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送文化下乡的地位和作用
——以安定区文化馆为例

2021-03-08 07:00陈志芳定西市安定区文化馆甘肃定西743000
文化产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文化馆群众

陈志芳 定西市安定区文化馆 甘肃 定西 743000

一、引言

目前,送文化下乡的主要目标是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产业扶贫结合起来,精准扶贫重在“扶志”与“扶智”,在扶志、扶智的过程中,文化部门应当凸显担当精神,通过送文化活动激发起被帮扶者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根本上实现小康。

二、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现状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民的粮仓满了,钱袋子鼓了,但是,在当今的农村,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有,群众的道德观念弱化,迷信盛行,赌博成风等不良风气十分严重[1]。

第一,农村文化生活单调。通过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总量的提升满足了群众物质生活的需求,如果单纯地从物质角度来讲,农村的生活水平在大多数地方已经不亚于城市普通市民的生产水平,曾经为解决温饱问题发愁的农村居民如今也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在城市买了住宅楼,农忙时是农民,农闲时是“居民”。但是也应该看到,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优秀的传统秦腔剧目在农村开始上演,村民们自导自排自演,但是很快,随着电视的普及,传统剧目的吸引力已经不复存在,特别是近些年来,智能手机、网络走进乡村,传媒手段在不断地丰富,领域在不断地拓展。但是,满足不了农民的精神需求。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显得单调而贫乏,吹拉弹唱的自乐班没有了人才,曾经的露天电影、地方戏演出已销声匿迹,除了抱着手机过时光外,聚众赌博、参与迷信活动、酗酒闹事成了消磨时光的主要形式。

第二,婚丧嫁娶攀比之风盛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情风”愈刮愈猛,从年轻夫妇结婚的婚宴、老人过生日的寿宴、婴儿做满月、去世之后的办丧事,一直到盖新房、子女上大学等都要大操大办,请客送礼,而且相互攀比,排场越来越大,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互相攀比之下的“人情风”使许多家庭已经不堪重负,甚至于因之返贫的也不在少数。另外,“厚葬薄养”现象比较普遍,老人在世时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兄弟姐妹之间为赡养、照顾老人互相推诿扯皮,致使家族失合,反目成仇。老人去世后却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在亲戚邻里面前显得体面。

第三,封建迷信死灰复燃且日益盛行。大大肆兴建庙宇、祠堂之风盛行,卜卦择吉、预测吉凶,看风水、看命相、驱鬼邪、超度亡灵现象日益流行。

第四,麻将馆、棋牌室取代了图书室和文化馆。在一些集镇和乡村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麻将馆、棋牌室屡见不鲜,利用丧场等场所赌博现象时有发生,有个别地方一进冬天,赌博引发的夫妻反目、家族破裂现象屡见不鲜。

此外,不良卫生习惯相当普遍,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利己意识比较强,集体事务参与意识逐渐弱化;宗族势力、家族势力操纵公共事务和民主权利等等都是典型的不良现象。

三、“送文化下乡”在改善农村社会风气中的作用

自1997年实施以“三送”为主要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创新,目前送文化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涵盖面更加广阔,形式更加多样化。对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的生活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提升了乡村文化生活的品位并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汉代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过“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朝束晳在《补亡诗·由仪》中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前蜀的杜光庭在《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讲“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从总体上来说,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就是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让文学、艺术的拥有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今的农村地区,吃饭、穿衣等物质生活的层面已经基本富足,但精神生活依旧空虚,这就需要各级文化部门积极配合当地政府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提升乡村生活的品位,从这个意义上讲,“送文化下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二)促进农村居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并增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日趋完善,农民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物质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亚于甚至高于城镇居民,但是文化娱乐生活的方式和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因为缺乏先进的文化的浸润,使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修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很难在短时期内弥补的。

(三)增强农村居民道德素养的提高并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送文化下乡”就是利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把人类文明所积淀起来的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思想融合到乡村文化中去,并且让先进的思想文化能够“送”下去、“留”得住,扎下根、开好果,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善农村的文化生活方式及农民的思想意识。以正确的思想,昂扬的精神,引导鼓舞感染群众,推动惠民工程,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活力,彻底转变农村社会风气,使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四、“送文化下乡”的具体措施

(一)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

基层文化馆尤其是县(区)文化馆,是送文化下乡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县区文化馆是公益性的群众事业单位,在送文化下乡过程中只有组织、协调作用,对其他相关的文化部门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也没有行政上的组织领导职能,因此,在经常性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中,仅靠文化馆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调动社会的力量都来参与。多年来,安定区文化馆组织了几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舞蹈队、小曲表演队、业余剧团、书画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山村僻野,他们为群众送去了广场舞、小曲表演,手把手地教村民跳广场舞、唱小曲。为群众送去了喜闻乐见的节目,如大众秦剧团编演的大型秦腔《许铁堂》在区内引起强烈反响,许铁堂,这个康熙年间在安定做过三年知县的福建人正直、勤政、爱民、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深入安定百姓的心目中,起到了文化熏陶的作用;全区的文化志愿者、书画爱好者利用各种机会为群众送去字画,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区文化馆通过多种形式,连续多年组织了民间艺人的小曲展演活动,利用传统文化感染人、教育人;组织民间谜语爱好者自编谜语、搜集民间谜语,调动了群众自发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原创节目大赛活动,由安定的作家创作安定剧本,组织民间表演自愿者演出,安定人写安定事、演安定戏,育安定人;结合项目建设,创建百姓舞台,以区级乡村舞台建设为中心,向各乡镇辐射,构建起了百姓舞台网络,为群众业余演出搭建了平台;利用项目建设的机会,构建起了“农家书屋”,使山区群众阅读有了场地、有了书籍。所有这些送文化下乡的活动对于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顺应农时合理安排送文化下乡的时间

农村居民常年劳作,尤其在农忙季节仍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一是利用每年的传统节日,全区城乡群众对于传统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多数地方,利用传统节日走亲访友,举行各种文化活动,为文化馆组织“送文化下乡”提供了平台;二是利用各地的民俗文化节,安定区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民俗活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利用民俗节庆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乡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为民俗文化活动注入了活力。

(三)顺应民间不断创新送文化下乡的内容

山区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普通农家以庭室挂字画、春节贴对联、节庆贴剪纸等为追求的目标,文化馆适时掌握民意所需,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村社,开展“送书画”“送春联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能够充分调动民众享受文化活动的热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提高乡村文化生活的品位[3]。

五、结语

“送文化下乡”是由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的一项利民政策,文化部门、尤其是文化馆作为具体的组织实施部门,承担着组织、协调作用,需要调动文化志愿者、文艺爱好者共同参与,才能为转变乡村不良社会风气发挥建设性作用。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文化馆群众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