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里下河地区大棚早春西瓜1年3熟高效栽培技术

2021-03-13 04:47李国军王瑞珍
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宝应县壮苗复合肥

李国军,王瑞珍,秦 文,陆 艳,孙 霞

(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扬州 225800)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江苏里下河地区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以扬州市宝应县为例,设施早春西瓜种植面积常年在1 333 hm2左右。以往当地的传统种植模式是大棚早春西瓜—秋辣椒,此模式虽然利用冬季大棚的增温保温功能,提早种植了1茬西瓜,但秋冬季的空茬期较长,设施利用效率不高。为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效益优势,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探索出了大棚早春西瓜—秋辣椒—“核桃乌”青菜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1 1年3熟模式的效益分析

2017—2019年春提早西瓜—秋延迟辣椒+“核桃乌”青菜667 m2经济效益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春提早西瓜价格在2.60~3.03元/kg,每667 m2产量为2 731.00~2 851.67 kg,扣除成本,667 m2纯收入3 800元左右;秋延迟辣椒价格在4.0 7~4.7 3元/k g,每6 6 7 m2产量2 070.00~2 193.33kg,扣除成本667 m2纯收入6 400元左右;“核桃乌”青菜价格在3.40~3.80元/kg,每667 m2产量1 000 kg以上,扣除成本,667 m2纯收入3 300元以上;总经济效益在13 600元左右,是一个经济效益很好的种植模式。

表1 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667 m2经济效益

2 茬口安排

早春大棚西瓜,1月底—2月初在大棚内采用基质穴盘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上中旬采收上市;秋辣椒6月底在覆盖遮阳网的大棚内采用基质穴盘育苗,7月中旬定植,9月上旬采摘上市;“核桃乌”青菜10月底播种育苗,11月底定植,元旦至春节期行情较好时收获上市。

3 早春西瓜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早春大棚西瓜选用适合宝应县种植、早期易坐果、耐低温弱光、丰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早佳8424。

3.2 培育壮苗

播前4~6 d,选晴好天气晒种1~2 d,去除破籽、秕籽和杂质,然后用90 ℃热水烫种30~45 s,再用55 ℃温水消毒30 min,用清水洗去黏液,沥干后将种子置于28~32 ℃条件下催芽36 h。采用50孔穴盘育苗,将蔬菜专用育苗基质装填在穴盘内,基质要求平、紧、严、实。播种时1穴1粒,播后覆盖基质1.5~2.0 cm厚,随后将育苗盘摆放在电热苗床上,加盖地膜,搭好小拱棚,夜间加盖保温被,通电加温[1]。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8~32 ℃、夜间18~20 ℃,出苗60%以上及时揭除地膜并通风散湿,降低苗床湿度,齐苗后喷洒防病治虫药剂1次。移栽前5~7 d开始炼苗。壮苗标准:株高10~15 cm,主茎生有4~5片叶,基部茎粗0.3~0.5 cm,无病虫害。

3.3 适时定植

3月上中旬,当棚内地下10 cm土温在10 ℃以上时,选冷尾暖头天气适时定植。定植前1周做畦,单棚双畦,畦面用90%金都尔除草剂封闭除草,之后覆盖地膜;每畦单行定植,每667 m2栽植650~680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使瓜苗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活棵,促进根系生长。定植后搭小拱棚覆盖薄膜,关闭大棚形成3膜覆盖。

3.4 田间管理

3.4.1 肥水管理

春节前,结合深翻冻垡整地,每667 m2施腐熟菜籽(豆)饼150~200 kg作基肥,春节后每667 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40~50 kg、46%尿素5.0~7.5 kg。定植后1周浇1次缓苗水,伸蔓后根据土壤墒情加大膜下滴灌,促进伸蔓。第2雌花授粉后、果实有碗口大小时每667 m2穴施45%硫酸钾复合肥10~15 kg、46%尿素5.0~7.5 kg。头茬西瓜采摘后,每667 m2穴施45%硫酸钾复合肥和46%尿素各10 kg作接力肥,促进二茬瓜生长。

3.4.2 整枝压蔓和人工授粉

采用三蔓整枝,保留1个主蔓和2个健壮侧蔓,摘除其他侧蔓。通过压蔓,使主侧蔓各沿着相反方向均匀分布于田间,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促进西瓜早成熟、早上市。花期采用人工授粉,08:00—11:00间摘下当日开放的雄花,对主蔓第2~3节位雌花授粉,使结出的瓜果形正、味甜、风味好。西瓜坐果后注意疏果,摘除畸形果,头茬瓜每株留1个。

3.4.3 温度管理

定植后5~7 d,保持日温30 ℃左右、夜温15 ℃以上,营养生长阶段白天温度保持26~28 ℃,开花结果期白天保持30~32 ℃。外界气温高于20 ℃时,夜间可不关棚[2]。

3.5 病虫害防治

西瓜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主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化学防治病害可选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虫害可选用吡虫啉、阿维·哒螨灵等药剂。

3.6 采收

头茬瓜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陆续采收上市,采收后接着授粉二茬瓜。二茬瓜因正值夏季,气温较高,成熟时间要比头茬瓜短。成熟时要及时采收,以防成熟过度。

4 秋辣椒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择耐高温、果形大、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广、商品性好、抗病抗虫,尤其是抗病毒病性能突出的辣椒品种洛椒4号。

4.2 培育壮苗

播前选晴好天气晒种1~2 d,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然后将种子放入55 ℃的温水中烫种15 min,再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15 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能起到钝化、抑制病毒的作用,浸种后直接播种。采用基质穴盘育苗,1穴1粒。秋辣椒育苗时正处于夏季多雨时节,为防止大雨倒灌苗床,应在大棚周围挖好排水沟,同时配足排水设备。加强苗期管理,覆盖遮阳网降温,适当放风炼苗防止徒长,及时拔除病虫苗。出苗后可用恶霉灵喷雾预防苗期病害,7 d喷1次,连喷2次。移栽前5~7 d揭除遮阳网炼苗。苗龄25~30 d、6~7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4.3 合理密植

7月中下旬选阴天定植。定植前1周,按2 m行距筑畦,定植行距50 cm、株距30 cm,每667 m2栽4 500株。

4.4 田间管理

定植前要清理排水沟渠,做到雨天时积水能及时排走。定植后气温仍然较高,可掀开四周棚膜至1 m高处,以利通风;下雨时及时放下薄膜,防止雨水进入棚内;如遇干旱时,早晚进行滴灌补水。门椒坐果后,每667 m2穴施46%尿素15 kg,果实采收期结合浇水每667 m2施4~5 kg冲施肥。进入盛果期后,每7~10 d浇1次小水,隔1水追肥1次。当夜间最低温度低于15 ℃时,应围起两边裙膜保温,白天棚温不超过30 ℃时可不通风,超过30 ℃时中午进行短期通风。

4.5 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生长期有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蚜虫、甜菜夜蛾等。采取措施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4.6 采收

秋辣椒一般9月下旬开始采收,11月下旬采收结束;栽培过程中还应根据市场行情,随时采收。

5 “核桃乌”青菜栽培技术

“核桃乌”青菜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宝应县的地方特色品种,属白菜种、乌塌菜变种类型,因叶缘缺刻多且深似核桃而得名,2012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

5.1 培育壮苗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的田块做苗床。每667 m2施入有机肥2 000~2 500 kg、45%的三元复合肥20~30 kg作基肥,翻耕细耙,苗床做成宽1.0~1.2 m、沟宽30~40 cm、沟深15~20 cm的高畦。10月中下旬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50~200 g,播时用细土拌匀种子撒播。播后浇足水分,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视土壤墒情适当补水,浇水适宜在傍晚进行[3]。齐苗后,每667 m2浇施1次腐熟稀粪肥或稀释的沼液1.5~2.0 m3,以促进幼苗生长,及时去除密苗、弱苗和非典型特征的杂苗及高脚苗。

5.2 整地定植

11月中下旬,待辣椒收获后拔除茎秆,清理田园,每667 m2施用有机肥3 000~3 500 kg、45%的三元复合肥35~40 kg,并耕翻整地,耙细耧平后开沟做畦,畦面宽1.0~1.5 m,畦沟宽30 cm、深20 cm左右。定植时选用苗龄25~30 d、5~6片真叶的壮苗,行距25 cm、株距20 cm左右,每667 m2定植1.0万~1.4万株。

5.3 田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缓苗水。定植7~10 d后结合浇水追肥1次,每667 m2追施30%稀粪水或沼液1 m3左右;定植30~35 d后,每667 m2施用45%三元复合肥20~25 kg。气温低于0 ℃时应及时覆盖稻草,防止发生冻害。

5.4 病虫害防治

“核桃乌”青菜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是蚜虫、小菜蛾,可用0.3%苦参碱或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

5.5 采收

“核桃乌”青菜于元旦至春节前后采收,按大小分级包装上市。“核桃乌”采收后耕翻冻垡,以便于后茬作物栽培。

猜你喜欢
宝应县壮苗复合肥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宝应县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静物》(速写)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东北丰磁化炭基复合肥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
纳米级脲醛缓释复合肥
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