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定位与发展

2021-03-07 20:12
梧州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个体运动体育

高 超

(安徽三联学院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0)

终身体育是基于人们物质生活改善、文化程度提升、平均寿命延长背景下,为保证机能稳定、追求精神满足而对体育价值作出的重新审视。终身体育不是单纯的肌肉作用,也并非与文化完全隔离,而是与个体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追求、社会交往、道德品质紧密相关的生活状态。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层面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8月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要>4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92%,青少年身体素养显著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作为终身体育的组成部分,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容忽视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驱动终身体育发展,是当前高校与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1 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理念之间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小学体育成果的强化阶段,也是学生中断体育行为的敏感时期。终身体育是以促进个体发展为中心,贯穿个体整个生命历程的体育行为。高校体育教学对践行终身体育理念具有基础性、导向性作用,终身体育则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与作用予以延伸。总体来看,二者共同为促进个体发展而服务。

1.1 高校体育教学是践行终身体育理念的基础

终身体育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为基本目标,从而帮助人们养成科学、规律的锻炼习惯,为自身成长发展强基固本;而高校体育教学则是践行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基础。如果说中小学体育教学以“强身健体”为基本遵循,那么高校体育教学则是学生真正意义上接受体育综合教育的起点。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无论是球类、操类还是舞蹈类体育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系统阐述运动知识,并结合动作示范与要领讲解来帮助学生内化体育知识、提升运动技能。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突出效率与科学的协调。合理的运动负荷是保证体育教学达成既定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需根据课程实际制订运动强度与练习密度计划,而且应注重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体能练习来丰富体能训练手段、联通体育知识与技能体系,以保证学生在科学规范的运动负荷下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对知识与技能、科学与效率的全面兼顾,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和习惯打下良好基础。此外,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基本采用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内容、授课教师以及学习时间的“三自主”模式,除教学资源配置、学生集体偏好等个别因素导致体育选课困难以外,学生大多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而选择体育学习内容,这将有利于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体育学习之中,也对学生尽快掌握运动技能、取得良好运动成绩具有积极作用。从长远来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体验为其感受运动魅力、体悟锻炼价值以及实现自我效能奠定坚实基础,这对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1.2 终身体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延伸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增强体质、塑造品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角色与价值也日趋多元化、立体化。随着高等教育的价值回归,对人的关注再次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与重点,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校园教育中获得持续成长的知识与能力,也成为高校及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对广大学生具有最基本的引导性和约束性。高校体育教学周期长、学分比重大,学生对其课程地位的认可度较高,加之高校体育属于必修课程,学生除身体因素以外不分专业、性别,需统一完成修学要求。在此背景下,学生无论是否完全出于个人意愿,都会在学校体育教学安排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然而学生毕业离校以后,求职就业、发展深造、成家立业等压力日益增强,加之脱离校园体育学习的环境和约束,能保持运动习惯的学生少之又少。终身体育理念是基于个体身心健康、终身受益的角度提出的体育锻炼理念,从内在角度阐释了“健康第一”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必然关联,这也决定了终身体育理念能在社会高速发展之下被广泛认可和接受[1]。终身体育理念不仅激发了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内在需求,而且唤醒了人们认识运动、参与运动、养成规律运动习惯的记忆与追求。所以,终身体育理念使高校体育教学不再止于校园,而是引导学生将体育教学中获得的知识、理念、技能进一步应用于日后成长发展之中,使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得以有效延伸。

1.3 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共同服务于个体发展

从价值角度来看,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理念都是以个体为中心,为促进个体长远发展而服务,二者追求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一环,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成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可以说,高校体育教学是多数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既是对既往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序拔高,也是对学校体育教育生涯的整体总结。终身体育是个体生命由开始到结束,持续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完整过程,也是个体在体系化、整体化体育目标下,在不同人生阶段和生活领域获得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从先后顺序来看,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末端环节,远滞后于终身体育理念对个体整个生命周期的体育锻炼要求。从实践角度来看,终身体育理念往往在社会生活中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因而终身体育理念更倾向于学校体育的延伸与发展。实际上,无论是高校体育教学还是终身体育理念,都是基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个体长期发展维度提出的体育实践要求。个体成长成才、融入社会需以良好的身心素质为前提,个体追求理想、提高生活品质也需以身心健康为基础,所以创新高校体育教学、践行终身体育理念,目的在于使体育锻炼思想贯穿在个体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在意识层面为个体提供持续强化、高效互补的体育锻炼动力。

2 终身体育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定位

在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要为学生长远发展夯实基础、积聚力量,所以教学定位要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拔高的过程,需通过科学有序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文化知识积累、兴趣技能养成、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品质塑造的整体进步。

2.1 提升学生体育认知与文化素养

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各类体育项目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教学实践过程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运动技能以及精神内涵,应当成为提升学生体育认知与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体育认知教育需实现内涵与外延的同步拓展,内涵层面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及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即以学生为视角,从主体性与社会性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体育意识。高校与教师要使学生了解体育及其教育教学活动在个体生存技能养成、适应社会生活、凸显个体意义等方面的价值所在[2]。外延层面则是基于体育认知所达成的教育联动目标,比如学生在欣赏竞技体育过程中形成的审美观念与精神追求,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规则意识和公平思想,在团队活动中树立的集体观念与合作思维,将延伸出更广泛、更深刻的思政教育意义,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强化积极认知与正向思维。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教育,需达到知识拓展与文化挖掘两个维度要求。前者除体育历史、运动发展等内容以外,学生还需掌握基本的身心健康、体育医学、运动保健等知识。后者则是对体育本身的文化要素挖掘,尤其要在传统武术、太极等课程中通过细节教育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2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运动技能

终身体育的推广实施,离不开个体偏好与运动基础的深刻影响,所以高校体育教学需立足于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的引导培养。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设立的体育项目皆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但受个人成长环境和认知偏好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对自身不熟悉的体育项目缺乏尝试的勇气和意愿,这就需要高校与教师加强教育引导,通过体育游戏、竞技比赛来彰显运动项目的魅力与张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达个性的视角与机会,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中广泛培养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学要不断强化学生在体育项目中获得的正向感知,从而使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浓厚兴趣,逐步深入过渡到体育运动整体层面,为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拓宽空间[3]。与此同时,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也应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高校开设各类体育课程并不代表学生日后要经常从事所学的运动项目,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也不是为了推动学生参加比赛、成为业余运动员,而是通过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基本认知,为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创造条件,并使学生日后参与体育锻炼时,有更充足的运动信心和更宽松的选择空间。

2.3 增强学生体能体质与身心健康

从2014年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来看,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迎来发展拐点,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继续呈下降态势,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不利。从校内体育运动情况来看,中小学校普遍坚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要求,积极组织校园体育活动并监督学生按时、足量完成。然而,大学生每天坚持至少1 h体育活动的学校比例不到中小学校的60%,所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与其体育参与不足不无关系。在此背景下,高校必须将增强学生体质与身心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4]。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要站好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班岗。中小学生无论兴趣使然还是学校约束,都养成了较为规律的锻炼习惯,而大学生脱离父母与教师管束,其独立性、自主性快速增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应接不暇,疏于自我管理、放弃运动习惯在大学生群体中极为常见。基于此,高校绝不能成为学生转移运动兴趣、中断体育行为的节点,而是要增强学生体育行为养成,使中小学阶段体育教育取得的成绩得以有效保持。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要为学生强身健体打好基础。尊重学生个人意愿、赋予学生成长空间是高校办学发展的基本遵循,但依靠强制手段规范学生体育行为也不可取。高校体育教学要把握好课程教学机会,着重突出体能训练与健康教育,使学生能以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心对待学习与生活,从而为自身长远发展强基固本。

2.4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与坚毅品格

终身体育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必须立足社会发展现实,着眼于个体健康成长的人格与品格需求。梅奥等[5]依据霍桑实验结果提出“社会人假设”,即“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所以,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完整意义上的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个体需要通过社会化来参与社会活动、适应社会环境、履行社会角色、得到社会认可。体育教学作为一项能够促进身心社会化的活动,对促进学生社会参与和价值养成具有多维意义。严格来说,体育活动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个人性项目,体育教学更不可能存在脱离人际交往活动的情况,即使没有明确搭档或队友的体育项目,学生也依然要与任课教师、其他同学保持沟通交流,所以体育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这将成为学生融入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资本。与此同时,体育文化中勇于拼搏、自我突破的关键内核,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而且其作为全球共性文化,对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全球格局具有积极意义[6]。体育教学透过具体的课程项目,要向学生传递尊重和理解体育文化多元性的讯号,更要引导学生在欣赏全球体育运动的同时,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关注区域间、国家间的差异与冲突,进而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强化思政意识、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成为塑造学生人格与品格的活动,也要成为学生认识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个体与人类复杂关系的教育过程。

3 终身体育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探索

终身体育视阈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需在准确做好教育教学定位的基础上,围绕学生、教师、资源等关键要素,以教学调整促进学生终生发展,以能力要求推进师资培养、以教学拓展加强横向联系、以资源共享完善公共服务,从而在强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从思想意识、知识技能、资源基础等不同角度为践行终身体育理念夯实基础。

3.1 调整课程教学,关注学生终生发展

在高校体育教学定位的指导下,教学实践应围绕学生发展,实现知识、能力、身心健康、品质塑造的完整提升,这就要求高校与教师需对当前的课程教学进一步做出适应性调整。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兼顾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步引导,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的逐步培养,从而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巧的同时,使其具备科学、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思维意识,进而为学生增强体质、调节身心、修炼品行创造积极条件。在课程模式方面,高校体育教学应继续实行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上课时间、任课教师的“三自主模式”,但需重点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要尽可能保证学生都能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做出学习选择,而非在网速、运气等因素制约下被动参与某些课程。基于此,高校长期做好体育教学问卷调查,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师、场馆、设施等教学资源极为必要,以兴趣与需求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才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当前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集中安排在大一、大二年级,学生通过统一选课、集中学习获得修习学分即可,这也意味着大三、大四学生基本不再具有获得系统体育学习的机会,运动兴趣转移、体育行为中断的可能性因此大大增加。高校还应积极筹措、协调体育教学资源,以通识类选修形式向高年级学生定量提供体育课程,以满足部分学生持续学习的需求与愿望[7]。

3.2 以能力为导向,加快教学人才培养

终身体育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需关注学生的终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学工作形成不小挑战,因而培养能力全面、素质突出的教学人才极为重要。就体育教学人才的能力而言,需达成体育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级结构。体育知识包括体育心理、运动生理、体育保健等教育知识,以及体育文化、运动项目等相关内容;专业技能则是对教学人才所学专业或擅长领域的具体要求,需涵盖体质水平、运动能力、器材驾驭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等方面,教学人才应做到“一专多能”;职业素养则是从教学实践层面对从教人员提出的整体要求,教学人才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也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就教学人才的培养实践而言,高校可通过统一招聘、内部培养、校外交流等方式来实现人才积累。其中,统一招聘面向专职教师补充工作展开,需对应聘者做出学历背景、专业方向、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与调查,以保证新进教师能力结构与整体素养符合体育教学预期。内部培养主要针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展开,除常态化教师培训以外,选择能力突出、工作积极的年轻教师给予重点培养,使其能力结构与教学技巧更契合终身体育要求。校外交流是基于高校体育教师与社会优秀体育人才双向流动的培养模式,旨在快速补充体育教学所缺乏的户外拓展、小众运动等师资力量[8]。具体实践中,高校可委派教师外出学习,也可邀请校外优秀体育人才到校授课,总体上在不改变人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快速优化师资队伍。

3.3 拓宽教学视野,加强体育横向联系

终身体育在强调体育锻炼现实作用的同时,高度关注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爱好、提升生活情趣的积极意义。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跳出课程局限,拓宽视野,加强与社会发展的横向联系。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探索自然的关注升温,包括探险活动在内的户外拓展逐渐成为体育运动新风尚。高校体育教学可根据自身条件与实际需求,积极开展潜水、冲浪、定向越野、徒步登山、滑雪、野营等户外课程,在保证课程教学多样性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户外生存能力。如厦门大学深受欢迎的“攀树课”,在攀登装备支撑下、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除了学习爬树和使用专业工具修剪保护树木以外,还将利用课程知识做好自我保护、掌握野外生存技巧。更值得称道的是,学生将课程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自发为周围居民修剪树枝,也会主动照顾台风过境后受到损伤的校园树木,真正实现了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联系。此外,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的视野与兴趣也在飞速变化,以球类、操类项目为代表的体育教学也需推陈出新、顺应潮流。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体育教学本质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引入何种运动、开设哪类课程,都应秉持普及教育的基本理念,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比如,部分高校开设潜水、马术、高尔夫等高消费型的小众运动课程,除必要条件以外不对选课学生作过多要求,尤其不能以消费水平和运动基础作为选拔学生的衡量标准。因为高校体育教学开设各类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了丰富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多样化运动需求,绝不能使课程本身成为分化学生阶层的影响因素。

3.4 加强资源共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

终身体育理念倡导全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要想使常态化的体育锻炼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深入实践,必须以完整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为基础。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体育场地面积达29.17亿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m2,提前实现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m2的发展目标[9]。尽管我国体育场馆数量、体育场地面积、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数量快速增加,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整体向好,但公共体育场馆规划不足、数量有限,公共体育设施功能单一、安全隐患明显,公共体育事业参与主体单一、社会功能有限等问题依然突出,制约了广大群众践行终身体育理念。因此,高校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内体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贡献力量。高校应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非教学时间向社会公众开放体育场地、场馆,使校内体育设施真正具备公共属性,以存量资源推动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扩容[10]。此外,高校需做好公共体育服务的安全保障工作。除定期检查、维修、更换体育场馆设施及配件外,高校还应在体育场地与场馆入口处、设施器材旁张贴开放管理制度、注意事项等内容,也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鼓励管理员、体育教师给予社会公众正确的运动指导和建议,从而为广大群众安全运动、科学锻炼提供保障。

总之,高校体育是一项关注学生价值与成长的复杂活动,其教学优化更是一个牵涉广泛、制约明显的漫长过程。在终身体育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既要完成学校体育的培养任务,又要关注学生长远发展,需致力于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实现学与用的完整衔接,实现学校体育到社会体育的顺利过渡,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关注个体价值、观照现实生活、终身受益的体育能力体系。

猜你喜欢
个体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