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追寻“一碗粥道”的初心

2021-02-25 07:27陈晰
中华儿女 2021年24期
关键词:张云代餐团中央

陈晰

精心挑选的小米、红枣、南瓜……科学搭配,经过低温烘焙,成为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的代餐粥。冲入开水,浓浓谷香顷刻间弥漫开来,让人仿佛置身田野怀抱。匠心制作一碗粥,让来自家乡石楼的优质、天然农产品走出大山,摆上千家万户餐桌,是80后创业青年张云的梦想。

在共青团中央驻石楼县扶贫工作队扶持和指导下,他创立“一碗粥道”品牌,通过公司+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2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一碗粥道”品牌也成为“吕梁市十大名特优功能产品”。

“头脑一热”,为了家乡孩子而创业

张云是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裴沟乡人。大学毕业后,他外出闯荡,成为一名媒体人,先后进入报社、互联网企业工作。在太原生活几年,张云亲眼见证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眼看着道路越来越宽,高铁建成……与这巨大变化形成反差的,是家乡石楼。每次回去,一次、两次,三年、五年……老家还是那个样子。街还是那条街,沟还是那条沟,河还是那条河。同样的,家乡人还是那么穷,那么苦。

石楼县是革命老区,是1936年红军东征首战地,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山西省深度贫困县。

从太原市到石楼县,250公里路,回一趟家单程四个小时,走得坎坎坷坷。但即使这样,张云还是愿意回家。县里没有污染企业,绿化覆盖率高,住着很舒服。那里农作物天然无公害。张云每次回家,都要大包小包带一些米、面、豆和各种杂粮,“比外面的好吃”。

真正让张云决心回家创业,源于一次经历。石楼县裴沟乡桥子头村有一所小学,就读学生90%是留守儿童。张云发动自己在媒体工作积累的资源,联合周边县市志愿者,为孩子们捐冬天取暖费,捐赠课桌、书本、文具等。

坚持做了几年后,张云发现,这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比起物资缺乏,孩子们更多是心理需求,需要父母在身边陪伴他们成长。“当时我也是头脑发热了一下”,张云说,“我想,应该有个产业,他们的父母亲不用出去打工,既可以工作,又可以照看孩子。如果布“一碗粥道”品牌创办人张云:局成功,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产品加工、销售,是个好事情”。

遇到团中央驻石楼扶贫队,从迷茫到坚定

创业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最初,张云找到上海一个老板,答应投资300万元。但是派人到石楼考察之后,对方打了退堂鼓,说“没有见过这么穷的地方”。

的确,抛去其他不说,石楼没有高速公路。从县城到市区几十公里,开车要两个多小时。张云说,换作是自己,也不会往这么个偏远的山沟沟里投钱。

但“鞭炮也放了,秧歌也唱了”,周围人都知道老张家的孩子回来建厂。张云咬咬牙,决定自己干。

2017年6月,他用自己积蓄和借来的钱,开始在裴沟乡桥子头村一个小山沟里建杂粮加工厂。一年后,厂子还没有建起来,手里的钱和父母给弟弟结婚攒的钱全部投进去。

“最困难时,我自己在太原上学的两个孩子都没有补课费。”张云说,那时候,他经常刚领了父母退休工资,就去给工人发工资。

工厂做农产品粗加工,粮食收购、脱皮、研磨等,因为缺乏技术含量,同质化严重,虽然主打“纯天然”,但没有品牌,迟迟难以打开市场,企业眼看难以为继。

2018年,团中央驻石楼扶贫工作队来到石楼,在当地考察产业、项目。当时张云忙于到处筹款,经常在外地奔波,和扶贫队“几次擦肩而过”。直到2018年11月1日,到岗三个月的扶贫队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找到张云。“大家一聊,感觉同频。”这一聊,就聊了一夜。张云感到意外的是,“没想到团干部这么懂经营、懂产品”。

按照团中央书记处要求,团中央驻石楼扶贫队正在研究如何将深度贫困地区的返乡创业青年和本地创业青年组织起来,瞄准精准脱贫,立足产业基础,以“小切口,大纵深”建设带动老百姓脱贫的农业产业项目。就在之前不久,吕梁市委主要领导到石楼调研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明确提出要做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普遍带动百姓增收。

经过与扶贫队几次长谈,聊产品方向、品牌方向、公司方向……创业之路逐渐清晰——立足于本地红枣、小米等纯天然资源,开发一款方便易食的杂粮产品。农户生产原粮,企业搞深加工,做长产业链,做出品牌,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沿着这一规划路径,“代餐粥”在扶贫队和张云的思维碰撞中产生。

让更多人知道“一碗粥道”在石楼

在扶贫队指导下,2019年初,山西青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一碗粥道”品牌注册成功。在张云心中,这个“道”,是通过产业带动百姓脱贫之道、返乡青年创业之道、精品粥类产品之道。

得知张云资金困难,扶贫队几次到县里协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努力,争取到一百多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张云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为了打造营养丰富、口感好的代餐食品,张云对食物深加工做了一番功课。他研究传统食方,请教中医药大学教授,如何将五谷杂粮进行合理搭配、科学配比。最终锁定三款主要产品:红豆薏仁粉,主打除湿;黑豆芝麻核桃粉,主打补肾;红枣藜麦小米粉,主打养胃。“打成粉的东西,靠的是诚信。”为了保证高品质,他坚持严选原料,低温烘焙。

“一碗粥道”产品下线后,扶贫队不仅采购了一批产品,也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2019年4月11日,张云作为石楼县返乡创业青年典型被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团中央驻石楼扶贫工作队推荐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录制。在节目中,张云邀请嘉宾们现场品尝“一碗粥道”代餐粥产品,获得嘉宾纷纷点赞,也让公司收获不少订单。

“扶贫队实打实的支持,让我们进入快车道。2019年营业额达到600余万。”张云说。现在,“一碗粥道”系列产品已经拥有一系列忠实粉丝,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颇受欢迎。“高品质的五谷杂粮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符合现代人崇尚饮食健康的理念。”

2020年,扶贫队结束任期后,团中央驻石楼乡村振兴工作队仍然继续着对张云和公司的帮助。“我们在北京对接了一个团队做销售,还对接了电商平台。”现在,“一碗粥道”在太原也成立销售公司,继续提高杂粮产业附加值,不断完善品牌建设。除了几款经典代餐产品外,新增加了儿童营养早餐系列。销售方式上也更加多样化,采取社群運营,微信群、朋友圈裂变+引流的方式。随着新产品推出,加工厂也扩大生产,从开始的一条生产线增加到现在的三条,带动2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

从开始“头脑一热”创业,到现在初具规模,张云创业信心也一点点建立起来。“从‘小白’逐步变成‘大白’,有一点眉目了。”张云笑着调侃说。对于公司未来战略发展,他也有长远规划,“希望能将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人知道‘一碗粥道’,知道‘一碗粥道’在石楼。这是我想做的,也是我的初心”。

责任编辑 华南

猜你喜欢
张云代餐团中央
A Clever Bird
一种健康的幻觉
“代餐热” 盲目跟风要不得
“代餐”减肥真的靠谱吗
“代餐热”,盲目跟风要不得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的思考
豪华墓地
难忘的两年零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