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海奥膜行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修复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3-02 07:18曹会珍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植骨术牙槽骨牙周

曹会珍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 吉安 343000)

牙周病患病率较高,是常见的口腔疾病。牙根尖病灶、牙周炎、牙外伤等可导致牙槽骨骨量缺损,牙周骨内缺损是牙缺失的最终结果,一般使用种植体替换牙根,尽量贴合自然牙,达到修复效果,但牙拔出后牙槽嵴的宽度、高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萎缩,导致种植体植入后唇侧暴露较多,影响后期美观修复,引导骨再生技术可清除后期病灶,为种植植入奠定良好基础[1-2]。本研究旨在研究应用海奥膜行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修复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牙周骨内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男4例,女6例;年龄32~57岁,平均年龄(40.25±3.12)岁;缺损1处5例,2处3例;≥3处2 例。观察组男 3 例 ,女 7 例 ;年龄 34~56 岁 ,平均年龄(40.27±3.15)岁;缺损1处4例,2处4例,≥3处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PPD>6 mm,CAL≥3 mm位点;②患牙松动程度为Ⅰ~Ⅱ度;③治疗前6个月已禁烟。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者;②存在习惯性磨牙者;③骨质疏松、骨硬化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翻瓣术,暴露病区,直视下彻底清除根面牙石、病变牙骨质、感染袋壁组织、肉芽组织等病变组织,切口位于牙龈缘内,保留牙龈的完整性,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对照组在牙周骨缺损处植入海奥骨修复材料(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全放入后,适当压紧,对位缝合。观察组于牙周骨缺损处植入海奥骨修复材料(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适当加压,尽量恢复牙周骨形态,根据缺损形态修剪海奥生物膜(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确认相同后植入缺损处,确保被完全覆盖,覆盖正常骨组织2 mm左右,将胶原膜与患牙固定缝合,最后复位软组织瓣,对位缝合。术后5 d服用阿莫西林(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265,规格:0.25 g)抗感染,每次0.5 g,每天3次,饭后使用漱口水漱口,禁烟酒。

1.4 观察指标 ①修复效果:术后6个月,根据美学修复效果进行满意度调查,评定标准:满意,软组织水平>2 mm,轮廓自然和谐,牙槽骨无缺损,近、远中牙龈乳头完整;基本满意,1 mm≤软组织水平≤2 mm,轮廓自然较和谐,牙槽骨轻度缺损,近、远中牙龈乳头不完整;不满意,软组织水平<1 mm,轮廓不和谐,牙槽骨缺损,近、远中牙龈乳头缺损。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②比较PPD、GR及CAL水平: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牙周探针(口神/康桥,KP C15)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龈退缩量(GR)、临床附着丧失(CA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修复效果总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PPD、GR、CAL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PPD、GR、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个月,两组PPD、CAL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GR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PPD、GR、CAL指标比较(,mm)

表2 两组PPD、GR、CAL指标比较(,mm)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

时间术前术后6个月CAL 8.18±1.79 8.21±1.77 0.038 0.970 6.52±1.36a 5.02±1.22a 2.596 0.018组别对照组(n=10)观察组(n=10)t值P值对照组(n=10)观察组(n=10)t值P值PPD 8.25±1.02 8.28±1.04 0.065 0.949 5.24±1.29a 3.86±1.31a 2.374 0.029 GR 1.32±0.64 1.30±0.71 0.066 0.948 2.48±0.65a 2.35±0.61a 0.461 0.650

3 讨论

牙周疾病是牙周组织病变(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总称,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单一因素不会造成牙周破坏,主要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感染,可形成牙周袋、袋壁慢性炎症、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此外炎症反应可相互扩散和影响,最终导致牙齿脱落[3-4]。

植骨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迅速发生再血管化,促进骨质愈合,恢复缺损区骨质的正常形态与功能,此外,植骨材料的吸收率与新生骨的成骨率相协调,具有骨诱导或骨引导的作用。海奥骨修复材料采用低温下的脱细胞、脱脂工艺,将牛源性细胞、脂肪等其他附属成分去掉,保留细胞外基质成分,而不破坏正常骨组织的天然微观结构。主要成分一部分是以羟基磷灰石为主同时含有β-磷酸三钙的无机成分,另一部分则是高纯度的Ⅰ型胶原蛋白的有机成分,在人体内可以完全降解。其中,羟基磷灰石的主要作用为抗压和支撑,β-磷酸三钙的主要作用是骨传导和促进快速血管化;而有机成分Ⅰ型胶原蛋白是钙盐沉积和成骨细胞附着的支架,能促进细胞的迁移、粘附、分化和调节细胞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此外,单纯的植骨术不能隔离感染源,不利于边缘骨的附着[5-6]。引导性组织再生术主要是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置于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利于牙周膜、牙槽骨的新生及附着结构的重建,可促进牙周前体细胞的功能,阻止结合上皮根移,保护创口血凝块,促进牙周再生[7]。海奥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膜的双面设计利于各种细胞的爬行迁移,加快血液循环的恢复与组织的愈合,骨缺损面与粗糙多孔的内面相接触,可加强缺损区边缘骨的附着,黏膜与膜的外边接触,加快软组织的爬行及愈合,利于新生骨的生长。生物胶原膜属于可降解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存在免疫原性[8-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修复效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GR指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个月,观察组PPD、CA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海奥膜行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修复治疗牙周骨内缺损修复效果较好,口腔更美观,可促进骨缺损再生,增强牙周组织附着,利于患者牙周健康。

综上所述,治疗牙周骨内缺损应用海奥膜行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总体修复效果较好,利于骨内缺损的再生,可改善牙周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植骨术牙槽骨牙周
髓芯减压联合含骨形态发生蛋白打压植骨术治疗ARCO ⅢA期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骨痹通消颗粒配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引导组织再生联合植骨修复治疗牙周骨内缺损效果观察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