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聚乙二醇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2021-02-25 06:49何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6期
关键词:眼膏聚乙二醇干眼症

何柳

干眼症是眼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特别是患者在接受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组织受到手术刺激,易出现免疫反应,进一步引发术后干眼症。干眼症初期发病时,虽然患者的视力损伤较轻微,但如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持续发展,极有可能会引发角膜炎、角膜瘢痕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2]。目前,临床上针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常见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聚乙二醇滴眼液及玻璃酸钠滴眼液等,通过药物让患者眼表恢复湿润,快速缓解患者的干眼症状,但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其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4]。基于此,本文选取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40例,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聚乙二醇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国药东风花果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1~84(58.34±5.67)岁;病程0.5~5(2.42±0.83)个月。B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2~85(58.53±5.42)岁;病程1~6(2.67±0.76)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此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无精神、神经病病史;均于白内障术后出2~3周后出现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眼红、眼痒及晨起睁眼难等症状;入院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10 s;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糖尿病合并者;近期使用于糖皮质激素药物者;合并胃肠道出血者;精神、认知异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

1.3 方法 A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ALCON Cusi S.A.生产,注册证号H20181126,规格:3.5 g/支)与聚乙二醇滴眼液(Alcon Laboratories Inc生产,注册证号H20160105,规格:5 ml/支)联合治疗,方法:取1 cm大小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结膜囊中,每天3次,连续涂抹7 d;采用聚乙二醇点滴术眼,每次1~2滴,每天4次,持续治疗1个月。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再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3160,规格:5 ml∶5 mg)治疗,方法:取玻璃酸钠点入术眼,每次1~2滴,每天4次,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及4周检测2组患者BUT,方法:于患者的下眼睑结膜处滴入10 μl剂量荧光素钠,提醒患者眨眼4次,详细记录患者最后1次瞬目睁眼平视—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时间,时间<10 s判断为BUT异常,如果≥10 s则判断为BUT正常。(2)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SIt),方法:采用5 mm×34 mm标准滤纸,翻折一端后,置于患者的术眼结膜囊中外位置的1/3处,另外一端则不进行处理,使其自然下垂,提醒闭眼,5 min后对滤纸湿处长度进行测量,如果≥10 mm则判定为泪液分泌量无异常,<10 mm则判定为泪液分泌量异常。(3)干眼症状评分情况。无明显的干眼症状记为0分;偶尔出现干眼症状,但频率低比较低记为1分;经常出现干眼症状,但为间歇性,并不持续记2分;持续存在干眼症状记3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干眼症状越严重。(4)角膜染色评分评定,具体为:不存荧光染色点记0分;存在荧光染色点,但染色点的数量<30个记1分;存在荧光染色点,且染色点的数量≥30个记2分;存在荧光染色点,同时可见丝状物、融合记3分。

2 结 果

2.1 BUT变化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4周B组患者BUT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BUT变化比较

2.2 SIt变化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SI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4周B组患者SIt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SIt变化比较

2.3 干眼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4周B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分)

2.4 角膜染色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角膜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4周B组患者角膜染色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角膜染色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白内障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后引发的一种晶状体混浊类病症,发病后会导致光线无法正常投射于患者的视网膜上,进而出现视物不清的现象[5]。白内障的发病原因较多,包括老化、遗传、外伤、中毒及代谢与营养障碍等,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白内障是我国人群中致盲的首要因素,且与年龄有关的白内障占白内障患者中的绝大部分[6]。目前,临床针对白内障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方案为主,如最常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该手术方案具有诸多优点,包括:(1)手术时间短,15~20 min内可以完成手术,且治疗后患者的反应轻微;(2)手术需要的切口更小,只需2.75~3.20 mm即可,术后切口愈合速度更快;(3)手术的安全、有效及成功率均较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且稳定性良好[7-8]。但白内障手术术后均需要植入柔质可折叠或者普通的人工晶状体,以作为原有晶状体的代替品,虽然可以更快让患者恢复视觉功能,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社会负担,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术后发生干眼症的风险较高,这种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与舒适度,还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9-10]。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以老年患者发病者居多,分析其原因可能为:(1)患者年龄越大,其眼部特征出现的变化越大,如泪液的分泌量更少、眼睑出现内翻及睑板腺功能降低等;(2)结膜松弛后,导致患者的泪液膜失去原有的稳定性;(3)术前使用的麻醉药物、滴眼液对患者的眼角膜与结膜产生刺激,对其泪膜黏蛋白层造成了损伤[11];(4)手术需要的切口、手术各项操作、手术器械及术中的光照时间等降低了患者的泪膜稳定性;(5)手术损伤到了患者角膜上皮下的三叉神经分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干眼症。目前,临床上针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通过药物改善患者眼部功能,帮助其尽早恢复视觉功能[12]。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是一种复方类制剂,药物中的妥布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眼部刺激与炎性反应;地塞米松则是一种长效性的糖皮质激素,可起到杀灭患者眼部细菌与病原菌的功效,进一步缓解患者睑板腺的局部炎性反应,2种药物组合可同时发挥抗炎、抗感染功效,对患者的睑板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提升其泪膜稳定性,达到缓解干眼症状的目的。聚乙二醇可有效改善患者干眼主观症状,其形成的凝胶样保护膜可使患者泪膜重塑,更好地润滑与保护角膜,使患者的眼表损伤得到有效修复,改善患者的泪膜脂质层,提升其SIt与BUT[13-14]。玻璃酸钠滴眼液的药物主要成分为玻璃酸钠,是一种天然性的线性多糖,具备极强的生物耐受性、伸缩性及黏滞性,能与患者角膜上皮的特异性蛋白有效结合,并长时间停留于眼表,使患者的眼组织更好地吸收药物,同时还能在患者的角膜上皮表面组建一层薄膜,增强其眼部的保水能力,将其眼部水分流失降低最低,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角膜保湿功能,润滑其眼表面,减轻眼部异物感与干涩感;此外,该药物还可延长患者的BUT,帮助患者更快恢复泪膜稳定性,提升泪液的贮存量,逐步消除干眼症状,让患者恢复视觉功能[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2、3、4周,B组患者BUT长于A组、SIt高于A组(P<0.05或P<0.01);治疗后1、2、3、4周,B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与角膜染色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结果明确提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聚乙二醇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患者的BUT、SIt,让患者更快恢复视力。

综上所述,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聚乙二醇滴眼液及玻璃酸钠滴眼液3种药物联合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对患者的眼部功能、视觉功能改善效果更优,更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眼膏聚乙二醇干眼症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药膳调理干眼症
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疗效观察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学活性验证
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20例贝赫切特综合征所致会阴部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眼药水白天滴,眼膏睡前涂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