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蛾公补酒矫味工艺研究

2021-03-04 11:02王雪莹王永红蒋燕霞原欢欢李红亮彭世陆禹奇男
中国药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蚕蛾蛇床子甜度

王雪莹,王永红,蒋燕霞,原欢欢,李红亮,彭世陆,禹奇男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重庆 408000)

蚕蛾公补酒具有补肾壮阳、养血、填精功效,临床多用于肾阳虚损、阳痿早泄、宫冷不孕、性功能衰退等症的治疗,虽疗效确切,但口感差,有明显麻舌感,严重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改善口感,本研究中通过查阅文献和麻味溯源,确定蚕蛾公补酒处方中蛇床子药材为麻味的来源;以炮制后蛇床子素的量和麻舌感评分值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炮制工艺,加入不同矫味剂,以达到改善口感、矫味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粉碎机、1260-DAD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 公司);AE240 型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KQ-500DE 型数控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FY-200C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上海皓庄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蛇床子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为110822-201710,纯度为99.5%);白酒(江津白酒厂);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雄蚕蛾(制)、人参、熟地黄、麸炒白术、当归、枸杞子、淫羊藿、盐补骨脂、仙茅、蛇床子、肉苁蓉、菟丝子等药材均购于桐君阁大药房,经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杨修齐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正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麻味溯源

为确定麻味来源,将处方中可能产生麻味的5 味药材(补骨脂、仙茅、蛇床子、肉苁蓉、菟丝子)按蚕蛾公补酒工艺要求单独渗漉,根据麻味感受情况制订评分依据(见表1)。选取50 名志愿者对编号为1 ~5 的渗漉液进行感官评分,取平均值,蛇床子渗漉液麻味程度为重度,确定蛇床子药材是蚕蛾公补酒中麻味的主要来源,详见表2。

2.2 蛇床子素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pur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65 ∶35,V/ 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2 nm;柱温:25 ℃[1]。

表2 药材麻味评定结果Tab.2 Evaluation results of tingly sensation of medicinal materials

2.2.2 溶液制备

对照品溶液:取蛇床子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质量浓度为45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取蛇床子药材粉末(过3 号筛)约0.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25 mL,密塞,称定质量,放置2 h,超声(功率300 W,频率50 kHz)处理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5 mL,置10 mL 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定容,摇匀,即得。

2.2.3 方法学考察

适用性试验: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适量,按选定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色谱图见图1。结果理论板数按蛇床子素峰计应不低于3000,分离度均大于1.5,基线分离良好。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1.osthole A.Reference solution B.Test solutionFig.1 HPLC chromatograms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量取2.2.2 项下对照品溶液0.5,1.0,2.0,3.0,4.0,5.0 mL,置5 mL 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摇匀,制成系列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10 μL,按选定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蛇床子素质量浓度(X,μg/mL)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 4104.2X+274.2(r=0.9996)。结果表明,蛇床子素质量浓度在12.663 ~126.63 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试验:按标准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试验的RSD均小于2.0%,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12 h 内基本稳定,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3 工艺优选

2.3.1 正交试验

以润制时间(A,min)、炒制时间(B,min)、炒制温度(C,℃)为考察因素,以麻舌感评分、蛇床子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蛇床子药材的制备工艺[2-4]。因素水平见表3,L9(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4、表5 可知,对麻舌感影响顺序由强到弱为C >B >A,3 个因素对蛇床子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组合为A2B3C3。即蛇床子药材去麻味炮制工艺为加石灰水润制30 min,炒制45 min,炒制温度100 ℃。

表3 因素与水平Tab.3 Factors and their levels

表4 L9(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Tab.4 Design and results of L9(34)orthogonal test

表5 方差分析结果Tab.5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2.3.2 验证试验

精密称取炮制后蛇床子药材样品粉末5.0 g,按2.1.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取适量,按选定色谱条件测定蛇床子素,并计算含量。结果样品中蛇床子素的平均含量为1.43%,1.56%,1.47%,炮制后药材的渗滤液麻舌感均减弱,说明该炮制工艺合理。

2.4 矫味工艺考察

2.4.1 甜度剂量

分别取样品各1 L,分别加入1,4,7,10,13,16,20 g蔗糖,考察口感。结果每1 L 样品中加入10 g 蔗糖时甜度适宜,口感最佳。

2.4.2 甜味剂

分别取样品1 L,根据不同甜味剂的甜度倍数[15](见表6),加入甜度相当于10 g 蔗糖的不同甜味剂。对比不同甜味剂对蚕蛾公补酒口感的改善情况,进行人工感官评价。结果,添加50 mg/L 甜菊素时蚕蛾公补酒甜度适宜,可有效遮蔽剂型中的微麻味,降低由酒精度引起的辛辣、刺激感。

表6 不同甜味剂的甜度倍数Tab.6 Sweetness times of different taste-modifyimg prescriptions

2.4.3 验证试验

分别取样品各1 L,共3 批,分别加入50 mg 甜菊素,制得的蚕蛾公补酒麻味评分为2 ~4 分,轻度麻味,不影响服用,可接受。较原工艺制得的样品麻味减轻,甜度适宜。

3 讨论

蛇床子药材的炮制始见于《雷公炮炙论》,唐代后炒制成了蛇床子药材的主要炮制方法。《本草纲目》记载:“凡服食,即去皮壳,取仁微炒杀毒,即不辣也。”有文献报道,蛇床子药材的麻味主要为香豆素类成分[5-9],比较蛇床子生品、炮制品理化性质和蛇床子素含量,发现炒、炙的炮制方法可降低蛇床子素含量[10-12],就是传统炮制描述的“改变其燥性”,这也是炮制后降低蛇床子药材毒性的一个方法。

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大多具有不良口感,矫味研究将是解决口服制剂中药“粗、大、黑、苦”的重要思路之一。在研究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本研究中通过药材炮制及添加矫味剂工艺改善蚕蛾公补酒的口感,以蛇床子素含量和麻舌感评分为指标,优化蛇床子药材炮制工艺,从源头去除麻味;适宜的甜度可以遮蔽蚕蛾公补酒中的麻味、苦味或不良气味,蚕蛾公补酒处方中原使用单糖浆、炼蜜矫味,但剂量不够、调节作用有限,补加甜味剂可以有效地改善口感,降低由酒精度引起的辛辣、刺激感[13-15]。最终确定蛇床子药材去麻味炮制工艺为:加石灰水润制30 min,炒制45 min,炒制温度100 ℃,每1 L 蚕蛾公补酒中加入甜菊素50 mg。该工艺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耐用性好,可用于蚕蛾公补酒的矫味。

猜你喜欢
蚕蛾蛇床子甜度
HPLC法测定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夜晚的“舞者”
——大蚕蛾
夜晚的“舞者”
止痒良药蛇床子
水果冰一下更甜
循心而往,寻星而归
蚕宝宝的后代
甜甜的“喜出望外”
尝尝它们,你才知道什么叫“甜得发齁”
最甜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