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抚平原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

2021-03-03 04:02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回收期现值变化率

李 昆

(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南昌县管理站,江西 南昌 330200)

调查显示,虽然江西省水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年均降水量达1740 mm,年际降水变幅为1100~2400 mm,3—6月降雨量集中,占全年的60%,7—9月的降水较少约300 mm,占年总降水量的19%,旱季水资源比较匮乏[1-3]。赣抚平原区水旱灾害频繁,灾情较严重且受灾面积大。一方面,由于平原地势不高抚河支流贯穿其间,清丰山溪倾注区内且受赣江洪水的顶托,所以春夏季节洪水泛滥成灾,灌区内一片汪洋,直接造成南昌象湖平原与丰城平原约6.7万hm2农田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抚河下游滨湖地区,因抚河入鄱阳湖水道分叉多,抚河夏汛与鄱阳湖秋汛接踵而至,圩堤堤线绵长,修防困难,亦存在严重的洪涝灾害。然而,秋季则降雨稀少,蒸发量大,内湖枯浅,水道多断流,兼之灌溉设施较少,故灌区旱象比较普遍,农作物经常受旱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由此造成灌区内农民经济收入下降,生活贫困,水旱灾害已成为制约赣抚平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保障灌区机电设备、渠系建筑物及渠道等的正常使用与安全运行,推动江西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江西省财政每年专门批复专项资金用于灌区渠道、机电设备、建筑物等维修养护。因此,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科学分析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的经济效益,可为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及全面掌握灌区的运行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1 项目区概况

赣抚平原灌区是江西省的主要产粮区之一,区域内耕地超过13.3万hm2,总人口370多万人,其交通条件便利,属于江西地区工业、经济、交通、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赣抚平原渠系分为抚河东、西两岸灌溉渠系,灌区以灌溉为主兼顾生态供水、工业和生活用水等功能,其中抚河东岸灌区设计灌溉农田约1.1万hm2,西总干渠设计灌溉临川区、丰城市、南昌县、南昌市青山湖区、青云谱区境内6.9万hm2农田和供给南昌市及沿途县镇工业、生活、环境用水。灌区内干渠有9条,斗渠543条,长度分别为294.42 km和1690 km,以及繁多的农、毛渠构成完整的灌溉渠系。

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2017年度维修养护项目范围及建设规模为:渠道日常维养长度91.86 km,干支渠进水闸、节制闸、泄水闸、船闸及其机电设备维护20座(含焦石拦河闸),小型分水涵闸日常维修保养262座,增设量水设施3座,以及信息化维修养护等。项目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工程52 789.52 m3,混凝土工程375.27 m3,模板968.65 m2,钢筋制安6.86 t。

2 指标筛选原则

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应反映指标偏离程度、实际效益和灌区水利设施等诸多领域,其内涵特征丰富,对其经济效益后评估涉及到的因素较多[4-5]。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准确的反映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的经济效益,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选择评价指标:

(1)针对性。明确项目的实际效益成本、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内容,结合灌区运行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评价因子。此外,选取的评价指标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经济效益的准确性,所有参评因子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和科学的内涵,在满足定量化、程序化的基础上形成适用于不同灌区的评估标准。

(2)完备性。指标变化率对灌区效益后评价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要着重量化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率,考虑不同方面多种因素构建完备的评价体系。

(3)可获取性。通过详细分析灌区维修养护方案、竣工资料、有关数据和整治目标,能够准确获取所有参评因子数据。对于数据信息难以确定或者获取成本过高的参数尽量剔除,选择的参评指标要具有较好的数据可达性、信息来源可靠且成本较低。

(4)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选择的参评指标值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评价指标还要符合动态性原则。

3 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科学全面地反映项目运营、决策、施工及设计阶段,已实施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的效益状况,评价前要先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特点以及效益后评价的内容,从反映指标偏离程度和实际效益的角度,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要素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如表1。

3.1 变化率的计算

可用式(1)~式(4)分别求解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成本和经济投资回收期变化率,其表达式为:

表1 灌区维修养护项目评价体系

(1)

(2)

(3)

(4)

式中:A1,A2,A3,A4,A10,A20,A30,A40分别为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观值、经济效益成本和经济投资回收期的实际值和预测值。

3.2 评价指标的计算

(1)为准确衡量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对国民经济的相对贡献率引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即经济净现值在项目计算期内累计等于零的折现率,采用式(5)求解:

(5)

式中:B、C为年效益与年费用,即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的年产出效益与投入费用;(B-C)t为项目第t年的净效益;t、n为计算期内的年份序号和包括生产期、建设期的计算期年数。

(2)为客观反映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对国民经济的绝对贡献率引入经济净现值(ENPV),即以建设期起点为基准将计算期内各年净效益(B-C)t利用社会折现率is折算的现值之和,利用式(6)确定,即:

(6)

式中:is为社会折现率,取7%;项目的净现值越大,则其投资效益越高,ENPV>0代表项目经济上可行。

(3)为准确反映单位费用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对国民经济的相对贡献率引入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即费用现值中经济效益现值所占比例,其表达式为式(7):

(7)

式中:Bt、Ct为第t年的效益与费用。若EBCR>1.0,则代表建设项目经济上合理。

(4)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可将投资回收期(Pt)进一步分为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由于未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静态回收期的计算比较简单,所以该方法适用于一定时间范围。对此,采用公式(8)确定静态回收期,即:

(8)

式中:Pt为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收计算年限。在Ptn的情况下,代表项目被接受或者拒绝,其中n为投资回收期规定的最大年限。

4 结果与分析

4.1 经济效益后评价结果

赣抚平原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的后评价指标利用经济效益费用流量确定,结合效益与费用相关统计资料确定主要参数值,如表2。

表2 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万元

根据以上运算结果,赣抚平原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实施后经济净现值为342.0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48大于1、经济内部收益率12.45%远远超过社会折现率7%,实际投资回收期12.7 a低于投资回收期规定的最大年限。

依据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准确提取经济评价指标值(如表3),然后利用偏离程度计算公式求解各指标变化率。结果显示,经济内部收益率变化率η1、经济净现值变化率η2、经济效益成本变化率η3、经济投资回收期变化率η4为20.47%、-21.35%、-19.10%、27.60%。结合η1>0、η4>0、η2<0、η3<0,表明赣抚平原灌区维修养护项目预期投资回收期小于实际年限,其实际经济效益成本比、实际净现值和实际内部收益率均低于预测值。

4.2 财务分析

结合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特性和企业财务运行管理办法,虽然该项目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生活与工农业用水、提高区域防洪能力等诸多效益,但仅考虑灌区管理单位自身的收支平衡情况来测算财务效益指标和核算财务成本。在经济评价中体现项目的农业增产效益,并以电费和水费征收作为财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表3 经济评价指标值 万元

根据2017年2季度价格水平进行工程概算,工程总投资为582.23万元,其中渠道及渠堤日常管理养护242.31万元,水闸、渡槽、橡胶坝等渠系建筑物日常管理养护80.63万元,基层站零星维修工程28.92万元,岁修工程(含应急抢险项目)58.08万元,量水设施52.27万元,信息化设施维护58.50万元,水价成本测算20.00万元,灌区管理标准化编制8.00万元,工程勘测设计费33.51万元。

水电费征收为灌区管理单位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赣抚平原灌区2017年应收和实收水电费分别为84.6万元、68.2万元,实收率为80.6%。考虑到灌区管理不断完善的情况,未来实收率将逐渐提升,为保证结果合理性运营期内水电费实收率按85%计算,则实收水电费为71.91万元,财务净现值为513.32万元。由此表明,该工程的财务盈利能力在现状水价情况下较差。因此,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水费征收率及持续推进水价改革势在必行。

5 结 论

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实际经济效益指标能够达到灌区管理整体要求,但其财务盈利能力和实际经济效益相对于预测值较差,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加强大型灌区田间工程、斗渠、支渠和骨干渠道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灌区田间工程、斗渠、支渠和骨干渠道的配套,切实提升工程节水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

(2)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灌区节水效益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区管理水平的高低,为提高灌区灌溉效益有必要实施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管理水平等措施。

(3)推进水价改革。通过水价改革可以逐渐转变骨干工程大修无资金的现状,有利于提高财务收入以及实现按资产现值收取水费,有效解决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更新改造和日常维修资金缺乏等问题。

(4)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通过适当调整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增加灌溉收益,以高效、适宜的灌溉方式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

猜你喜欢
回收期现值变化率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交流滤波器失谐元件在线辨识方法
PPP项目财务测算特点、难点分析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项目的节能效果分析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A型飞机改装翼梢小翼经济性分析
经济评价方法中净现值法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
例谈中考题中的变化率问题
净现值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不足
光伏电站投资项目的多工具组合决策
相位差变化率的快速高精度测量及精度分析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混合会计计量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