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力达颗粒结合医学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及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

2021-03-11 03:48邓承宗林健才朱翠颜黎雅清王筱菁冯颖瑜
黑龙江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脂联素降糖空腹

邓承宗,林健才,朱翠颜,黎雅清,王筱菁,冯颖瑜

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江门 529000

关键字 津力达颗粒;医学营养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糖脂代谢

2型糖尿病(T2DM)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本病不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糖类代谢,同时也可对患者的脂质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心、脑、神经及血管等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虽然,目前在本病的治疗中,已经形成了多种药物干预方案,均可有效的控制血糖,但饮食管理干预在本病的治疗中仍具有着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临床观察同样显示,在T2DM的治疗中,中医药的应用不仅可提高降糖治疗效果,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3]。而本研究为可提高T2DM 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津力达颗粒及医学营养干预疗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间就诊于江门市中心医院的82 例T2DM 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联合医学营养干预治疗,试验组接受常规降糖结合津力达颗粒及医学营养干预治疗。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6 例;年龄41~63 岁,平均年龄(51.93±7.65)岁;T2DM 病程1~4 年,平均病程(2.51±0.26)年;身体质量指数(BMI)22.7~27.0 kg/m2,平均指数(24.73±0.51)kg/m2。试验组中,男28 例,女13 例;年龄40~65 岁,平均年龄(52.02±7.33)岁;T2DM 病程1~3年,平均病程(2.63±0.23)年;BMI 指数22.5~27.5 kg/m2,平均指数(24.69±0.63)kg/m2。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需接受口服葡萄糖耐糖试验(OGTT),且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中T2DM 的诊断标准[4];(2)入组前未接受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3)入组前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4)本人已完全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无法接受医学营养干预疗法;(2)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3)诊断为其他类型糖尿病者;(4)存在其他内分泌疾病者;(5)存在先天性疾病、恶性肿瘤及认知功能障碍者;(6)合并糖尿病并发症者;(7)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损伤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联合医学营养干预治疗。常规降糖治疗方案按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医学营养干预方法:首先根据患者的BMI指数,评估患者的应用状态;随后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5]计算患者每日所需能量并调整膳食结构,其中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每日摄入总热量的50~60%,脂肪摄入≤1(g/kg·d),蛋白质摄入为1 g/(kg·d)。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血糖及营养情况,调整患者的降糖药物及医学营养干预方案。治疗时间为8 周。试验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结合津力达颗粒及医学营养干预治疗。降糖药物治疗及医学营养干预方案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津力达颗粒(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845,规格:9 g×9 袋)9 g/次,3次/d,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入组时、治疗4 周后及治疗8 周后,分别行OCTT 检查,测量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 肽、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BG),并应用(FPG-3.5)/(20×FINS)计算HOMA-β。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FINS、空腹C 肽、FPG、2 hBG 及HOMA-β 变化情况。同时于入组时、治疗4 周后及治疗8 周后抽取空腹静脉血,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血清脂联素检查,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TG、TC 及血清脂联素变化情况。其中,FPG 及2 hBG 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INS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C 肽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甘油三酯应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应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此外,对比两组8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胰岛功能指标变化分析

两组在8周的治疗过程中,FINS、空腹C肽及HOMAβ 均呈升高趋势(P<0.05),且在治疗4 周及治疗8 周后,试验组FINS、空腹C肽及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糖代谢指标变化分析

两组在8周的治疗过程中,FPG及2hBG均呈降低趋势(P<0.05),且在治疗4 周及治疗8 周后,试验组FPG 及2hBG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脂代谢指标变化分析

两组在8周的治疗过程中,TG、TC及脂联素均呈降低趋势(P<0.05),且在治疗4 周及治疗8 周后,试验组TG、TC及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8 周治疗过程中,两组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见表4。

表1 胰岛功能指标变化分析(±s)

表1 胰岛功能指标变化分析(±s)

组别对照组(n=41)试验组(n=41)FINS(uIU/mL) 空腹C肽(pmol/mL) HOMA-β(%)入组时6.35±1.13 4周后8.63±1.26 8周后9.66±1.63 F P F P F P 7.553 9.162 0.000 0.000入组时0.36±0.13 4周后1.38±0.66 8周后1.96±0.757.255 10.253 0.000 0.000入组时51.13±8.16 4周后60.39±9.11 8周后68.37±9.939.556 13.336 0.000 0.000 6.59±1.09 9.89±1.15 12.38±1.86 0.38±0.16 2.29±0.93 3.02±0.81 51.25±7.95 68.23±9.26 75.59±8.83 t P-0.978 0.331-4.729 0.000-7.043 0.000-0.621 0.536-5.109 0.000-6.149 0.000-0.067 0.946-3.865 0.000-3.479 0.000

表2 血糖指标变化分析(±s)

表2 血糖指标变化分析(±s)

组别对照组(n=41)试验组(n=41)FPG(mmoL/L) 2 hBG(mmoL/L)入组时8.96±1.86 8.89±1.91 0.168 0.867 4周后7.55±0.99 7.03±0.85 2.552 0.013 8周后6.11±0.73 5.68±0.68 2.759 0.007 F P F P 7.885 9.113 0.000 0.000 7.779 9.551 0.000 0.000 tP入组时13.67±3.36 13.59±3.68 0.103 0.918 4周后10.13±2.91 8.09±2.73 3.273 0.001 8周后8.08±1.86 6.77±1.38 3.622 0.000

表3 脂代谢指标变化分析(±s)

表3 脂代谢指标变化分析(±s)

组别对照组(n=41)试验组(n=41)TG(mmoL/L) TC(mmoL/L) 脂联素(ng/mL)入组时2.61±0.53 4周后2.23±0.46 8周后1.81±0.397.336 F P 8周后5.35±0.737.558入组时6.68±1.05 4周后5.89±0.95 F P F P 0.000 0.000入组时9.33±1.61 4周后8.34±1.26 8周后7.56±1.35 7.598 0.000 2.58±0.68 1.89±0.55 1.58±0.269.105 0.000 6.59±1.13 5.39±0.88 4.59±0.699.563 0.000 9.28±1.56 7.73±1.18 6.69±1.18 9.993 0.000 t P 0.222 0.823 3.036 0.003 3.141 0.002 0.373 0.709 2.473 0.015 4.845 0.000 0.143 0.887 2.262 0.026 3.106 0.003

表4 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故临床尚未有特效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治疗则以“控制血糖”为治疗原则。中医学常将T2DM 归为“消渴病”的诊疗范畴,认为“阴虚内热、日久伤津、气阴两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6]。本研究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中药津力达颗粒及医学营养干预疗法,以期可有效的提高2 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所应用的医学营养干预是基于生活方式调节而形成的饮食管理方式,此干预方案在应用过程中,首先需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发现患者饮食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随后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依据,计算出患者的每日所需的能力及营养成分,合理调整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结果,并分配至三餐。与传统的饮食管理干预相比,医学营养干预属个体化的饮食管理方案,其是以患者个人的营养状况为基础,通过合理膳食,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防止了血糖的波动,目前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均具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7]。

本研究同时应用的津力达颗粒,其为临床治疗气阴两虚型2 型糖尿病的常用中成药,方中以党参为君,并臣以黄精、熟地、茯苓、苍术、制何首乌及炙淫羊藿,君臣合用可达“润肺、健脾、滋肾,生津、养阴、补气”之效,同时配以葛根、麦冬、丹参、荔枝核、地骨皮、黄连、佩兰、知母、苦参、山茱萸等为佐使,诸药合用,共达“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之效。近年来药理学研究显示,津力达颗粒的药物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人参多肽、人参总皂甙、多糖化合物、地黄甙、茯苓聚糖、苍术醇等多种,不仅具有着改善糖原代谢的作用,同时具有着改善胰岛功能、刺激胰岛素释放,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及抗氧化的作用[8]。目前临床研究显示,津力达颗粒不仅可有效的改善T2DM的病情,同时在T2DM 多种并发症的治疗中,同样具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9]。

本研究为可更为全面的评价津力达颗粒联合医学营养干预疗法在T2DM 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胰岛素功能及糖代谢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虽然治疗后,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间FINS、空腹C 肽、HOMA-β、FPG、2 hBG、TG、TC及脂联素指标均可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均以常规降糖联合津力达颗粒及医学营养干预疗法的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由此可见,津力达颗粒联合医学营养干预疗法,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胰岛素功能,同时也可由的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此外,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两组间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T2DM 的治疗中,津力达颗粒联合医学营养干预具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脂联素降糖空腹
脂联素与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脂联素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miRNA 和脂联素在2 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空腹喝水
空腹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