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02-25 06:49潘伟王永红鲍景蕾常万生林峰赵延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6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血小板

潘伟,王永红,鲍景蕾,常万生,林峰,赵延军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因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引起临床的重视。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是指脑梗死急性发病后,经过临床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在一定时间仍存在渐进性、阶梯式加重,多发生在起病后6 h~1周,发生率占20%~40%[1]。PCI严重影响了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血小板激活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应用抗血小板药是急性脑梗死急性期的关键治疗方法之一[2]。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 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可以阻止纤维蛋白原与GP 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和聚集,并且作用于微循环,改善脑灌注[3]。本文通过观察替罗非班对PCI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PCI的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9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加重的非大血管病变的PCI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2~84(60.08±9.86)岁;对照组男19例,女性11例,年龄48~80(62.29±11.50)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加重时NIHS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病例纳入标准 (1)年龄40~85岁;(2)首次发病,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相关影像学检查(CT/MRI)明确诊断,TOAST分型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3)发病时间<48 h,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发病后6 h~7 d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NIHSS评分下降>1分;(4)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积极实施监测血压、血糖、化验血常规、血凝、血转氨酶、肾功、血脂检查措施,完善颈动脉彩超、颅脑多普勒、颅脑MRA检查评估脑血管,责任血管不存在>50%以上的狭窄,完善颅脑MRI明确新发脑梗死部位、面积,查体监测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78)0.1 g口服,每天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29]应以单次负荷量300 mg开始,随之75 mg口服,每天1次,用21 d,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口服,每天1次,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28片)40 mg睡前服用,每天1次,调脂、稳定斑块,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营养脑细胞及监控血压、血糖、补液等治疗。观察组: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加重,停用氯吡格雷,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称:欣维宁,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165]0.1 μg·kg-1·min-1持续泵入,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未再加重达24 h,停用替罗非班,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共联用至发病的第21天,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口服,每天1次。余治疗同对照组。

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水平进行监测,掌握患者是否出现不适,予以及时处理。在饮食、早期活动等方面予以积极干预,保障最佳的用药效果。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NIHSS评分标准[4]:有11个项目,每一项目得分都标识清楚。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6分)、中度(7~15分)、重度(≥16分)。评估患者发病2周、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确神经缺损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评估临床效果:各时间点NHISS评分为0~1分或减少≥4分的比例,作为有效率标准。

1.4.2 mRS评分[5]: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mRS量表是用来衡量脑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躯体恢复的状况。0级:完全没有症状;1级:尽管有症状,但未见明显残障;2级:轻度残障;3级:中度残障;4级:重度残障;5级:严重残障;6级:死亡。收集2组治疗90 d时mRS评分各个分数的比例,其中0~2分为功能结局良好,3~6分为功能结局不良,评价患者预后情况。

1.4.3 不良反应:统计出血包括皮肤、黏膜、消化道、颅内出血等部位出血发生情况,心包填塞、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及检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一般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2.2 预后效果比较 治疗90 d时,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90 d时预后情况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未发生皮肤、黏膜、消化道、颅内出血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心包填塞、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检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一般性指标也未发生异常。

3 讨 论

防治血栓形成是治疗PCI的关键,而防治血栓形成主要是将血小板聚集的连锁反应打破[6-7]。替罗非班为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其机制有两个方面首先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然后抑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5-羟色胺是血管及平滑肌的收缩剂,5-羟色胺分泌减少可以舒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阻滞血栓进展。另外,替罗非班不但拮抗GPⅡb/Ⅲa受体起到抗血小板,防治血栓的形成外,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8]。Seitz等[9]研究发现,替罗非班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面积减少50%,溶解微血管中的微血栓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有保护作用。Liebeskind等[10]使用替罗非班治疗rt-PA溶栓效果不佳的急性脑梗患者,效果较佳,进一步研究发现,替罗非班解聚了聚集的血小板,改变血栓结构,使血栓产生内源性溶栓。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90 d时,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皮肤、黏膜、消化道、颅内出血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心包填塞、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检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一般性指标无异常,即观察组使用替罗非班后,并未增加出血的风险及重症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证明了替罗非班用药的效果和优势。

综上所述,PCI患者进展期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降低患者残疾发生率,确保其获得更有利的预后。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血小板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的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内与外周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