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朗读教学之我见

2021-03-12 03:38张顺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平技巧兴趣

摘要:当下,很多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把“利剑”,但是走进语文课堂,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这把“利剑”并没有用在刀刃上。有的朗读流于形式,有的朗读只是发出了冰冷的声音却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还有的朗读仅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并未与阅读思考结合起来。可以说,这些绝大部分都是无效的朗读。那为什么课堂上会存在这么多的无效朗读?我们又应该如何优化朗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关键词:水平;兴趣;技巧;有效性

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有效的朗读至关重要,接下来,我将分析当下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及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策略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朗读的目的性不强

课堂上,很多老师只是让学生单纯地朗读,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每一次朗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换言之,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朗读课文。试想,这样的朗读怎么会高效呢!

(二)朗读时间不足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而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满堂灌的讲解上。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书声中,一切便见真章了。

(三)朗读模式单一

固定、单一的朗读模式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对朗读失去兴趣。

(四)朗读和思考脱节

朗读不能浮于表面,应该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在读中感知、感悟。

(五)缺乏及时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六)在学生朗读后,如果没有及时的肯定和指导,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感情的朗读”,而且也会逐渐对朗读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朗读目的

课前,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内容,制定每一次朗读课文的目标。比如,初读课文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朗读要求:“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做好标记。”又如在品析课文时,老师可以结合文段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换个角度,明确朗读目的,不正是读思结合的体现么?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从而提高小学生朗读的有效性。

(二)增加朗读时间

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可见,语文教学中,朗读确是“神器”。老师们定要合理分配课堂上的时间,增加朗读时间,切勿舍本逐末。

(三)灵活运用朗读形式

1.重视示范朗读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重音、语气、语速、语调等的朗读变化,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想象,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强烈的朗读欲望。

2.创设情境朗读

当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密不可分,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运用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在进行《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学中,笔者首先播放有关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视频,带领学生乘着小艇漫游威尼斯,初步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接着提出问题:你们乘着小艇观光的心情如何?请你们带着这种心情,读出文中描绘的美景。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更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学生认识了热闹的威尼斯后,通过教师范读,配以柔美舒缓的音乐,一起去领略威尼斯寂静之夜的风情。当学生进入情境中后,再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从而提高朗读的有效性。

3.选择朗读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体裁和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朗读方法,如分角色朗读,分小组合作朗读,男女生竞赛读、师生有感情共读、个人读、齐读等。笔者以为,齐读不要多用,容易引起拖音也不利于激发个人的朗读兴趣,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学生。

(四)渗透朗读技巧

1.朗读姿势要端正

在朗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姿势同样很重要。筆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姿端正,精神饱满,并总结了一套关于朗读姿势的口诀:要读书、书立起、脚放平、背挺直。事实证明,端正统一的朗读姿势能让学生们更加投入到朗朗书声中。

2.朗读内容要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侧重地选取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关键句段进行品读,而不是全篇课文笼统地、单调地重复朗读。此外,还可以联系文章后面的阅读链接进行对比朗读、学习,在做到课文拓展延伸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朗读的内容。

3.个性朗读要鼓励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甚至是情感,都应该被接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以为,个性朗读正是个性化阅读的表现之一。当学生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时,那一定是有效的朗读、有意义的朗读。

4.朗读过程要想象

朗读不应该站在文字之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的教学中,播放背景音乐,范读前说:“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范读后,让学生说说你仿佛置于什么情境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帮助学生构建画面,想象画面后,重新回到文字中再去朗读,那一定是真正走进了文本中,走到了作者的心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倡导边读边想象,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和质量。

(五)重视朗读评价

在朗读教学中,除了重视教师评价外,我们还应该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的共同评价等,从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其次,教师应多运用丰富多样的激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高评价的质量,从而优化学生的朗读效果。

紫金县城第一小学 张顺珍

猜你喜欢
水平技巧兴趣
张水平作品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