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书法教育中的文化传授

2021-03-03 04:59杨舒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

杨舒琪

摘 要:书法是一种文化,同时,它也是书法艺术家的精神与技法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一种艺术,且该艺术具有较为浓烈的文化气息。在大学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书法所具有的内在人文精神与技法巧妙结合,除了为学生传授专业的写作方法以外,还要带领他们挖掘书法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比如书法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的具体情况以及创作者的精神意志等,引导学生在掌握书法技巧的同时深刻理解书法中的内涵,从中感悟独特的文化气息,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

关键词:大学书法;教育;文化传授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学领域的改革。现如今,我国各大高校依据新课改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传统的文化教育,也将更多的注意力与关注点放在了艺术教育方面。当前,有一部分高校设置了书法这一专业,还有一些高校将书法作为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这些现象都表明书法正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意味着书法将逐渐由业余化变得更加专业化。书法课程的开设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书法艺术,从而推动了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尽管如此,当前高校开设的书法课程还存在不足,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局限在技术传授方面,没有意识到要为学生补充技法以外的内容。如此一来,大学书法教育将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着重探讨大学书法教育中文化传授的方法,希望可以助力书法艺术的传承。

一、要立足于创作者的时代背景解读书法作品的

审美情境

实际上,经典作品往往都蕴含着创作时代的背景、人们的审美意识以及创作者当时的心境,所以要想使学生更深刻地解读与把握书法,教师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了解书法的创作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为他们传授相应的技法,但是技法教育与书法教育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注重书法的文化性,而忽略书法的艺术性特征,那么整个书法教育课堂就变为了一种技术课程。每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书法家感悟生命的过程,是书法家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作品的过程,所以对于书法家来说,书法是一种表达自我思想的独特艺术。书法作品的成败并不仅仅以书法的整体美观性为唯一的标准,而是需要评判书法是否具有生命气息。书法家将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以书法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让具有审美情趣的人更加深刻地进行感悟与理解。每一个书法家的创作风格都别具一格,且书法的风格会随着时代的不同和书法家的内在情趣、审美取向以及文化修养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由于每一个书法家对世间万物的感受不同,所以他们在创作时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如此一来,他们所创作的书法作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书法家是否融入了主观情感和审美体悟将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整体质量。因此,欣赏和观看书法的人要想得到更加深层次的审美感悟,就需要了解当时书法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实际上,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趣并不是固定的,书写情境也会影响书法作品所具有的审美意趣。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讲解书法中所蕴含的形式与技法,也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书法家的内心世界,否则只会增加学生理解书法的难度。例如:王羲之受东晋玄学的影响,导致他的性格和审美追求具有时代烙印,所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就蕴含着玄学意识。王羲之把文字作为书法创作的依托,并将自我的人格力量融入所创作的书法当中,从而形成一种与他人不一样的书法风格。因此,学生要想深刻解读王羲之的书法内涵及其审美追求,就需要花费时间了解玄学思想和晋代的审美风尚。

二、要理解书法的阴阳建构以把握书法艺术的

审美哲学

中华民族在体察宇宙万物生命的过程中构建的基点便是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中国古人认为万物的衍生依赖于阴阳的相摩相荡。中国具有多种传统文化,书法就是其中之一。阴阳之道是书法的建构之道,也就是万物生成之道。因此,要想学好书法,就必须明白阴阳之理。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书法当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所以在书法解读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中华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书法行笔之中的逆顺、快慢、虚实等对立的词语都可看作阴阳的构成部分,这些词语鲜明地体现出阴阳的巧妙转化。实际上,阴阳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并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一个个富有生命意识的审美意象便形成于阴阳的变化过程。从表面形式上来看,阴阳虽一直保持千变万化的状态,但是依然可以找寻到一定的规则与变化轨迹。为了使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具有清晰的构思,教师在书法教育过程中要适当地为学生指明方向,否则学生对于书法各元素的构建将没有理性可言。教师要想使书法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不需要一味为学生讲解书法个案,应与学生一同探寻书法当中存在的阴阳相生相长的道理,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总结,让学生掌握具有更加全面、系统化的书法构建规律,使其可以根据该规律进行相应的书法练習与创作。

三、要剖析书法中的生态伦理以观照书法艺术的

建构秩序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世间万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伦理规律,否则就会造成混乱,无法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局面。对于书法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结体伦理和整体构成伦理是书法生态伦理的两个方面。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关系被归为结体伦理的内容,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属于整体构成伦理,同时,结体伦理也被称为结构法,而整体构成伦理就被称为章法。书法并不是一个个枯燥、无生命的文字个体,其中蕴含着书法家所处的艺术世界。因此,在书法教育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强化学生对于结体与整体建构规律的理解与认识,教师要巧妙地将社会伦理融入教学,赋予书法更多的人性化特征,让学生在欣赏书法建构秩序的时候学会从生态伦理这一层面出发。

通过生态伦理的架构展示书法的审美价值是一种常见的形式。点、线、结构是书法形式构成的三个主要部分。其中,与结体和整体相比,点、线的单位较小,尽管从表面上来看该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为每个字的架构进行服务是该单位存在的主要意义,所以必须要综合考虑每个字的意思,要满足结体与作品整体的架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在书写点、线时必须考虑结体与整体布局。除此之外,书法的组成部分还包括每一个字,所以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进行书写。同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还需要贯彻生态伦理观念,从而体现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可以将一幅书法作品类同于社会,把一行字看作一个大单位,每一个字就是一个小单位,在社会当中,一个字就代表一个家庭,而书法的一点一线就代表着一个自然人,圈出一个任意的角落就构成了一个社区或者大都市。点线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每个人之间的关系,当然,在一个家庭当中有老幼和男女之分,而在一个字当中也具有主次和长短之分,所以每个个体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还需要严格遵守伦理规范。一幅完整的书法包含笔法、字法和章法,这三法之间具有一定的伦理关系,是确保书法得以和谐建构的根本,由此也可以看出书法伦理与人类之间具有一定的类似性,所以在理解书法的时候可以以人类社会的伦理规律为基础进行理解。

四、要探索书法的内在意蕴以提升学生的

综合艺术素养

书法的生命之根本在于精神。在大学书法教育中,教师要把握书法教育的重点,为学生讲解书法形态的塑造方法,而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技法,否则无法帮助学生提升内在修养,也无法增强学生的人格魅力。书法并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完美的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内心情感的体现,也是书法家审美意识的外化,书法家通过汉字来寄托自己的生命感悟,给予书法更多的生命力和神采。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书法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着重强调书法所具有的精神含义。同时,学生对自身技法的锤炼非常重要,对于书写功夫的加强也必不可少,学生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还要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成为注重德艺双修的优秀大学生。另外,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不应将时间与精力全花费在书法技巧的锤炼上面,而应重视文化修养的提升,因为即便学生具有比旁人高的书写技法,但是缺乏文化修养的书法创作也只是一种简单的技法表演,无法使所创造的书法呈现出审美意象,这样的书法作品毫无艺术性和生命力可言,无法提高书法的审美价值。

五、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书法教学应当是生动、有趣的,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相应的技法,也要引导学生一同分析和感受书法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要引导学生养成“学书法”而非“练书法”的学习思维,使其无论是对于书法的形式还是书法的内容都有深刻的认知,用心领会书法创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使教师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强.准确把握传统:书法教育不能回避的课题[J].中国书法,2011(7):107-109.

[2]王兴国.当代青少年书法教育问题初探[J].中国书法,2011(5):99-100.

[3]林婥琴.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育问题丛谈[J].中国书法,2012(6):167-168.

[4]韩安荣.高等师范书法教育专业建构[J].中国书法,2021(2):178-180.

[5]赵明辉.执守与转捩: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之我见[J].艺术评鉴,2021(10):32-34.

作者单位: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