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层螺旋CT扫描对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2021-03-02 07:18李欢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脏器肠系膜螺旋

李欢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CT室,江西 吉安 343000)

近年来,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多由于意外事故所致,占日常损伤0.4%~1.8%,致死率可达10%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准确诊断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对制定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发病急,其中腔脏器损伤可造成腹腔感染,实质脏器损伤可导致大出血,早期准确诊断以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降低致死率的关键[2]。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临床诊断方案较多,包括超声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镜检查等,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56层螺旋CT扫描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可动态观察腹腔脏器损伤情况,对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诊断有重要价值,但若工作人员对相关影像学知识了解不足,则有误诊可能。本研究选取本院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256层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42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7例,女55例;年龄24~58岁,平均(41.06±8.11)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5~13.5 h,平均(7.42±1.73)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2 例,高空坠落23 例,重物钝击19 例,挤压伤18例。纳入标准:伴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症状,部分患者可见咯血。纳入标准:合并胸膜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严重脏器疾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①256 层螺旋CT 扫描:仪器型号(开立S40,GE LOGIQ E9),气体窗宽500~700 Hu,其他脏器窗宽150~250 Hu,行腹部扫描,范围:膈下至肾下级,可根据患者实际损伤情况延伸至盆腔,管电压120~140 kV,管电流200~250 mA,矩阵512×512,扫描视野50 cm,螺距0.938,扫描时间0.8 s,扫描厚度2.5 mm,间距1.25 mm。②超声检查:仪器选择飞利浦HD7超声仪,探头频率3~6 MHz,腹部扫查,行横面、斜面、纵面动态观察,包括肝脏、脾脏、肾脏损伤情况,检查腹部异常回声、积液情况。由本院2名经验丰富主治医师分别独立诊断,最终以临床术后证实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①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分布。②256 层螺旋CT 扫描与超声检查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诊断结果。③256 层螺旋CT 扫描与超声检查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影像学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分布 以术后证实为金标准,142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包括脾脏损伤32 例,肠系膜损伤25例,肾脏损伤23例,胃穿孔21例,胰腺损伤21例,肝脏损伤20例,见表1。

表1 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分布(n=142)

2.2 诊断结果 256 层螺旋CT 扫描诊断肠系膜损伤、肾脏损伤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漏诊率低于超声检查(P<0.05),见表2。

2.3 影像学表现 ①脾脏损伤患者:256 层螺旋CT 扫描显示脏器实质密度不均19例,脾周积血7例;超声检查显示脏器实质密度不均17 例,脾周积血8 例。②肠系膜损伤:256层螺旋CT扫描显示存在肠间积液、肠系膜间隙模糊4例;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回声不均2 例。③肾脏损伤:256 层螺旋CT扫描显示病灶密度不均8例;超声检查显示脏器实质回声不均6例。④胃穿孔:256层螺旋CT扫描显示膈下存在游离气体1例;超声检查显示膈下存在游离气体2例。⑤胰腺损伤:256层螺旋CT扫描显示脏器密度不均3例;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回声不均3例。⑥肝脏损伤:256层螺旋CT扫描显示肝实质密度不均9例,肝周积血4例;超声检查显示肝实质回声密度不均5例,肝周积血2例。

表2 256层螺旋CT扫描与超声检查诊断结果[n(%)]

3 讨论

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是临床常见外科疾病,其中涉及脾、肾、肝损伤是严重急症,若未及时干预可威胁患者生命,治疗前明确诊断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可累及多个脏器器官,临床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镜检查等。诊断性腹腔穿刺诊断准确率高,但难以准确判断出血程度及来源,无法对是否进行手术提出指导意见,对于危急症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有局限性[3]。腹腔镜检查需进行全麻,建立CO2气腹,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方便,费用低且重复性好,可确定腹腔、盆腔是否存在出血现象,判断内脏损伤情况,应用于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有较高诊断价值。何金梅等[4]在探讨超声诊断对急症腹部闭合性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时指出,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可达85%,可作为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诊断的有效选择。但超声检查难以确定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确切程度。

256 层螺旋CT 扫描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较传统CT有明显突破,通过滑环技术可将探测器绕人体匀速旋转,实施大范围、长距离扫描,并能根据患者创伤部位自动调节,无间断完成容积扫描,有助于快速全面采集创伤数据,结合三维重建及后处理技术,一次扫描即可发现脏器潜在损伤[5-6]。赵鹤亮等[7]在对胸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断中证实,256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为临床胸部创伤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意见。256 层螺旋CT 扫描可清晰显示腹部损伤后腹膜位移或结构改变情况,观察膈下气体游离、脏器形态相关情况;同时,可检查四肢、颅脑、胸腔潜在损伤,并参考CT征象包括脏器损伤范围、程度、部位、腹腔积血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决定是否手术,可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手术。与常规CT扫描的繁琐步骤比较,256层螺旋CT 扫描速度迅速,可进行连续旋转扫描,准确、快速做出诊断结果,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142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中,脾脏损伤32例(22.54%),肠系膜损伤25 例(17.61%),肾脏损伤23 例(16.20%),胃穿孔21例(14.79%),胰腺损伤 21 例(14.79%),肝脏损伤 20 例(14.08%)。对上述患者行256层螺旋CT扫描与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56 层螺旋CT 扫描诊断肠系膜损伤、肾脏损伤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漏诊率低于超声检查(P<0.05)。表明256 层螺旋CT 扫描可提高对肠系膜损伤、肾脏损伤、胃穿孔诊断准确率。分析原因为,256层螺旋CT扫描可直观显示胰腺动脉相关情况。杨帆[9]研究显示,256层螺旋CT血管现象可立体、直观显示胰腺动脉空间解剖结构,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影像学信息。另外,腹腔积血是腹部闭合性脏器损伤常见表现,而256层螺旋CT扫描对腹腔积液判断灵敏性较高,既往存在肾、肝病变患者,脏器损伤前就存在腹水,脏器受腹部创伤后,需区别腹腔积水或积血。256层螺旋CT扫描可通过CT值进行判断,积水CT值较低,一般为15~25 Hu,积血CT值偏高,约为30~60 Hu[10]。

256层螺旋CT扫描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本研究中存在1 例脾损伤患者256 层螺旋CT 扫描结果显示脾肾间隙少量积血、包膜下血肿,给予保守治疗成功,避免脾切除手术后感染、栓塞风险;肝挫伤患者1 例经保守治疗1 个月痊愈,6个月后复查未见异常,需注意肝损伤患者保守治疗要求患者腹腔积血量<500 mL、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未发现胆汁漏。另外,256 层螺旋CT 扫描局限性在于价格昂贵,检查时需移动患者,不适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临床诊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256层螺旋CT扫描应用于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指导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脏器肠系膜螺旋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旋风“螺旋丸”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