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

2021-02-25 22:22吕遊
客联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

吕遊

摘 要: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辛勤劳动和拼搏奋斗实现日子好过、生活富足的富裕状态。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精神文化产品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享受充分、精神境界共同提高、共同理想信念形成、文化素质共同提高为内容。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解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向度,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以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辩证统一为特征。因此,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在实践上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舆论引导,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丰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辛勤劳动和拼搏奋斗实现生活富足日子好过的富裕的状态,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来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都富裕,并且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在于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实现全体人民的最终都富裕。在内涵上,“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是共同富裕的精神特征,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就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及其实践要求进行探讨。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内涵,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理念要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来进行,这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也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在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也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1)精神生活富裕。精神即主觀意识,这与客观物质相对应,相对应的,精神生活是与物质生活相对应的概念,是人主观意识活动与思维意识活动,例如:思想意识、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精神追求、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审美体验等思维意识活动与思想认识活动。物质生活的富裕是指物质财富的丰裕;精神生活的富裕则是指人们在精神认知与体验活动中获得的满足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中国人民在精神上都非常富有、精神文化产品都能够得以充分满足、精神文化服务都得以充分实现、精神境界与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都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共同奋斗目标的状态,有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与精神面貌,并且由此产生强大精神力量、共同的坚强意志、共同的坚定信心,向着共同目标奋斗。

(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精神特征。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精神面貌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道德、理想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物质生活富裕了,人的追求就会向精神生活发展。因此,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富裕之后,精神生活需求就非常强烈,成为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了,精神文化需求就会提升,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实现人的全面整体发展的内容。

(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内涵的理解

(1)具有整体性与全面性的内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内容上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通过为全体人民提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向上、弘扬正气、催人奋进、更高精神品位的精神食粮、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体中国人民精神抖擞、乐观向上、富有朝气、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而且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松愉悦地高效工作,为整个社会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社会财富,在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良性互动中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整体、全体、共同实现人的精神生活富裕。

(2)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向度。“共同富裕要求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通向人的自由且全面发展之路展现主体性精神。”[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是身体强健、精神健康、社会关系和谐丰富、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讲,共同富裕归根结底在于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于为了实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了人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向度是发展的基本尺度。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很多的条件,也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精神生活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方法。德、智、体、美各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在于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也必然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向度。

(3)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容,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成就所提供的基础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更谈不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4]共同富裕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富裕”体现直接表现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与丰裕程度,是质与量的有机体一,直接体现生产力的性质;“共同”体现的是社会财富的占有方式,同时表现出生产关系的性质。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发展只有在生产力推动下并以此为前提才能实现。这就说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决定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前提。

(4)以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辩证统一为特征

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的,但是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这是不全面的共同富裕,这不合乎人类自我发展的规律。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高度发达与协调发展,既是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我国共同富裕的应有内容。在人们物质生活丰裕以后,精神生活将成为决定人们发展状况和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指导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闲暇时间将成为精神生活富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人的精神发展的一个条件,如果没有精神生活提升作为依托,闲暇时间不仅无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惰性、产生精神颓废与社会问题的温床。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互相联系、制约的,因而是辩证统一的,而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的总和。但社会的发展日益表明,一国的人民的精神状态和信心与意志力、民族凝聚力、文化软实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更主要是一个关乎人的发展问题,需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这表现为一种实践要求。“由于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可以分阶段、分步骤促进共同富裕,久久为功。”[5]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动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现策略与实践要求。对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来说,需要在实践上从如下方面来做。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舆论引导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引领,只有正确的政治引领社会才会有有正气,社会才会高扬主旋律,全体人民才能有共同理想信念,中国才能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才能有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的事情靠谁?只有靠伟大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只有靠伟大的勤劳勇敢、富有智慧和创造性的中国人民,要把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舆论引导,统一全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强中国人民的意志,坚定全体人民的信心,由此形成强大的共同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1]通过舆论引导,让全体人民准确理解和把握准确理解党中央“共同富裕”的部署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从而在认识上认识到: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要富裕,不仅要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美,而且要让人民有尊严、有体面、有获得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践上,共同富裕不是牺牲效率的平均主义,不是养着懒汉,而是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而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拼搏奋斗,人生出彩、精彩。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共同富裕强调的是人人共富,它始终体现着“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6]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在实践上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表现在精神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增进全体人民共同福祉,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任务,这就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精神文化产品、健全精神文化服务系统

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实践上就要求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精神文化产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个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7]这是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动力。通过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强做优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更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由此实现精神文化产品的丰富与文化产业经济的繁荣,把中国的文化优势变成文化产业优势,变成满足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优势,由此实现精神文化产品的繁荣。精神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全体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精神文化服务的系统。通过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满足全体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为提高全民精神修养与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提供保障。这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

(四)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内容与前提内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实现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要以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和前提。中国古人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思想,表明知礼节、知荣辱等精神生活通常在仓廪实、衣食足等基础上产生的。同样的道理,人的精神生活的富足,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我们不能否认特定时期,或者针对特定的人,能够做到物质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精神生活富裕,能够做到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但是从历史发展发展长河来看,精神文化的发展不可能长期建立在物质贫乏的基础上。从时代背景来看,共同富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共同富裕不可能建立在只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而物质生活贫穷的基础上。缺乏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要求下的共同富裕。因此,要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上始终要把促进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在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在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中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五)加强思想德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体现社会主义性质,表现了社會主义的优势。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然要求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精神追求,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由此变成强大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这就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坚强意志,因此,这就要求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实现。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在实践上,要求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奋发进取,一起向着相同的目标前进。同时,在实践上,要大力培育和践行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推动构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2]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01).

[3]刘同舫.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2(01):6-2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2012:166.

[5]李培林.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是与不是[J].探索与争鸣,2021(11):5-7+177.

[6]付文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论纲[J].社会科学辑刊,2021(06):159-167.

[7]辛向阳.习近平的共同富裕观[J].新疆社会科学,2022(01):1-7+146.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杭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一周年巡礼
杭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一周年巡礼
《共同富裕的中国方案》首发暨研讨会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出席会议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传递企业力量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