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模仿 终于独创
——“学习仿写”升格训练示例

2021-03-15 09:17王丽君
初中生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祖孙中国女排范文

文 王丽君

技法指点

同学们读到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往往会认同之,羡慕之,进而意欲仿写。仿写的确是写作入门的一条捷径,因为在仿写中,我们可以渐渐领悟奥妙,“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但是,对于一篇佳作,若只改其中名姓、词句,其余都照搬照抄,这不算仿写。

一般来说,仿写有三重境界:从范文选材上得到灵感,也写一篇题材相似的文章,是初级仿写;模仿范文的语言形式、结构特点、表现手法、体裁等,写出一篇骨架相似的文章,是中级仿写;而高级仿写则是学得了范文的思想境界,创作出一篇同样富有精气神的佳作。要想仿得形似甚至神似,必须在读范文时多下功夫,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精彩?精彩处怎样仿写?我能不能有自己的变化和创新?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表现亲情的散文。下面,我们就以一名同学的一篇仿写文为例,具体体会如何进行仿写。

原文呈现

祖孙俩

谁都知道爷爷最爱我,可是我却越来越觉得和爷爷无话可说。

国庆节到了,我们全家准备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想到总是默默做事的奶奶,无共同语言的爷爷,我对老家一点儿都提不起劲儿来。

车刚停下,爷爷就咧开缺了两颗牙的嘴巴大笑着对我连连发问:“哎呀,怎么变瘦了?”“是不是你爸没烧好菜给你吃?”“学习累不累?”……我全都不回答。

爷爷热情,“我”冷淡。“我”冷淡的态度也应着力表现,才能和后文的转变形成对比。

邻居听到我们回来了,也跑过来凑热闹。“老李,考第一名的大孙子回来了?看你从早上就开始乐呵。”“那当然,我孙子是非常优秀的。”我很不高兴,从沙发上跳起来,走到爷爷身边,拽拽他的袖子:“爷爷,你能不能不要把我拿出来炫耀?”

爷爷的行为增加了“我”的反感。对于“我”的后续反应,可适当增加描写。

吃饭时,饭桌上不见了爷爷。奶奶边给我夹菜,边嘟囔着:“你爷爷又去给邻居帮忙了。这两年啊,邻居家电视坏了,水管堵了,房子漏水了,都来找你爷爷去修。有时候啊,他还自己出钱替人家换配件。我看啊,这四面八方就他一人最能。”我默默地低头吃饭,想着之前邻居们热情地和爷爷打招呼——难怪爷爷如此有人缘!

此处可再增加“我”的感受,方能自然地引出后面“我”对爷爷的态度的转变。

爸爸提议去看电影《夺冠》,我们一致同意。观影时,我屏息凝神,热血澎湃,为中国女排夺冠而自豪。回家路上,爷爷和我一前一后地走着。看着爷爷略显佝偻的背影,我突然快走两步追上他,使劲咽了一下口水,对他说:“爷爷,中国女排夺冠的艰辛历程,您是知道的吧?”爷爷对我的主动攀谈先是顿了顿,随后立即喜上眉梢:“是啊,我们那时候也年轻。我还跟周围的小伙伴一起打过排球呢……”

爷爷述说着国人对女排的感情,也回忆着自己的过去,侃侃而谈。我俩就这样肩并肩地走着。我感觉到了爷爷皮肤的温热,更感受到了爷爷内心的快乐。

“我”对爷爷的态度有了转变,但是过于突然,缺乏必要的铺垫。

综合点评

本文表现了祖孙间的亲情。前半部分,爷爷的热情和“我”的冷漠,凸显了亲情的不平衡。后半部分,“我”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主动靠近爷爷,重新了解了爷爷。全文的整体构思没有问题,但和仿写《背影》的要求尚有差距。

升格指津

1.小作者想通过对爷爷的态度的变化来表现祖孙情,则不妨根据训练题的要求模仿《背影》的行文结构。《背影》中,朱自清四次看到父亲的背影,四次流泪,爱和被爱的真情实感在字里行间流淌。本文也可以通过叙述祖孙俩之间发生的几件事串起一条明线。

2.本文从写国庆回老家到写观看电影《夺冠》,身边的新鲜事信手拈来,真实亲切。建议再添加一两件事,使故事更丰满。

3.在对典型情节的叙述中,要适当加入描写、议论,使情节更动人,更令人深思。

佳作出炉

祖孙俩

我和爷爷已经越来越无话可说了。

国庆节到了,我们全家准备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想到总是默默做事的奶奶,无共同语言的爷爷,我对老家一点儿都提不起劲儿来。

刚下车,爷爷就迎了上来,咧开缺了两颗牙的嘴巴大笑着对我连连发问:“哎呀,我大孙子怎么变瘦了?”“是不是你爸没烧好菜给你吃?”“学习累不累?”……我不耐烦地疾步走进门,往沙发上一“沉”:“学习当然累了!哪有那么多轻松的事?!”爷爷的笑容僵了一些,转瞬又扬声说道:“听说你考试又考了第一名?没有白辛苦啊!到爷爷家来,就不要想学习,开开心心玩。”

第一处描写爷爷,情感的起点是“我”明显不耐烦。

邻居听到我们回来了,也跑过来凑热闹。“老李,考第一名的大孙子回来了?看你从早上就开始乐呵。”“那当然,我孙子是非常优秀的。现在啊,我都要跟在他后面学习咯!”爷爷站在门口,大声跟邻居炫耀着。我很不高兴,从沙发上跳起来,走到爷爷身边,拽拽他的袖子:“爷爷,你能不能不要把我拿出来嘚瑟?”“什么?嘚瑟?啥意思?”

第二处描写。

我放弃了抵抗,也不想跟他解释这个流行词。这是新老之间的碰撞吗?碰撞的结果就是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叙议结合,这是“我”对隔代距离的反思。

吃饭时,饭桌上不见了爷爷。奶奶边给我夹菜,边嘟囔着:“你爷爷又去给邻居帮忙了。这两年啊,哪家电视坏了,水管堵了,房子漏水了,都来找你爷爷去修。我看啊,这四面八方就他一人最能。”我默默地低头吃饭,想着之前邻居们热情地和爷爷打招呼——难怪爷爷如此有人缘!

这是第三处对爷爷的描写,并且是侧面描写。原来,爷爷一直在用行动表达对“我”的爱。“我”和爷爷间的距离,甚至是对他的厌烦,正在慢慢消除。因为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所以才会有之后“我”的主动接近。

“哦,对了,”奶奶继续说,“你爷爷都学会用手机发微信了,还用电脑上网学习修理技术。他说,要跟上大孙子的节奏……”我嚼饭的嘴巴停住了,心中百感交集。

爸爸提议去看电影《夺冠》,我们一致同意。观影时,我屏息凝神,热血澎湃,为中国女排夺冠而自豪。回家路上,爷爷和我一前一后地走着。看着爷爷略显佝偻的背影,我突然快走两步追上他,使劲咽了一下口水,对他说:“爷爷,中国女排夺冠的艰辛历程,您是知道的吧?”爷爷对我的主动攀谈先是顿了顿,随后立即喜上眉梢:“是啊,我们那时候也年轻。我还跟周围的小伙伴一起打过排球呢……”

第四处描写,突出祖孙互动。

爷爷述说着国人对女排的感情,也回忆着自己的过去,侃侃而谈。我俩就这样肩并肩地走着。我感觉到了爷爷皮肤的温热,更感受到了爷爷内心的快乐。

结尾抒情自然。祖孙俩的距离在这样的同行与亲密交谈中不断拉近。

综合点评

细读升格文,不难看出小作者模仿了《背影》的叙事结构,对课文中的“背影”也进行了变式处理。他回到老家,与爷爷的疏远最初表现为“不耐烦地疾步走进门”,将自己的“背影”甩给了爷爷。在从奶奶口中了解了爷爷热心帮助邻居,以及爷爷为了跟上自己的脚步而学习上网等现代技术之后,他的内心发生了微妙变化。看完电影,“看着爷爷略显佝偻的背影”,他决定主动上前和爷爷聊天,拉近和爷爷之间的距离。文章结尾,“我俩就这样肩并肩地走着”,温暖交流的场景让他们的心不再有那么远的距离。全文从事出发,以情结尾,叙述流畅,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小试牛刀

《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猜你喜欢
祖孙中国女排范文
人间至爱祖孙情
人间至爱祖孙情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祖孙情
亲情祖孙
春色几许(简谱)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