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

2021-03-11 07:4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底模吊带挂篮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工程概况

新设长北桥在L4+848.1~L5+106.5跨越长春北站,共13条线路,西起依次为京哈下行线、长北到达场咽喉线5条、J15~J12线、长图线、京哈上行线。线路全部为电气化铁路。长北立交桥主桥左右幅错开布置,上部结构为55m+80m+86m+92m+55m连续箱梁,采用挂篮悬浇法进行施工。

2 挂篮设计

2.1 挂篮的构造

利用菱形挂篮进行悬浇段施工,具体包含主承重系统、底篮及悬吊系统、后锚及行走系统、模板系统[1]。

2.2 挂篮的设计计算

(1)确定设计参数。①挂篮的全部重量按设计图纸数量取G=45t+12t(挂篮自重+绝缘设施)计算。②堆放荷载,主要为施工人员和各类材料的重量,取250kg/m2。③振捣施工期间水平模板所受的荷载,取200kg/m2。④胀模系数为1.05。⑤浇筑混凝土和挂篮空载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为2.0。⑥挂篮空载行走的冲击系数为1.30。⑦浇筑混凝土的冲击系数为1.20。

(2)荷载组合。①荷载组合Ⅰ:混凝土自重+动力附加荷载+挂篮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重量,共计2377.5kN。②荷载组合Ⅱ:混凝土自重+挂篮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重量,共计2299.5kN。③荷载组合Ⅲ:挂篮自重+冲击附加荷载,共计741kN。根据上述运算可知,不同荷载组合的作用各异:组合Ⅰ,可展开计算以便确定主承重系统的强度并分析其稳定状况;组合Ⅱ,可展开计算以便确定刚度情况;组合Ⅲ,经计算后可确定挂篮行走阶段的稳定性表现。

(3)挂篮底篮纵梁设计。箱梁1#(箱梁最重节段)块腹板厚度为70cm,高度为5m,节段长度为3m,混凝土的容重为2.6t/m3,则作用于底篮边纵梁的均布荷载q=9.1t/m,1#块的底板平均厚度为d=70cm,中纵梁间距为90cm,作用于中纵梁的均布荷载q≈1.7t/m,底篮纵梁的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底篮纵梁计算简图(单位:m)

(4)菱形架各杆件的内力计算及截面选择。各杆件内力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杆截面按容许应力法选择。主桁架各杆件轴力N、弯矩M、剪力Q计算如下。①G1:N=1072.8kN,M=73.45kN·m,Q=6.113kN;采用2根[40b。②G2:N=971.7kN,M=43.92kN·m,Q=4.831kN;采用2根[40a。③G3:N=611.6kN,M=10.16kN·m,Q=0kN;采用2根[40a。④ G4:N=1143.3kN,M=36.87kN·m,Q=3.87kN;采用2根[40a。⑤G5:N=971.7,M=63.29kN·m,Q=3.531kN;采用4根[40a。

图2 各杆件内力(单位:cm)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G1杆件所受的轴力、弯矩最大,而各杆件的剪力均很小,对换算应力几乎没有影响。G1杆件满足要求,则其他杆件应满足要求。G5杆件因有后锚杆作用力需要单独设计,因竖向精轧螺纹的纵向最大间距为90cm,菱形架节点后取30cm,则最不利的后锚点起始位置在节点后60cm,G5按简支梁计算。

2.3 挂篮模板设计

考虑到挂篮侧模板与箱梁0号块侧模共用,模板高度按0号块高度设计,侧模高度H=5.8m,侧模由厚度为6mm的钢板面板、间距为50cm的[6.3横肋、间距为75cm的[10与[6.3组成的桁架片拼成。模板计算时混凝土的容重γ=2.6t/m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90min,考虑到混凝土采用泵送,坍落度较大,浇筑速度也较快,作用于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按6t/m2计算横肋两端是焊接在竖肋上的,故可把横肋看作是简支于竖肋的简支梁,承受的荷载是上下面板各一半的混凝土压力。

2.4 挂篮吊杆设计

该挂篮吊杆设计全部采用JL32精轧螺纹钢筋,其标准强度fpk=930MPa,控制应力fk=fpk×70%=651MPa,控制拉力N=50t。为防止在工作状态调整挂篮标高时造成单根吊杆拉力过大,故所有的千斤顶扁担梁最大荷载均按50t控制。根据该桥箱梁最大悬浇段自重约150t,挂篮空载重60t,与最大节段重量比约为0.4。

3 挂篮施工

(1)菱形桁架。在挂篮结构体系中,菱形主构架发挥出承重的作用,具体包含桁架、横联、门架及前上横梁。杆件间通过高强螺栓稳定连接,以维持稳定。前上节点和前上横梁形成连接关系,于前上横梁处依次布设挂篮前吊点。以A3型钢为基础材料制作菱形桁架的各类结构。

(2)提吊系统。①底模前吊带。前吊带具有传递重量的作用,底板、腹板及底模三部分的重量可以通过该装置传递给主桁架。取8根φ32mm精轧螺纹钢,经制作成为吊带,均匀划分为4组,各组分别配置2台LQ32千斤顶,根据安装情况对扁担梁进行调节,以达到提高底模标高精准度的效果[2]。②底模后吊带。后吊带具有传递荷载的作用,源于底模架的部分荷载可通过该装置传递至箱梁的底板上。腹板处预留2个方形孔洞,箱梁临近该处;扁钢吊带穿过箱梁底板,通过销接的方式实现与底模架后横梁的稳定连接。上端配置2台LQ32千斤顶,依然通过扁担梁完成对底模的高精度调节。

(3)模板系统。将大块钢模板作为箱梁外侧模使用,梁高范围内共设置三块,其目的在于增强梁高调整的便捷性。将厚度为8mm的钢板制作成面板,外侧模稳定支撑在外模走行梁上,分段依次设置走行梁,要求其前端位于主构架前上横梁处,后端通过悬吊的方式置于梁段顶板。后吊杆与走行梁之间的区域安装后吊架,再配置滚动装置,施工期间存在挂篮走行需求时,外侧模走行梁与外模共同滑行。

(4)走行及锚固系统。①走行系统:取2根轨道,将其布设在主构架的梁片桁架下方的箱梁顶面处,取钢板和槽钢,经焊接后使两者形成Ⅱ型截面,轨道底面锚固至竖向预应力筋处。主桁后端配套后支座,该处用反扣轮沿轨道滚动,此过程中无需额外加平衡重,正常情况下仅需2台手拉葫芦反向牵引的方式便可满足前行的要求。②锚固系统:悬灌施工期间,在挂篮的后端设置φ32mm精轧螺纹钢和后锚扁担梁,利用此类装置将主构架后节点锚固至轨道上。为确保锚固系统可以正常使用,在锚固施工期间应保证后支座反扣轮与轨道无接触关系(相互脱离),此时精轧螺纹将承受后锚力。根据挂篮的结构特点,每套挂篮分别配置12根φ32mm精轧螺纹钢。

(5)防护系统。首先,邀请接触网产权单位(供电段)共同协商防静电的安全措施;其次,在悬浇段施工过程中,不能向下面洒落任何块状物体,用纱网和安全网将菱形挂篮全部封闭。

(6)张拉操作平台。以型钢和钢筋为材料,经拼装后形成张拉操作平台。通过4个倒链悬吊在主构架上,所配置的倒链应具有可升降的作业特点,以便有效适应梁段的高度变化。

(7)挂篮悬浇施工工艺。悬浇段的施工程序如下:挂篮安装或挂篮前移就位→安装底模、绑扎底板钢筋→安装内模、绑扎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束成孔管道、预埋件及预留孔道→安装外模、端模→调整挂篮标高→一次灌注梁段砼→疏通预应力筋孔道→养生→拆模→质量检查(及时处理接缝)→穿钢束→张拉→孔道压浆。

(8)悬臂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①以不影响挂篮刚度和承载性能为基本前提,尽可能降低挂篮重量,应保证悬臂端施工外载总量≤60t。②丰富挂篮前吊带的功能,其应具备灵活调整竖向挠度的能力,通过该调整措施可减小立模标高的偏差。③在挂篮设计阶段,应兼顾挂篮后支点预埋件的安装需求,协调好空间关系。④箱梁顶板底模、侧模和底板底模的施工应将其锚固至挂篮桁梁上,所设置的吊带需要满足位置和尺寸的要求,不可影响桥梁纵向预应力管道的正常设置。⑤在强度和重量均可满足要求的基础上,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挂篮主桁梁的纵向抗弯刚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挂篮法悬臂浇筑的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场地受限的困难,在挂篮安装、悬臂浇筑、挂篮行走的施工过程中均未出现安全事故及质量问题,表明所采取的施工方案具有可行性。并且通过此次的分析,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上跨江、河、既有线施工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猜你喜欢
底模吊带挂篮
自冲铆接中底模对压铸件裂纹影响的试验分析*
盆底超声检测评估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吊带相关并发症的意义
吊带背心
基于MIDAS的连续梁三主桁挂篮设计及仿真模拟分析
基于MIDAS的连续梁三主桁挂篮设计及仿真模拟分析
你的偶像
移动模架底模折叠设计
铁路桥梁施工中挂篮技术的应用分析
夏日吊带风
悬臂箱梁挂篮预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