,英勇杀敌,无尽父孝,但尽国忠的故事,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以父义子忠纪念碑背后的历史故事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充分利用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推广旅游资源。农村旅游景点大多位于近郊及离都市偏远的乡村地带,交通、资讯较为封闭,缺乏一种高效的游客资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打造玉皇山村乡村旅游网上平台,推广宣传玉皇山村特色的茶叶、水果、羌族特色文化以及父义子忠文化。,通过资源整合,辅助乡村旅游企业由“单—内容”全面转变为“多内容整合”。

(四)提高村民素质修养。制定村规民约,开展乡村素质提升课堂,在提高村民的素质修养的基础上,在农村引入先进的管理体制,从而使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体化发展的—面旗帜。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统一村容村貌。政府积极发挥自身在农村旅游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没有资金投入但具有发展可行性的地方,早期可以由当地政府出资打造建设,在发展较成熟时逐渐转移到当地政府协调、村庄主导。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农村旅游发展作出合理谋划。在政府工作规划中,出台政策,引导乡村和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四、结语

乡村旅游也是一种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玉皇山村要借助本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在政府、资本、人力等方面的扶持与保护下,对本地旅游资源加以科学开发与利用,形成优秀的农村旅游名片,进而在观光旅游的带动下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俐艳.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J].2018(04) : 60-61.

[2]姚蔚蔚,尹启华.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2018(01) : 59-61.

[3]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

[4]贾新平,梅雪莹,罗海蓉,贾俊丽.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农业经济,2019

[5]张季云.从智慧旅游看中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 旅游,2018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