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主体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2021-03-09 02:05冯辉龙
考试周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道德与法治

摘 要:当今世界是道德崇高和法制健全的文明时代,人类的文明进步将对道德与法治赋予很高的评价和要求。作为时代青年的初中生,应按时代要求去课程中求索真理,在生活中践行道德理念与法治文明,突出主体能力的自我训练和进步,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借助课程感知和生活案例获得,成为道德法治观念强,重德守法意识浓,践行道德法治品行端的文明学生、守法学生,让初中生形成完整而系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文明体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主体能力;课堂成效;策略分析

一、 引言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需要长期的系统培养和自我渗透才会获得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架构及自觉行为意识的养成也需要科学的系统培养和自我渗透。这就提醒了我们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不忘学生主体性初心,本着学生是课程感知的主体,学生是知识实践、理念落地的主体的宗旨去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行为活动,让学生在自主行为意识下去完成本门课程的理论内化与行为升华,综合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感知能力和行为感控能力。结合当前课程架构和时代发展等要素,文章从利用微课、码书等资源或工具做好课前准备,通过任务驱动方式优化课堂成效,发挥媒体及影视作品优势开启学生德与法的思维之门,借助平台共享完善学生德与法素养四个维度,谈谈学生主体能力的训练策略。

二、 培养能动学习,提高认知能力

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序的互动,积极思想的空间下,教师积极打破简单,保守,被动,机械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我们应集中精力创建逐渐促进客观和有意识的学习教育形式。

例如,当学习教科书的第四课第一框《青春的情绪》时,老师不是直接教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感类型是什么”,而是直接教“情感”。您不必直接要求学生“合理表达”。相反,给学生分配了两个课前问题。1. 通过互联网或书籍对情感类别进行分类;2. 您认为哪种情感适合社会并促进其健康成长?(选择情绪并陈述两个或多个原因)

完成问题1的过程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如何收集,删除,编辑和保存数据的详细问题。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获得有效和准确的信息并非易事,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不必要求所有学生在一夜之间成为研究型学生或具有全部研究能力。老师只希望他们的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查找、阅读和整理教材,在此过程中,将学习如何获取和整理信息。要完成问题2,学生应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这为课堂讨论“青春期情绪”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结合课堂中的情况准备讨论和分析,并使用适当的语言来冲突思想。或者您可以在逻辑上表达观点,获得知识并同意想法。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取,分析其复杂性,而教师仅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教授“如何进行第一步”的教学,学习空间得到了扩大,难度水平降低了,因此学生被激发了主动性,只有在被打动时才可以谈论主动学习。也许这种方法在获取知识方面不是很有效,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体验深度学习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 借力小组学习,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师提供必要的合作和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开放地交流,并通过课堂学生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体验、感知和认可。这样,教室将从知识转移的地方升级为知识产生的地方。课堂气氛也可以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交流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认识到合作的价值。

通常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索学习模式来动员学生有序地进行合作。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的每个项目下都有一个活动栏,教师可以熟练地使用此栏。“共享”活动栏中存在此类问题。1. 在更改不公正规则之前,应用或更改规则是否更重要?为什么?2. 有些人认为遵守规则是一种僵化,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忽略规则是一种随心所欲。面对这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情况下,同时存在着理性和弊端。初中学生通常只考虑一个方面,或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但考虑因素相对简单。

从能力的角度来看,小组调查有助于降低学生独自学习的风险。害羞的学生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也许可以与小组成员安静地交谈。如果演讲被绝对接受,将提供一些步骤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提高语言和人际交往能力。小组代表演讲会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为了赢得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成员努力有效地为小组分配资源,有趣而又有意义的小组探索活动使学生们乐在其中。

四、 鼓励深度学习,促进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激发创新学生的勇气,开放思想,开阔视野。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不愿让学生“想反复无常”。这是因为学生担心太多的思想和独立的思想会变得太“奇怪”,从而影响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学生的思想非常有限,没有打开学生心的动力和胆量,当然也无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因此,为了发展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敢于在老师面前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其次,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提供扩展思维空间所需的帮助和指导。教师需要从控制者转变为像学生一样的参与者,并创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协作环境。

例如,在学习“做一个更好的自我”时,老师向学生提出有关“积极纠正自己的缺陷”的建议,并通过小组来讨论“他们的缺点是什么,需要如何解决”。一位学生说:“通常,成年人说出良好的工作和休息习惯并不总是一件好事。”例如,一些艺术家整夜工作,白天睡觉和休息。通常,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否认这种“相反”的观点,但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在鼓励学生提问时,学生说:“所谓的好习惯因人而异。通常意义上的好习惯可能不适用于某些人,但是青少年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是否不同?成年人是否不同?再次讨论。现在这个同学的看法是什么?”因此,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个性。鼓励,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探索空间并进行大胆,有序和创新的思维训练。

此外,作者坚信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需要积极投入实践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近来,从“生命第一”“集体规则与个人需求的统一”“法律保障生命”和“社会成长”开始,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新方法。它可能是主题和法律规则课程的新鲜材料。“成为负责人”“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这应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允许学生通过数据搜索,调查和案例研究来观察,发现分析。将学习探索,发散,演绎,修改学生的主要学习态度,发展知识,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解决以问题为导向和解决问题的创新。通过反映预期的行为来激发创新思维。

五、 通过任务驱动方式优化课堂成效

要取得好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成效,重在学生对知识理解及运用上下功夫。任务驱动适合这个学科教学的模式和需要,让学生围绕中心任务去主动设计完成预案,培养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去设计和处理问题能力,让道德与法治文明得到本质上的升华,从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去引导学生如何自我渗透和提升,达到高效完成课堂目标之功效。

例如,在讲完《服务社会》的模块时,教师留给学生个性化、社会化作业任务。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不少于两件服务社会的公益服务。任务完成之后在分享课上,很多学生主动说出自己如何为本栋楼打扫一周卫生,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主动承担自家小区新栽的景观树管理,按时浇水、培土等看护工作和服务项目,无不体现了初中生服务社会的初心,课堂在有效延伸,价值观得到自发培养。这些行为正是学生主体能力的价值体现。

六、 发挥媒体及影视作品优势开启学生德与法的思维之门

媒体及影视资源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新闻性,从内容上丰富充实,贴近生活事实和课程结构,形式上不拘一格,图文及视频的直觉刺激更易于学生对内涵知识的感知,学生很愿意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认知道德与法治常识。时代的进步让我们拥有了很好的信息感知平台和资源,网络、媒体播放终端的普及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铺设了康庄大道,这对开启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之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有效提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技能。

例如,在主题为《绽放生命之花》的课程中,引入新闻人物——张海迪报道材料。她自修小、中、大学、研究生课程,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精修了十几种医学书籍,学会了针灸并无偿为家乡人诊治。她撰写多篇书籍和翻译多本外文著作。这样的人不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敬仰的吗?她为我们树立了坚强、执着、热爱、奉献的榜样和标杆,她的生命之花绽放异彩,这种精神品质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楷模。这种学习品质和服务意识正是学生主体能力自我提升的催化剂。

七、 借助平台共享完善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

当今网络平台十分活跃,使用也很便捷,这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学生通过直播平台或者聊天工具很好地实现了道德与法治的观点感知、论断分析、现象讨论、观念形成等。尤其是钉钉、微赞、微信等直播平台的应用,极大地实现了初中生的思想交流感悟,案例分析讨论,观念体系建构等。在各种平台活动中,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训练和彰显,借助这些平台共享完善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

例如,在学习《公平正义的价值》时,我安排学生自学本模块知识,学生可借助自选平台,查找具体案例,通过对“学习强国”“国家中小学网”平台上资源的筛选和鉴别,了解公平正义的本真含义,知道在社会上如何做才是公平正义之举,让学生的公平正义之感植根心中,初中生的价值观在平台资源分享中得到科学引导。

八、 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主体能力的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借助多种平台和模式实现能力的自我超越,在道德与法治的引导下,牢固树立了生命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正义感和道德行为准则,是新时代重德守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J].教育发展研究,2017(8):68-74.

[2]鄭家齐.谈谈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型[J].中学时代,2012(10):96.

[3]贡和法.教学转型旨在提升学生关键能力[J].江苏教育,2018(27).

[4]郭立达,马思聪,焦振霞.强化关键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J].党史博采:理论,2013(6):53.

[5]朱晓兰.指向关键能力的学习方式变革与课堂转型研究[J].校园英语,2018(13):213.

作者简介:

冯辉龙,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贵州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