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视角下高职礼仪课程游戏化教学研究

2021-03-08 07:00李琦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河北秦皇岛066311
文化产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流学习者理论

李琦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311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深刻影响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游戏化学习已与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STEAM教育等成为未来教育研究的重点。学习游戏化指的是将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游戏思维,让学习者在游戏中完成自主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未来的教育设计者将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通过开放专门的游戏程序,运用游戏的思维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对游戏的积极参与感,来实现教育学习目标。教育游戏包括电子游戏和游戏活动两种形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工具,游戏化学习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大量的实践研究来证明,对促进思维者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二、游戏化学习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游戏学习的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电子游戏的教育价值,研究游戏如何激发的学习动机,并尝试将游戏应用于教学[1]。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才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移动计算技术和多媒体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寓教于乐”需求的不断提升,教育游戏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2]。许多国家纷纷发布相关报告,指出了奥运会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相关规划。自2012年以来,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将“游戏化和基于游戏的学习”列为未来可能影响教育教学的方向之一。英国开放大学出版的《创新教学报告》也连续多年指出了基于游戏的学习的创新教学方法。2019年还提出了趣悦学习,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游戏化学习的内涵和教学形式[3]。

2003年,游戏学习首次进入我国的研究领域,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游戏理论、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应用实践与教学评价等方面[4]。2015年8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成立,旨在建立一个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实践领域逐步拓展、教育游戏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跨国、跨境创新交流平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也看到了教育游戏的巨大市场价值,纷纷致力于教育游戏的设计和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游戏学习的研究现状,不仅为游戏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游戏教学设计提供了实践参考。

三、游戏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Malone内在动机理论:追求内在的快乐和满足,有利于有效学习的产生。内在动机分为个体动机(包括挑战、好奇心、控制、幻想)和集体动机(合作、竞争和尊重)。在设计游戏教育时,应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各种内在动机要素,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的好奇心,使学习不再疲劳。

心流理论:心流的英文FLOW,是一种幸福流的状态。心流理论源于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这里我们认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凯平把它理解为“福流”,更能体现出沉浸在一件事情中幸福的感觉。当你全神贯注投入一件事时,你会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自我意识、时间意识、空间意识会暂时消失,此身不知在何处。因此,要在设计教学游戏时,触发心流的发生条件,给学习者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流状态。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多媒体呈现过程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图像处理非语言信息,二是专业处理语言。如果信息通过两个通道处理,学习效果会更好,但工作记忆限制了每个通道可用的信息量。视觉和语言特征的同时出现可以提高工作记忆的能力。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共提交了10项多媒体教育设计原则。目的是充分利用人的认知能力,帮助学习者积极进行认知加工,最终实现意义学习。它指明了教育游戏设计的方向。

具身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认知伴随着身体和活动的方式。在认知的形成过程中,必须注意认知发生的环境,同时要注意人的大脑和身体的特征。认识到理论与知识的角度;知识的获取是思维、身体和环境智慧的互动结果,身体感官的功能是认知产生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高职礼仪教学的游戏化设计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行为模仿、体感游戏等方式,实现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丰富身体获得的感官体验,促进认知的发生。

四、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快乐学习 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长期以来,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学习基础差,学习主动性普遍较低,缺乏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等原因,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为此,怎样调动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习动力,成为了职业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爱玩是人类的天性,几乎每个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因此,我们将游戏元素、机制、理念、设计融入学科知识中,重塑教学内容,再造课程教学。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中,顺势而为,让学生能够“玩”中学,“玩”中做,以此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爱上学习。

(二)科学学习 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将依据学习科学相关理论,从职业教育目的和目标出发,设计符合学生的脑活动规律的教育游戏;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符合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游戏化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学科知识,养成创造性思维,提升学习效果,建立学习自信,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三)以礼养德 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礼是德的体现,德是礼的灵魂。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对高职礼仪课程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与资源建设,有效的组织教学,有趣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职业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精益求精、待人友善、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五、结语

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一线岗位需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动手能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高职教学中,更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游戏化的教学设计除了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外,也是依托游戏的载体与手段,让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素质教育与习惯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有机融合起来,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猜你喜欢
心流学习者理论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画板设计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问一个研究真正幸福状态的心理学家
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