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队专项提高周期训练计划制定的研究

2021-03-08 14:46唐志坚廖春辉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田径队田径专项

唐志坚 廖春辉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田径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以及最热门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在世界各地都在广泛的开展,在高校中“田径”也作为高校之间交流与切磋的项目,所以高校中田径队周期训练计划的制定与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技战术能力是田径运动员的基础,优秀的专项周期训练计划是田径队的基础,所以研究高校田径队的专项提高周期训练计划具有实践意义。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主题“田径”与“训练计划”得出263条结果,筛选核心期刊来源,得出25条结果,检索主题“田径”与“周期训练计划”得出14条结果,筛选核心期刊来源,得出4条结果,在理论上,前人对于高校田径周期训练计划的研究相对较少,涉及的领域相对较窄,高校田径队中在制定计划时没有理论作为依据,导致高校中田径训练队都是盲目的模仿其他运动项目,所以研究高校田径队的专项提高周期训练计划具有理论意义。

周期训练计划,可分大周期与小周期,大周期训练计划通常来说分为4个,分别是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与恢复周,通过各个周期的不同特点,来达到训练目标,从而提高训练队整体的竞技水平以及队员的运动能力。

1、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高校田径队专项提高周期训练计划的制定进行研究,查阅田麦久先生创作的运动训练学书籍以及中国知网关于田径训练计划制定相关的文献,将两个知识网相结合串联,并归纳总结,得出全新的结论要点。

2、研究结果

2.1、田径项目的特征

田径根据项群特征划分,可划分为体能主导类同场竞技项群和技能主导类同场竞技项群。所以田径队中田径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在不同项目上都是相当重要的,田赛就是技能主导,径赛就是体能主导。体能主要表现对田径运动比赛与训练时,动作技术不变形,大脑随时保持清醒,呼吸节奏把握良好。田径队员的体能是掌握各项田径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比赛训练过程与比赛过程中运用技术和完善战术的必备条件,田径项目中运动员重点素质包括很好的反应能力,比如,在径赛比赛中或训练中的起跑时,运动队员需要时刻听着发令枪响,然后准备出发,这是拉开对手差距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移动能力,比如,在比赛中或训练中的位置的跑动,需要很好的移动能力,灵活性和耐久力。田径队员的心智能也是相当重要,田径比赛中各种技术动作失误就会输掉比赛,所以田径运动员需具有优秀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顽强的敢斗意识;根据在田径比赛过程中,场上局势随时变换的特点,又要求田径运动员要随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能力和反应速度;智能方面,田径运动员需要灵活善变,应付和处理场上各种复杂情况,要求田径运动员具有丰富的比赛经验与理论知识。

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特点,要坚持一般训练原则,同时又要充分考虑田径队中不同项目特点组织实施,田赛项目要以动作技术训练为主,体能为辅,其他能力结合着配合着训练;径赛项目要以体能训练为主,动作技术为辅,其他能力结合着配合着训练。

2.2、高校田径队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基本训练周就是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田径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术和战术能力,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

(1)高校田径队基本训练周计划的主要任务。

高校田径队基本训练周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田径队整体的竞技水平,径赛项目的队员,要提高自己的无氧能力,田赛队员,进行技术动作训练,规范动作,赢得比赛,所以田径队的训练要从体能、技能、战能、心理能力以及智能5个方面进行训练,每个队员拥有自己的运动风格,并且在比赛中发挥出来,展现出来,达到最优的效果。

(2)高校田径队基本训练周内容的特点。

要根据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要提高队员的无氧能力、有氧能力,还有相互结合开始训练。例如,径赛项目中1000m中长跑项目,它是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提高它的有氧能力的训练手段是持续训练法,它的作用是,运动队员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训练,从而不断刺激机体,提高运动队员的有氧能力;重复训练法,机体不断适应相应的刺激,身体的各个机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机体中酶的活性不断提高,从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而田赛中的铅球项目,它是技能主导类力量项群,所以在基本训练周的时候,训练内容主要以技术动作与力量训练为主,可采用重复训练法以及间歇训练法,达到训练效果。

2.3、高校田径队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赛前训练周是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中去。

(1)高校田径队赛前训练周计划的主要任务。

赛前训练周主要用于比赛前的专门训练准备。田径比赛前一般不作专门的准备,只是将基本训练周的负荷稍加调整,力求能使田径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项能力,创造理想的成绩。

(2)高校田径队赛前训练周内容的特点。

高校田径队赛前训练周的训练内容与基本训练周大致相同,减少体能与技能训练,增加战术能力的制定与心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模拟比赛训练法的次数,减少持续训练法,可以模拟赛场的环境,比赛场的特点进行训练,在训练体能与技能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心理能力,适应比赛环境的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训练。例如,100m跑,在赛前训练周的时候,训练内容可以减少腿部力量等其他大负荷的训练,可以训练运动员的反应能力,模拟枪响发令,完整的跑几组100m长跑,找出自己比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错误,不断改进与提高,把所有训练集中到专项上来,以求达到最佳运动状态。

2.4、高校田径队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

(1)高校田径队比赛周计划的主要任务。

比赛周的任务是为田径运动员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智能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最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田径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2)高校田径队比赛周内容的特点。

高校田径队比赛周的训练内容是调整心态,不盲目进行其他方面训练,以模拟比赛训练法为主。教练员可以组织队员到比赛赛场观摩对手的比赛,并分析与总结对手的运动风格,小幅度有针对性调整自己的动作技术,不作大幅度调整。教练员还应多组织赛前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消除紧张感与疲惫感,安抚好各个队员的情绪,要求队员不能单独进行训练,听从指挥,避免受伤。作息方面,运动队员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能太紧张,但也不能太放松,教练员要掌握队员所有动态与静态讯息,从而将运动员的水平发挥至最佳状态。

2.5、高校田径队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

(1)高校田径队恢复周计划的主要任务。

恢复周的任务是通过降低训练负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消除田径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求尽快地实施能量物质的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2)高校田径队恢复周训练内容以及负荷结构特点。

在比赛结束后可以相应减少一周训练次数,大大降低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减少体能训练,增加游戏性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赛后战术分析的课程。例如,径赛项目的运动员,可以做一些慢跑追逐类的小游戏,然后再在一场训练结束后来一次法特莱克变速跑,在恢复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保持相应的运动水平,为下一次比赛制定大周期训练计划做出充分的准备。

所以高校田径队恢复周,一周训练课在3-5次,其中大负荷课与中负荷课为零,每次都进行小负荷训练,以恢复训练为主。

3、研究结论与建议

高校田径队专项提高周琦训练计划的制定,一定要遵循田径项群特征,运动队员的特征以及周期特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田径队里每个位置都要拥有不同的训练计划,并且严格按照周期时的主要任务进行训练,不能盲目地单独进行一项训练。

本研究认为要从实际出发,以比赛日期作为起点,合理向前后两段时间安排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以及恢复周的训练计划,教练员与队员共同参与周期训练计划的制定,不能一昧地按照计划一点一点来,也不能随意地调整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周期训练计划。

猜你喜欢
田径队田径专项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21年最后悔的事
2021年最后悔的事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除田径队俄代表团全数战里约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