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1-03-07 20:12陈丽城邓鹰飞申毅莉郑永樑王彦庆
梧州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电路育人思政

陈丽城,邓鹰飞,申毅莉,郑永樑,王彦庆

(梧州学院 机械与资源工程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自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确立了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后,课程思政成为了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1]。会议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2]。所以,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所有的课程都应该具备育人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使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确立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后,全国各高校都积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形式可以百花齐放,但育人的核心要义不能偏。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4]。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1 “电路原理”课程分析

“电路原理”这门课程属于理论性比较强,同时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模型、电路定理并进行电路化简和电路分析的知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同时具备科学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研究能力。这门课程理论是3个学分,实验是1个学分,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多,甚至有部分内容对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在学时有限、课程内容多、学生难理解的种种困难下,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结合本校的实际软件和硬件情况,目前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基本为课堂上,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详解,课堂中积极与学生形成互动,讲授完成某个知识点后及时给学生进行课堂小练习,检验学生掌握成效。讲练结合,学生能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实验课中,学生通过在电路分析箱上完成对应的实验内容,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复杂社会利益的诱惑。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在专业学习教育中融入对学生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的精神引导,以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自信,增强信念感,自豪感,并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做一个勤劳、有追求、务实、创新奋进的人。因此,在大思政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案以及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使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成效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

2 “电路原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电路原理”课程属于自动化、电气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自动化专业的入门课。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结合课程内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背后的思政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给学生讲授单一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具有思想政治育人的成效,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的目标。“电路原理”课程内容丰富,每个内容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在“电阻电路等效变换”的内容中,隐含着任何复杂困难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把这些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细化的道理,然后再逐个击破,最后复杂困难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同样,对于学生学习也是一样的,也是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电阻电路分析方法”内容中,隐含的思政内容:事物都是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的,不是杂乱无章的,掌握方法善于总结,很多事情其实都很简单。映射到学生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有些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很容易掌握,那是因为他们善于总结,所以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有些学生觉得什么都是困难的,那是缺少了总结;在“戴维南定理”和“基尔霍夫定律”课程内容中,引入戴维南定理产生的故事和基尔霍夫的故事,通过名人故事的启发,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对专业的热爱;在“电路响应分析”内容中,响应是激励源作用于电路的结果,其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的成就也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响应,有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等。有些客观因素是我们不能改变或者难以改变的,而自身因素我们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吃苦,方能称为人群中的佼佼者等。通过课程内容背后的育人哲理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建立专业自信、文化自信。围绕与“电路原理”内容相关的国家大事进行展开。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落后,电力行业更是千疮百孔。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电力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大唐集团是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起来的电力集团,其立足煤炭,打造煤电一体化能源基地,给国家提供了优质的电力资源。中国华能集团则创新性利用外资、联合地方、集资办电,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的燃煤电厂,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批批电力集团的诞生、发展、壮大,彰显了我国电力行业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鼓动我们青年一代也应该投身祖国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浪潮中,火电行业从规模扩张到清洁发展。如今,中国电力工业越来越注重高效清洁发展,火电效率大幅提升,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给我国绿色电力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大国故事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建立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电路原理”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入门课,同时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课程中,一般分组进行实验,2名学生一起讨论完成基本实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培养学生创新协作的精神,还可以针对性地给学习布置电路项目设计题,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实现。通过大设计题的完成,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激发了学生对电路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团队的形式完成,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安全用电的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与电相关工作奠定基本的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素养。“电路原理”课程的学习不可避免地涉及用电安全及电路焊接等相关内容。实验课程中,部分学生通常做完实验就等待下课,桌面工具不整理,设备电源不检查、不关闭,实验耗材不回收等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启发学生: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其中职业道德涵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样,在进行电路板焊接完成后,大多数学生都是着急上电测试,而没有先相互检查电路板,看有没有虚焊或者漏电情况,待检查无误之后,在上电分模块测试。这些看似细微的操作,但是,从中却能显露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这些都是从生活工作中一点小事慢慢积累起来的。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首先,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进行思政育人教学。其次,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才能挖掘内容背后隐藏的育人哲理。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将思政元素很好地嵌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

3 课程思政实践

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点点地去挖掘,并将其巧妙地融合到教学设计和教案中,再逐步慢慢地渗透到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对祖国深切的热爱之情,使其坚定文化自信和专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具备创新精神。

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实践的方式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形态也是多样化的。比如:对于课程设计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将自主权下放到学生,围绕设计要求,学生基于课程内容,跳出课本的限制,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先进的设计理念,并结合自己的设计想法,碰撞出新颖的设计效果。通过网络学习,拓宽视野,掌握更多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于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嵌入思政内容,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对学校的热爱,对国家的自豪感。例如,在进行“叠加定理”内容讲授时,通过线性电路的响应可以叠加这个理论,折射到我们人生成长的道路也是一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叠加起来的共同体,任何一个人、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由此启发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切不可将自己与社会孤立起来。例如,在讲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时,穿插基尔霍夫的故事:基尔霍夫定律是基尔霍夫在做灯焰烧灼食盐的实验后,分析实验得到的重要定律。由此启发学生: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要善于观察,勤于分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价值观。例如,在讲授“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时,也可以向学生穿插戴维南定理产生的小故事:此定理是法国著名电报工程师戴维南在研究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定理,给我们分析电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启发我们:在分析复杂问题时,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干,要善于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敢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办事效率。

对于实验部分教学,引入思政元素的方式也是灵活的。比如,实验前,告诉学生仪器的基本操作规范和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素养,启发学生,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有些基本规则要遵守,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操作,不能随意损坏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实验室的基本准则;作为学生也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国家的一员,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4 小结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还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细化和深入研究。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优的育人成效,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努力尝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开辟道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是新时代对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改革中,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电路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电路的保护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解读电路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