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2-25 06:49代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6期
关键词:康莱特吉非外显子

代珊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在肺癌中约8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1]。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呼吸困难、痰血、胸部疼痛、体质量下降、低热咳嗽及食欲下降等,且生存率极低,及时有效治疗才有治愈的可能性。吉非替尼为表皮生长因子(EGR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机理为与EGFR细胞内ATP 结合位点上的三磷酸腺苷竞争,降低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阻断EGFR信号传导通路,有效阻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血管的形成,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生,同时可诱导肿瘤细胞的逐步凋亡,目前是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2]。康莱特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中药薏苡仁,为广谱抗癌药物,可抑制癌症细胞生长,同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康莱特注射液应用较广泛,在宫颈癌、胰腺癌、肝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已被临床验证[3-4]。本研究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现有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河北省乐亭县中医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7~69(57.60±7.19)岁;Ⅲb期20例,Ⅳ期28例;EGRF基因外显子21突变11例,外显子20突变7例,外显子19突变21例,外显子18突变6例,外显子19和20突变1例,外显子19和21突变2例;病理类型:鳞癌15例,腺癌3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5~67(56.9±7.47)岁;Ⅲb期22例,Ⅳ期26例;EGRF基因外显子21突变10例,外显子20突变6例,外显子19突变23例,外显子18突变5例,外显子19和20突变2例,外显子19和21突变2例;病理类型:鳞癌13例,腺癌3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EGRF基因突变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为Ⅲ~Ⅳ期;(2)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3)肝肾功能、血液学及心电图无明显异常;(4)有可测量或评估的肿瘤病灶;(5)有EGFR基因突变。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慢性疾病及感染者;(2)伴随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3)入组前2个月内有过免疫抑制剂治疗史的患者;(4)伴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142,规格:0.25 g×10片)0.25 g口服,每天1次,早餐后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莱特注射液(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70091,规格:100 ml ∶10 g)200 ml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21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5 d。

1.4 观察指标

1.4.1 近期疗效: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患者靶病灶全部消失,并无新病灶出现,同时肿瘤标志物正常,维持时间≥4周;部分缓解: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30%,维持时间≥4周;疾病稳定: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或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20%;疾病进展: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20%,或有新病灶出现[5]。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总例数×100%。

1.4.2 免疫功能: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情况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

1.4.3 生活质量: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采取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 C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主要涉及5个方面: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每项评分0~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评定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优[6]。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18.75%)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83.33%)与对照组(79.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及NK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及NK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4.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5,P=0.1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前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不易察觉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缺乏有效的体检,导致很大一部分患者发现患病时肿瘤已发展到中晚期,错失最佳的临床治疗期,部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已不适用[7]。临床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多采用化疗方案,但临床数据显示,化疗的有效率仅为40%~50%[8];近些年,靶向治疗癌症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靶向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吉非替尼为分子靶向药物,可特异性对肿瘤细胞起到杀伤的作用,同时避免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研究显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确切[9-10],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方案不断的发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有较高的疾病缓解率及更长的生存期,此时患者的生存质量就得到更多的关注。康莱特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中药薏苡仁提取物,性甘味平,入肺脾经,功能主治为益气养阴,消癥散结。研究显示[11-12],康莱特注射液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降低活性,具有协同抗癌的作用,同时可增加巨噬细胞数量,并诱导生成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从而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细胞亚群(CD3+、CD4+、CD8+)可协助T细胞识别抗原受体,并参与杀灭肿瘤细胞。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疗效相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13-14]。

综上所述,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因吉非替尼治疗而造成的免疫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康莱特吉非外显子
外显子跳跃模式中组蛋白修饰的组合模式分析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康莱特注射液对Lewis 肺癌小鼠TAM及HIF-1α的影响
人类组成型和可变外显子的密码子偏性及聚类分析
吉非替尼致多系统严重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