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思考

2021-03-12 03:27唐金燕黄志坚
中国民商 2021年2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财务共享

唐金燕 黄志坚

摘 要:为加强审计监督,党中央日益重视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当前国有企业广泛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本文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经济责任审计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出发,分析该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点,提出解决措施,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服务职能,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财务共享;经济责任;审计监督

一、引言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审计部门依法依规对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目的是强化对领导岗位职权的制约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用权、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促进公司合规管理。为适应时代要求,党中央对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进行了修订,推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

财务共享的服务管理模式,是大型企业为了达到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将资金结算、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财务档案管理等与大型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相关性较低、具有较高重复性和规律性的工作集中起来,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流程化、标准化处理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也导致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两项职责相分离,给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方法、审计内容、审计成本、审计质量与效率带来巨大影响。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便于突出审计重点

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共享,审计管理部门可便捷的获取各单位信息,全面了解所属各单位经营管理情况及财务收支情况,便于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审计方式由现场审计变为以远程审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的方式。远程审计阶段,审计人员查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数据库中的电子会计档案以及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资料,利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找出问题线索,明确审计方向和重点。现场审计阶段,可减少重复抽查纸质凭证的工作量,聚焦疑问事项进行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从而提高現场审计工作效率,减少审计人员的公出时间和人次,为企业节约业务接待费、差旅费和人工成本,从而降低审计项目成本。

(二)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有效提升审计质量

1、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运用先进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各类业务采用统一核算口径,加强了各类业务的透明度,强化会计监督。规避了因众多财务人员会计经验、职业判断差异造成的相同的经济业务处理情况不同的问题,会计核算更加规范,提高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基于真实的财务数据,降低了审计风险。

2、基于纸质会计档案只能以抽样方式开展审计工作,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基于电子会计档案,可实现对被审计业务的全覆盖,实现全面审计,规避抽样风险。同时,各核算单位的数据更有横向可比性,有利于经验总结和推广,使审计建议更加贴合实际、便于整改。

(三)助推前端审计与过程审计,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增值作用

传统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下,被审计领导人员可能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期间就已经前往新的工作岗位,因而整改落实工作由被审计单位新任领导负责推动,然而新任领导对前任任期内发生发现的问题缺乏整改动力。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多为离任审计,存在发现问题滞后、纠正偏差难、挽回损失难,限制了经济责任审计增值作用。而财务共享服务的建立,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了线上风控防范,同时通过远程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实时实施数据采集,持续关注企业财务信息,全面及时地掌握企业合规经营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示、预警,能更好地发挥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难点

(一)财务共享服务对经济业务缺乏有效的监督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与原单位分离,一定程度上导致账实管理分离,可能导致资金和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弱化,导致资产管理、回收、处置监督不到位,固定资产实物流失、账实不符、利用资产处置收入设立小金库、虚构经济业务及利用虚假发票套现等风险增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各下属单位经济业务的监督缺乏有效抓手,导致监督乏力。会计核算在共享中心,财务管理职能在各分子公司,共享中心无法参与到具体经济业务控制流程中,未能验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通过共享中心的业务审核,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二)财务共享服务后,部分财务责任转移,容易引起推诿扯皮,加大责任认定难度

因为责任认定的影响因素较多,责任认定标准不够细化,审计人员在责任认定方面自由裁量权过大等因素,导致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经常面对责任认定困难的情况。有些审计发现问题很难与领导责任产生直接且明显的关联,如单纯的执行层出现执行偏差问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被审计单位财务账务处理、会计监督职能转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行使会计核算、监督权力。如果审计过程中发现会计核算问题,谁是责任人就容易有争议,甚至出现推诿扯皮。另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被审计单位是财务责任主体,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审计面对两个责任主体,增加了责任认定难的概率。

四、财务共享后经济责任审计新思路

(一)持续加强规范化建设,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结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对标中央最新要求,查盲区,补漏项,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流程。2019年修订后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规定》,推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以及规范性,国有企业应根据修订后《经济责任审计管理规定》编制实施细则,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审计制度创新。

2、各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应有明确的审计实施方案,依托建立完备的审计实施方案,可以聚焦审计中心工作和重点业务,保证审计重点不偏离核心和主旨。如: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分离,导致原来设计的经济责任审计审核控制要点不能完全适用,审计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调整,规范审计内容。为保证实施方案的科学性,有效利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建立的企业财务信息的数据库,对企业进行宏观分析和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出具标准化的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既能保证不偏离经济责任的核心目标,又能规避审计操作风险,保证审计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二)持续加强方法创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

1、围绕精准发现问题,创新组织方式。第一,利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优势,探索“一托二”、“一托三”、“结合各类专项审计共同开展”、“与巡视巡察、其它各类监督检查贯通融合”等,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可以达到同频共振、多效共赢的结果。第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旨在解决监督滞后、新任领导人员对前任任期内发现的问题缺乏整改动力等问题,促进工作的高效开展,更能及时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三,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专项审计,或者对下属单位审计时,同时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列为被审计对象之一,配合下属单位接受审计。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控机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2、进一步强化技术和管理创新,做好坚实数据支撑。要对信息系统中财务数据的深入挖掘和深度分析,形成工作价值模型,全面深入解读数据中隐含的市场信息和企业运营信息,需要借助智能化审计的深度应用才能完成。此外,经济责任审计围绕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和责任落实的情况,坚持科技强审,更好发挥大数据审计的优势,着力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3、发挥老办法的新作用。把握现场审计重点,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等的分析要在异地审计阶段完成,在现场审计阶段,着重对有疑问事项、有重大影响事项等进行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以及通过现场查看企业经营场所、资产实地清查、开展访谈及问卷调查工作等更好的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对企业的判断并支撑审计结论,最终出具经得起考验的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同时,小组负责对审计报告结构内容进行审定和审议,考虑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的相关需求,并予以体现。

(三)持续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卫士

1、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的不断发展完善,面对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仅仅依靠财务和审计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需要。审计干部人员要适应新模式、新环境,加强对新业务、新知识的理论学习,增强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宏观政策研究能力,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提升审计信息化能力、培养大数据审计思维,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效能。

2、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打造为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审计管理部门要持续施策狠抓审计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与作风建设;各单位也要积极把有潜力的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送到审计组锻炼,共同发挥好审计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熔炉”作用。

(四)持续加强结果运用,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后半篇文章”

1、构建大监督体系。国有企业应当集中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监事会、法律合规等的力量,统筹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发挥监督合力。比如经济责任审计与巡视巡察工作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成果互用,如:巡视巡察访谈报告、问卷分析报告等,审计人员和巡视巡察组成员共同组织开展访谈。同时,成立监督委员会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常遇责任界定困难的问题。

2、建立审计整改问责机制并纳入考察考核结果。审计发现问题不纠正、不解决,无法起到促进管理提升的作用,比不审计的效果还坏。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组织听取每轮审计汇报,都要点人点事,加强整改和成果运用成效的监督。对屡审屡犯的问题,认真进行原因分析,属于制度原因的尽快修订制度,属于操作原因的盡快规范标准,以考察考核结果督促审计结果应用的实现,保证审计工作切实有效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为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尽快适应新环境形势、新发展、新要求,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的同时,推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的发挥监督、服务职能,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参考文献:

[1]董光跃,2020(07):关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提高审计质量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P146-147.

[2]盖宇,2020:《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难点与解决途径探讨》。

[3]苏文涛,2020(02):基于集团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部审计提升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P216.

[4]孙斌,2020(04):地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的细节[J],审计与理财,P20-21.

[5]熊海艳,2020(05):新常态下如何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J],财经界,P231-232.

[6]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6-02-20: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

[7]庄军,2020-04-29(005):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规定 扎实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N],中国审计报。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财务共享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内部审计:基于监督的增值功能
电网企业小型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和改进对策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再思考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