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索

2021-02-25 22:22杨光
客联 2021年12期
关键词:融媒体马克思主义

杨光

摘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方法得到更好的輸出和普及。因此,推进融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是促进马克思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意。

关键词:融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被大众所理解、实践。就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此指明了方向,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融媒体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利用它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与纠正其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内容创新性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运用“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内容相对专业化,学术性较强的问题,纵观相关网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纯理论内容的文章较多,很多文章缺乏把理论工作贯穿在解决民生、了解民情等实际问题上。而只有空洞的理论内容,不易被民众所接受,无形中会阻碍大众化的进程。同时,“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存在着内容创新相对滞后的现象。“融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人人都是传播者,由于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的程度不同,有的言论可能会出现教条化倾向,即一切从公式出发,把书本上的理论当成教条,而缺乏与具体实际的联系。此外,理论传播还存在片面化的问题,理论的片面化传播不仅是传播者没有扎实掌握相关理论内容,网站刊载的文章也存在片面化的现象。由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得不到及时专业的解答,往往会将问题发布到网络上试图得到有说服力的答案,而网络的开放性又使得每个人都是传播者,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及意见,因此对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的解答五花八门,这些解答往往缺乏专业性,甚至有些言论还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精神,同样阻碍着大众化的进程。因此,在理论传播的过程中,要对传播的理论内容进行创新,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视察解放军报社发表的讲话中提到,“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

(二)传播形式单一化

融媒体中充斥着海量信息,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话语如同一叶扁舟,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出现了与当前社会实践发展不适应的状况。融媒体广泛的传播方式让理论传播方一味追求热度。融媒体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在方式选择上提供支持,然而马克思主义传播属于一种政治传播,在传播方式上的选择要适度而不能一味追求热度。“政治认知力”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传播中过分争取头版头条而哗众取宠让传播的形式与传播的内容不相符,会对受众的认知造成干扰。融媒体为马克思主义披上了“轻传播”的外衣,让厚而重的书本形式从视觉上减轻了阅读的门槛,但传播的内容太高深也不能做到让受众乐于去选择,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的不相容也会造成主体选择困境。“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学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者所传播的话语还仅局限于从文本到文本的转换,显露出话语的生硬难懂,导致在纷繁信息汇集的网络平台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呈现出有理说不出、说了又传不开的窘境。

二、融媒体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索

(一)创新传播形式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高大上”的科学思想体系,在融媒体下的传播之所以成效不足,是因为艰涩的专业化术语、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宣传无法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都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坚持专业化原则,也要不断将大众所喜欢的形式纳入其中,达到内容的“保鲜”。各类媒体面向“Z时代”群体,以不同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推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如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青马公开课”等,在全省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通过专家讲解、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代表问答,让马克思走近大众,说家常话、说中国话,赢得青年受众喜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阿基米德FM等单位联手打造的音频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累计收听量超过3亿人次,成为真正的“网红党课”。这一系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传播的形式。

《领风者》以动漫的形式,聚焦年轻时代的马克思,人物特征力求在真实的基础上用美型的手法处理,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再是苦心思索的大胡子形象,而是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少年,燕妮则是温婉可人的贵族小姐,而视觉画面也是清新灵动的“新海诚”风格。在台词和配音部分,则进行了中国化处理,无论是工人高举的酒杯,还是马克思的振臂高挥,都散发出浓浓的中国风格。马克思会讲中文,只是一种基于历史的艺术化处理,制作团队的初衷则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马克思的生平、思想脉络以及每一次的思想转变,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去读马克思主义原著。

(二)交互策略,实现双向传播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信息的传播渠道日趋广泛。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作为传播主体,他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地传播信息。同时,包括“二次元”在内的各种亚文化潮流相继出现,受众的价值取向、个人爱好也因而日趋多元,在信息接收中,他们会对自己熟知或喜爱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进行选择。

《领风者》选择在青少年群体中影响力较大的哔哩哔哩进行首播,增强了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采用弹幕为主和讨论区的互动形式,亦进一步提高了受众黏性。如在第一集《不一样的青春》中,意气风发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典礼上发表《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的演讲一幕,打动了很多网友,不少人在视频中刷出“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信仰的力量”等弹幕。讨论区还根据动画内容,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测试,如“马克思桌上放着的《资本论》,一般又被称为什么”“‘非好即坏’的庸俗辩证法属于什么”等。观众找到答案并顺利通过测试,还将有机会获得奖品,如此更加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如在《“第一国际”风云》中,就有观众提到了“巴黎公社运动”是首次工人阶级建立政权的运动。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历史专业或哲学专业的受众通过弹幕或讨论区发表相关评论,以此方式进行“马哲科普”。有相当一部分“二次元”爱好者因此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开始关注哲学。此外,通过视频网站的弹幕评论、评论区发言、微博微信平台的宣传,这部动漫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得越来越广,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受众被其所吸引,并基于《领风者》创作出更多的同名图书、舞台剧、主题歌、表情包、小程序测试题等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弹幕的发布者或同人作品的创作者,在无意中就由单纯的传播受众变成了传播的主体。

猜你喜欢
融媒体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