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再提高方法

2021-02-28 09:1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马晓丽
青年心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三位数笔算计算能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 马晓丽

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使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而检测学生运算能力是否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确保运算正确,即能够正确理解相关的概念、法则、公式等基本数学知识,让运算有据可依。二是学生能够明白数学算理,即在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能够贯通运算的意义。三是学生能够把握运算的合理性,即透过形式多样的表征去概括、归类问题,找到更简洁的运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以上三个方面,一直是数学教师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希望并引导学生达成的。那么在这之后呢?我们教师该如何确保学生在掌握了新课所学内容后,进一步提升运算能力呢?

下面我结合估算、笔算、口算三条路线培养的教学实践,以及计算习惯的养成,浅谈一下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

一、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估算常常是被忽略的——因为估算本身的特点——模糊性,虽然估算与精确值结果有差别,但经过估算后再精确计算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多维性。

例如:在教授“估算288+120”时,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估算的方法。

生1:因为288 接近290,所以把288 看成290, 290+120=410。

生2: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看到288 的个位是8,把288 估成290,290+120=410。

生3:看到120,我就把288 看成280, 280+120=400,是个整百数。

生4:我是把288 看大一些估成整百数300,同时把120 看小一些估成整百数100,列式300+100=400。

随着课堂的深入进行,学生的想法越来越大胆,方法也越来越简便,说得有理有据。个人认为学生只要能通过估算来解决问题,那么这个估算结果就应该肯定。学生通过不断地独立思考,学会思辩,最终发展出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增强其估算意识,提高其估算的能力,为正确值提供参考。

二、强化计算能力

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奠定其运算能力的基石。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除了要知道该怎样算,还要明了为什么这样算。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一味地让学生理解算理,而没有让其形成计算技能,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理,如果脱离算理仅依赖记忆+强化训练获得的计算方法往往会出现结构性的错误。所以强化计算能力应抓本质,抓联系。

(一)理解算理

针对小学低中高不同的学段,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适合其学段学情的方法理解算理。

低年级段——理解算理,应以操作活动和回忆旧知理解算理为主。例如:二年级下册的“隔位退位减法”,204-108 首先是通过列竖式笔算,让学生发现个位不够减,从而想到要从十位退1,但十位是0,又该怎么办呢?出现困难后,教师就启发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在计数器上实际操作“隔位退位”,再回过头来看计数器上的3 张变化图进一步让学生内化——理解隔位退位后十位是9的算理。这个教学内容在学生操作回顾的基础上理解算理,并最后完成竖式的笔算。

中年级段——理解算理,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来理解算理。例如:四年级上册学过连除计算后,可以利用建立模型来拓展一下连除的简便运算。以210÷5÷2 为例:

如图1 所示,把210 平均分成5份,图2 表示把210 平均分成5 份后,继续在每一份里平均分成2 份,最终把长210 的线段平均分成了10 份。既如此,不如一开始就把它平均分成10份,也就是210÷(5×2),这种类型的题目连除2 次转化成先乘后除整十数,学生的正确率要高得多。

图1 250÷5

图2 250÷5÷2

高年级段——理解算理,计算教学常用的理解算理方法是推理理解。例如:五年级的小数乘小数——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来使小数的大小变化,从而推理出积的变化规律。

(二)运算技能的形成

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长有这样的经历:把孩子带到菜场买菜,考考他应该付多少钱,孩子们要么支支吾吾算不出来,要么声称需要给他们提供笔和纸。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值得我们教师深思。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得口算、笔算以及估算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把试卷上的计算题做对,更是应该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我们鼓励学生恰当地运用心算、估算、笔算以及计算器算。而在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中,笔算是占了很大比例的。我们对小学生笔算能力一般划分为以下5 个层次:①学生能根据计算法则进行正确计算。②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够解释计算过程中的计算意义。③学生能识别或建构计算过程的模型,例如:数形结合。④学生能够运用估算、一题多解等方法来检验结果。⑤学生能够观察数据的特点来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计算,达到简便运算的效果。根据这些层次,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运算技能。

三、加强学生口算能力

加强口算放在最后谈,个人认为估算、笔算最终都是为口算做准备的,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顶端。针对口算能力的提高,听了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分享的做法,个人也在教学活动适当采取了一些。例如在低年级,采取口算游戏接龙;在中年级,当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后,我们可以开展相关的数学运算专题活动,如:由算24 点衍生算28 点等活动;到高年级,利用课始的3 分钟进行口算训练。的确,这些有一定强度的训练可以实现口算能力的增强。但是,往往当我们教师胸有成竹地觉得学生口算稳操胜券的时候,发现( )+3=4+( )=( )+2=10, 32+68×0=, 1-0÷5=等这些类型的题目在低中高3 个学段的试卷出现时,错误率异常高。所以我认为在口算计算练习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对比性的练习,例如:

三位数减三位数中比较复杂的是退位减法,退位减法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般退位减,另一种是隔位退位减。在练习中,可以采取603-( )=( ),让学生根据要求补充减数:

(1)一道不需要退位的减法;

(2)一道不需要隔位退位的减法;

(3)一道需要隔位退位的减法。

三种不同的要求,可以演化成许多不同的算式,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寻求发现原来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可以分成三类,这三类中哪一类计算的过程最简单,哪一类最复杂。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比较练习,学生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发现计算的变化,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四、计算习惯与计算思路织成一张网

我认为如果以上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强化计算是纵向厘清了提高学生计算的经线,那么培养学生计算习惯就是横向提高计算能力的纬线,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一张网。

下面具体谈谈运算习惯的养成:第一,审题习惯的养成训练。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训练学生在审题的时看清数字、符号,还要让其注重观察算式数字之间的联系,抓住题眼。第二,演算习惯的训练。性格急躁的学生做题时,看到题目就抢着下手计算,常常还没看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就下手。草稿纸上,写着龙飞凤舞的竖式。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甚至誊写答案都会错。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演算过程,追求清晰演算过程,做到就算是草稿也有据可查。第三,检验习惯的训练。虽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但仍然需要通过验算来确保计算的正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估算来检验。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作为一线教师,我把计算的三大类估算、笔算、口算作为框架,三个运算习惯的养成化作线,编织成一张网来引导学生积极地,有深度地参与数学计算,让他们获得运算的技能、运算的经验、运算的思维,最终提高数学运算的素养。

猜你喜欢
三位数笔算计算能力
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三要点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口算 笔算 估算
填成倍数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