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自媒体内容建设探析
——以“美食作家王刚”为例

2021-03-08 07:00黄开正熊洋欧阳灿童光森黄继伟郭树欣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文化产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王刚菜品美食

黄开正 熊洋 欧阳灿 童光森 黄继伟 郭树欣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美食类节目也从过去的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电视节目,发展为今天的美食自媒体节目。如“日食记”,作为一档主打温暖治愈系的美食类系列短视频节目,拥有2000多万微博粉丝,同名微信公众号随便一篇推送都是10万以上的阅读量。截止到2021年3月17日,“蜀中桃子姐”“李子柒”美食制作类短视频分别拥有2185、5430万粉丝量,单个抖音视频量都在10万以上。

一、王刚基本情况介绍

根据王刚本人早期在视中对其个人以及成长经历的介绍,笔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归纳。王刚,1989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厨师。然而王刚本人的职业生涯可谓是相当曲折,自2006年开始,他从社会餐饮最基础的工作岗位——杂工开始起步,第二年成为切配墩子。在19岁到25岁期间,王刚开始了打工生涯,流转于社会餐饮偷师学艺,在2014年达到一定的技艺水平时,在社会餐饮企业担任厨师长职务。王刚本人的经历映射出每位餐饮小白想要成长为大师的必经之路,恰巧是坎坷的职业经历增长了他的烹调技法水平,提高了他对菜品在细微之处的把握能力和成菜的关键点与控制力。在2017年3月,他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注册了头条号,并将其命名为“美食作家王刚”,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定期发布烹饪教学视频,为网友传授分享家常菜的制作技法。

在从事自媒体创作之后,王刚时常每日工作十四小时,作品高产、质量可圈可点,广受褒奖。在一名从业者的角度看来,或许王刚在众多社会餐饮的厨师中并非顶尖名厨,但在自媒体领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翘楚。作为美食领域的重量级自媒体,这是本文以美食作家王刚为案例的重要原因。

二、内容建设过程中的传播影响力解析

在交互模式下,要想产出与收获成正比的话,需要在内容方面把握创作的一般性规律,注重总结建设经验,从平台定位、受众交互、亲疏状态三方面入手,打造品牌影响力。王刚在内容建设的不同阶段,很好的把握了一般性规律,并在其不同阶段善于总结内容的建设经验,例如最初的图文模式转换成教学模式,影响力逐步扩大后又加入生活模块,并采用了和其他知名美食自媒体生产者合作的手段来进一步巩固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在与粉丝的关系中,王刚一直以一种朴实、接地气的形象出现,无形中减少了与粉丝之间的距离感,使人更愿意去观看视频,再加上一系列的线上抽奖活动、产品售卖、线下交流活动,增强与受众的交互,这也是王刚本人粉丝量一直以来只增不减的原因。

三、内容建设的阶段性解读

(一)起步之初:无心插柳柳成荫

通过记者对王刚的采访了解到,他最初踏入自媒体行业纯属偶然,而在他创作早期,开始拍摄美食视频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给网友展示后厨的真实状态。在2019年8月份,王刚在西瓜视频上发布了一个作品,是一个用手机拍摄40分钟制作完成的图文式菜谱,所选用菜肴为比较考量刀功的“盘龙茄子”。在收获了回报之后,开始录制视频,自此正式迈向了自媒体行业之路。

(二)稳步增长:定时定量稳质效

在随后的时间里,王刚对制作设备进行了升级,相应的也扩充了团队人员,对自媒体的各个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准化内容生产与获取关注流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更新时间来说,作品单周内保证至少更新一次,选取的菜品以川菜居多,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菜品,很难玩转的平平无奇的原材料在他的作品中也能成为内容中引人注目的一大卖点。很多情况下,王刚会花费大约八小时完成整个视频的编排与制作。同时,王刚尤为注重与粉丝的互动,经常用四至五个小时与粉丝互动,热心解答粉丝在专业方面的疑惑。据此可以看出,主动迎合受众需求已成为流量稳步增长的决胜手段。

(三)创新时期:内容多元化创建

在高度的沟通和高频率的人际互动下,平台汇集了多元想法及各式观点。受众增长规律与舆情事件发展的规律相似,大致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长尾期等阶段,反映在自媒体的内容建设之中则为内容生产难免出现的瓶颈期。若想要攻克瓶颈或是延长瓶颈期,这就需要在内容建设方面进行创新。以美食教学为主线,创新增添美食精选、厨房技巧、个人生活动态、粉丝专项答疑系列等模块内容,扩大自媒体内容的涉及面。经历了起步之初的摸索后,需要总结经验和关键点并进行拓展创新,在维持专业化个人风格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争取受众的覆盖面积,最终迎来粉丝数量的爆发期。

四、内容建设的标准化解读

标准化是烹饪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自工业化时代以来,食物烹调也不例外。味蕾没有放之四海的标准,但单一味型可以满足于一个固定的标准范围。因此,标准化是当前行业的总体趋势。王刚的自媒体建设中关于标准化的建设思想正呈现出逐步深化的阶段。

(一)语言表达标准化

通过观察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王刚的解说词简单且直白,作品标题也大体采用固定的结构方式,根据菜品制作的方式方法确定其做法,包含家常做法、正宗做法、创新做法、传统做法等。“哈喽大家好我是王刚,本期视频我给大家分享一道家常菜”,这是王刚作品里不可或缺的开场白。随即在烹饪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他会依照惯例开始进行技术总结。

(二)建设内容标准化

王刚本人的作品在内容建设方面的整体框架以菜品教学为主,并在某些方面实现制作的标准化,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变通。例如在对调味品的使用方面,使用剂量做到了精确值,并非采用“适量”“少许”等模糊性表述。在绝大多数内容中,其沿用的多为社会餐饮行业内的通用烹调指标和预设达到的成菜标准,但也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和菜品的具体特点,对于同类菜品的家常、正宗、创新、传统的不同做法分门别类的进行内容创建。

(三)烹调技法标准化

对于烹调技法标准化问题,王刚将其粗略的概括为:将原料的重量精确到克,将油温精确到度,将时间精确到分钟。在一道经典的川菜菜肴“糖醋排骨”的制作视频中,可以看到该菜品的制作主要有烹调前准备、预制加工、实际烹调、成菜等四个模块。首先王刚对主料进行刀工处理,紧接着进入了主料的切配、码味准备过程,将调味料做好了定性定量标识;其次根据主料的性状有针对性地进行焯水、料酒去腥和对主料制熟的预制加工阶段;随后是主要的烹调过程,视频内容中提到了炒制糖色,小火慢熬收汁等关键词;最后在成菜阶段利用少许盐作为基本味,加入二次糖色与易挥发的醋完成菜品制作。从他在技术总结中提到的改变原料的选择、对于味的控制手段、主料的状态、小火收汁等内容,我们能够看到其间饱含着更改原料的性质和状态思想、成菜关键点、火候控制等的标准化思想。

(四)公众号建设标准化

微信公众号下设四个分类子目:菜谱目录、硬菜搜索、王刚的店、技术总结。

厨王钢丝球公众号下食谱分类包括:猪类食材、鸡鸭家禽、牛羊美味、鱼虾生鲜、蔬菜素食、主食小吃、调料、厨房技巧等类型子目。在公众号建设方面,王刚也提供了视频内容和与之对应的标准食谱、技术总结的关键点技巧,以美食教学作为基础主线,树立了鲜明的商业化形象。

根据以上案例不难发现,美食自媒体的内容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行业中仅有极少数人可以通过单一的内容生产一炮而红,更多的是在不断尝试扩大自身的涉及领域、调整自身定位、找寻被受众所认可、与受众相契合的模式。这就要求美食自媒体创作者在内容建设过程中稳固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不断探索、创新,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猜你喜欢
王刚菜品美食
团膳菜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迷惑菜品又来了
假蒟叶系列菜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名人读意林
你报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