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

2021-03-08 07:00漆绪雅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甘肃兰州730050
文化产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内容中职

漆绪雅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甘肃 兰州 730050

一、引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之后形成的优秀文化精髓,在审美、道德、礼仪等多方面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将其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水平、道德建设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职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悟历史文化的美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对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内涵的理解

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养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从中获取到的启发和感悟,应用于生活、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当中。而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精神传承,因此加强古诗词内涵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拼搏、不屈精神,还可以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儒家、道家和佛家知识的来源和精髓[1]。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讲解,可以提升对于语文教学内容中关于古诗词内涵的理解程度,促进其学习其中的文化和精神,并进行实践应用。

(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崇尚礼仪文化,其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关于礼仪、孝道方面的知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取到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团结协作意识,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真正传承和运用。形式丰富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深入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比如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展现,赋予学生身份角色,提升学生自身感悟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备课内容要结合学生特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重视学生自身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中职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生源质量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在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方面较差,同时还欠缺相应的学习积极性。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中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枯燥性和难以理解特点,进而造成学生理解和应用的障碍[2]。在这样的前提下,首先,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在备课内容方面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增加相关的影视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针对一些历史文化的教授过程中,在备课阶段需要教师多搜集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量,以应对授课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其次,在教学方式的设定方面,需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情景剧形式、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等,均可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刘备三顾茅庐》内容的教授过程中,可以开展情景剧形式,在开展演示过程中从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相关历史资料,丰富角色内容,不仅将课文中相关知识进行展现,还可将与其相关的其他著名历史事件进行结合,扩展学生知识深度和延展度。小组讨论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将一些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教给学生个人,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也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利于其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相应的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实施,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开展国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经典作品本身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同时很多经典国学作品是传统文化变迁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历史特征,在文化历程中发挥着强大作用且拥有较高的文化地位;并且经历了历史长河的不断洗礼和考验,具有更加深刻和深厚的影响作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其自身具有的文化价值至今都熠熠夺目。因此通过开展国学经典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学修养。比如对于儒家、道家、佛家历史经典著作的学习,可以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从中学到相应的为人处世之道,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二是在民俗文化的教育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里面包含着众多的民俗文化类知识,比如民间神话故事、民俗歌谣、风俗人文等,诸多的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料进行相关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比如老舍先生的《茶馆》就是以老北京的一家茶馆的兴盛和衰亡为历史背景,讲述老北京在特殊历史时期过程中呈现出的社会风貌以及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变化。其通过不同阶层的人物特征和事件,展现出了一种壮阔的历史画面,进而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历史形态的变迁。通过对该部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当时历史条件下老北京各阶层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还可通过相关的民俗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文化自信心,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三是通过古诗词来感受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美感。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和经典体现。古诗词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美感,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高尚的品格,同时也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作者的人生经历,通过古诗词的教育来渗透传统文化中的美感,使学生从极简的文字之中体会到深厚的文化内涵,汲取文化营养。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从面提升学生感悟

中职语文教学活动需要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点,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和切实应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是开展情境式教学和小组讨论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上述内容中已经有过提及,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情景剧,并将教学内容进行深化,通过知识的延展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同时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式教育,使各小组间可以通过合作、竞赛等形式来进行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内容的展示和教学应用的探究,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还利于其创新意识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更好地促进其对所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3]。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将教学场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比如通过参观相关的历史景点,让学生从中寻找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点。不同的景点自身所承载的文化不同,革命景点之中蕴含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可以通过教师的引领使学生对于当时历史的形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风景胜地之中又包含了丰富的审美素材,可以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诗词运用其中,来表达对美的感悟。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可以实现不同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更多的历史责任和精神品质,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四、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主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应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方法的研究和探析,从中寻找到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可以看到,在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中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知识的延展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内涵了解,并可提升其实践能力,促进中职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内容中职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