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番茄小苗龄嫁接及双杈育苗技术

2021-03-13 04:47王冰华程小军王艳芳雷喜红牛曼丽李新旭
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分苗子叶嫁接苗

王冰华,程小军,徐 丹,王艳芳,雷喜红,李 蔚,牛曼丽,李新旭*

(1.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2.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北京 101599)

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多选择长季节栽培,这对番茄植株的抗病性、抗早衰性有很高的要求。嫁接可以有效提高植株抗性,在现代化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中广泛应用。番茄嫁接的适宜生理苗龄为2叶1心到3叶1心,此期嫁接容易操作、成活率高,而且可以缩短育苗时间,减少占地面积,有利于降低育苗的成本[1]。

适宜于连栋温室工厂化生产的番茄品种种子价格往往昂贵,在嫁接育苗的基础上,采用双杈育苗(子叶节双头苗或真叶节双头苗)的方式较单干嫁接育苗节省近一半的种子成本。

本文以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2020—2021年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季为例,对工厂化番茄小苗龄嫁接及双杈育苗的操作流程、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相关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有意于开展番茄工厂化生产的生产主体提供技术参考。

1 硬件设施

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对育苗场所的硬件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对植保、环境调控等要求较为严格。以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为例,其育苗区出入口设有缓冲区及消毒机,顶部窗口装有防虫网,室内悬挂多个硫磺熏蒸器,三者配合使用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为培育无病植株提供保障;另外,育苗区安装有保温幕布、遮阳幕布、环流风机、高压喷雾、加温管道、CO2管道、大功率空调制冷机、高压钠灯等,能从温、光、湿、气等多方面调控室内环境,可为幼苗生长创造理想条件。

2 育苗时期

栽培茬口方面,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多选择周年生产,北京地区及周边多为越冬一大茬栽培:一般在8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旬第1穗花开10%左右时定植,苗龄55 d左右。对于硬件设施比较好的园区,在能够保证幼苗良好生长的情况下,也可在7月中旬前后开始播种育苗。北京极星农业2020—2021年生产季工厂化番茄生产,于2020年7月15日开始播种育苗。

3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及气候特点,应选择无限生长型、连续坐果能力强、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对于植保压力不大的园区,可适当降低对品种抗病性的要求。当前,现代化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普遍采用国外品种,其中大型果品种可选安莎(Enza)的Kalavaro,阿克西亚(Axia)的Maxxis、瑞克斯旺(Rijk Zwaan)的普罗旺斯等品种;中型果番茄可选瑞克斯旺的Forticia、Cappricia等品种;樱桃番茄可选种法国高蒂(Gau)的Saopolo,德奥特(DeRuiter)的Juanita、DRC564、Yelorita以及安莎的Tomagino,瑞克斯旺的72-191等品种。

4 育苗过程

4.1 播种

正式播种前,应多批次试播砧木和接穗,摸清种子出芽率、成苗率,以计算播种量;摸清砧木和接穗可同时达到适宜嫁接状态的播种时间,以合理安排播种期。一般情况下,砧木、接穗可同期播种。

育苗基质可选用泥炭、珍珠岩按质量比3∶1配制的混合基质,基质配制好后,应均匀洒水,含水量以手握成团、稍微滴水为宜。基质拌好后,装入72孔穴盘,穴盘装满基质后适当用力压实,再次填满基质,以确保基质虚实适宜。

基质填充完毕后进行压穴,深度控制在0.5~1.0 cm,对于出芽较好的品种,可干种直播,1穴1粒。播种完成后,用蛭石(粗、细比例1∶1)覆盖。

4.2 播种后至嫁接前管理

播种后将穴盘码放于苗床,用喷雾器洒水,使蛭石润湿,然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萌发。高温季节,可在中午前后揭开地膜通风透气,避免种子因高温缺氧而腐烂;在温度满足的条件下,也可不覆盖地膜,但要不定期洒水确保基质湿润。待60%左右种子出苗后,揭去地膜,对于“带帽出土”幼苗,应及时摘除种壳,以免阻碍幼苗子叶展开。

幼苗子叶展平前,视墒情与长势适当补水即可;幼苗子叶展平后,可采用潮汐灌溉的方法浇灌低浓度营养液,灌溉时间尽量在晴天10:00左右进行。

4.3 嫁接及嫁接后管理

播种15~17 d后,砧木和接穗幼苗2~3片叶、茎粗(子叶节下方1 cm或第1真叶下方1 cm位置)2 mm时,可进行嫁接。嫁接可采用斜贴接方式,具体操作为:于砧木地上部2 cm左右,刀口与竖直方向呈30°削平滑斜面;然后选择适宜直径(1.6、1.8、2.0和2.5 mm)的套管夹夹在削好的砧木上,套管开口方向与削面呈30°夹角(图1),便于嫁接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于接穗子叶节下方或第1真叶下方1 cm左右,刀口与竖直方向呈30°削平滑斜面,具体削切位置根据双头育苗留双杈位置决定;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套管,确保接穗与砧木茎粗匹配,且切口紧密贴合。

嫁接完成后,将嫁接苗及时放入小拱棚,适当喷水并覆盖薄膜和多层遮阳网,以遮光保湿,便于嫁接苗愈合。嫁接后第4天,开始逐步通风透光;嫁接后第6天,可撤去塑料膜和全部遮阳网,此时嫁接苗伤口基本愈合完成。

4.4 分苗至定植前管理

嫁接后第7天至第8天,嫁接苗基本适应了正常光照环境,可将穴盘苗移栽到10 cm×10 cm×7 cm的椰糠块上。移栽时,尽量避免伤及根系和叶片,确保嫁接苗叶片方向朝向一致,便于后续管理;另外,避免育苗块基质接触嫁接苗切口位置,以降低气生根生发几率。分苗后,每平方米椰糠块移植25株较为适宜。

分苗后2~3 d,幼苗根系扎入椰糠块,此时可在接穗子叶节上方或者第2真叶上方1 cm左右位置剪去顶部生长点,以去除顶端优势,促进子叶节腋芽或第1、2真叶节腋芽生长。掐顶2周、侧枝长度10 cm左右时,插竹签支撑并引导侧枝生长:一个椰糠块对角插2根竹签,两竹签约呈30°夹角;不同椰糠块之间竹签朝向要一致,以引导侧枝生长方向一致,便于后续定植、吊蔓等管理。插竹签后,用专用夹子或皮筋将侧枝绑缚于竹签上,以防侧枝倾倒折断。

有条件的园区,在幼苗做好支撑后,可将椰糠块数量调整至16个/m2或更低,以避免幼苗因生长空间不足而徒长。

5 温湿度管理

番茄育苗不同阶段的温、湿度管理不同(表1)。播种至出苗,应控制温度在23 ℃为宜,同时注意保湿,以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后,适当加大昼夜温差,白天温度25~28 ℃,夜间温度18~20 ℃,同时适当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幼苗徒长;嫁接后至分苗前,以白天温度25~28 ℃、夜间温度17~20 ℃为宜,湿度需要适期调整:嫁接前3 d,覆盖薄膜和多层遮阳网,保持愈合室相对湿度在90%以上;嫁接第4天开始,逐层撤去遮阳网并掀开塑料膜通风透光,但仍要保持苗床较高的湿度,若嫁接苗有缺水迹象,可用喷壶淋水;嫁接第6天,可撤去塑料膜和全部遮阳网,相对湿度维持在80%~85%为宜;嫁接后7~8 d,嫁接苗愈合完成,可进行分苗。

表1 育苗不同阶段温湿度管理

分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3~28 ℃,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 ℃,相对湿度维持在70%~75%。幼苗掐尖并长出侧枝后,开始逐步增大昼夜温差,以促进花芽分化,夜间温度可以降低到16 ℃,白天温度可以根据光照强度适当提高2~3 ℃。

6 水肥管理

番茄育苗可采用表2所列的营养液配方。营养液pH值可调整到5~6,一般为5.5左右。番茄幼苗不同时期营养液EC值不同,播种至出苗灌溉清水即可;出苗至嫁接,营养液EC值可提高到1.2~1.5 mS/cm;嫁接前1~2 d浇透水,嫁接苗愈合期间基本不浇水;分苗前营养液EC值调整至1.2~1.5 mS/cm即可;嫁接苗移栽到椰糠块之后,可将营养液EC值提高到1.5~2.5 mS/cm。

表2 番茄苗期营养液配方(元素浓度) mmol/L

7 病虫害防控

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多为周年长季节栽培,幼苗质量相当关键。为培育健壮幼苗,育苗期间的病虫害防控工作尤其重要。

育苗过程中病虫害防控应以防为主。通风窗需配置防虫网,以阻断粉虱等害虫的迁飞路径;育苗前,清理育苗区,喷洒消毒剂(如过硫酸氢钾类杀菌消毒剂)和杀虫剂(如吡蚜酮、吡丙醚等)。育苗所需器具均需杀菌消毒后再使用;育苗区入口放置消毒液桶,人员进入要消毒;育苗区内悬挂黄板和蓝板,以监测粉虱和蓟马发生情况。

8 壮苗移栽

在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中,为便于前期调控植株生长方向,往往育大苗、晚定植。对于采用嫁接及双杈育苗方式的园区,可在10%左右的植株开花时定植。

猜你喜欢
分苗子叶嫁接苗
蔬菜播种、分苗的方法
南瓜砧木嫁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如何快速营造红松种子
黄花蒿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多效唑提高西瓜砧木和嫁接苗质量
甜瓜红心脆和早皇后再生体系的建立
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温室蔬菜幼苗移栽后死苗原因及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