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3-15 06:58杨婷娟
学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应用

杨婷娟

摘 要:“导学案”是全面素质教育情景下发展起来的创新教育模式,迎合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需要。为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必要深入探究其运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对此,教师可基于现状问题分析,提出几条有效策略,如“强化认识”“改进设计”“合理运用”以及“加强监管”等,促其在发展中健全。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7-00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21

一、“导学案”初中数学应用现状

(一)认识不全面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导学案”的认识存有相当的片面性。例如,很多学生把其定位于辅导材料,而忽视了其“导学”的功能。这也因此导致课堂教学未能于预定的情境中进行。

(二)内容不健全

在应用过程中,“内容”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导学案”的目的及功能实现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习题设计不尽如人意。通常来说,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层次不一,两极分化严重。实事求是地说,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均存有一定难度。“导学案”习题的设计通常以基础题为主,以“夯实基础”为主,结果却相应地削弱了“培优”的作用。

(三)预习未重视

“导学案”为学生提供了明确、规范的预习文本,有些学生虽然按“导学案”上的引导,进行了预习,但不够彻底。例如,仅就上面要求,预习了相关概念,“浏览”了题例,但却没有完成相应的练习。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仅是在教师要求上交的情况下,才完成预习。总之,整体上看,预习的运用程度、完成程度均较低。

(四)评估有缺陷

“导学案”的运用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估与反思。但事实是,在一天学习结束之后,按“导学案”的指导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便是评估与反思。相当数量的教师也不会按“导学案”固有的要求及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对预习、复习、小结、总结等情况的了解便不会彻底、全面,“导学案”应有的评估与反思从师生两面均没有贯彻。在此情况下,评估也将无从谈起。

二、“導学案”应用问题原因分析

(一)使用指导不恰当

“导学案”是近年才有的教育模式的创新,师生对其认识难免存有不足。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与对学生进行的指导不够明确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导学案”下发之后,教师通常仅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上讲解,或者课后批改。这种指导实则违背了“导学案”的“导学”功能,也把学生引入了误区。

(二)内容编写练习化

在初中阶段,数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所以,“导学案”需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一定的练习。但事实上,“练习”于其中占了相当比例,课堂教学通常为了完成“导学案”设计的题目进行。

(三)学情分析不彻底

按“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教育均应为学习者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以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能投入于其中,潜能得到发挥。但从实际来看,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而且,教师也没有针对学生层次,从整体、个体两个角度探究其最近学习需要,结果致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基本需要均没有得到满足。

(四)监管措施不到位

“导学案”评估与反思存有一定问题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有限。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论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能力选择、有意愿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与方法,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惰性。在监督机制缺乏的情况下,其惰性只能助长而不会减弱。另一方面,各学校运用的“导学案”通常统一购买或者自行编写,但无论哪一种情况,其实践均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导学案”应用效果提升策略

从导学案应用于初中数学的实践来看,它的确可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产生其他益处。但从以上论述中也可看出,也存有其他一些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及原因分析,其应用效果的提升同样需要立足于相关教育思想及理论,如“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以及“最近发展区”等,并采取相应策略。本文基于理论学习与实践总结,在此提出几条策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行性,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强化认识

从根本上来说,“导学案”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依据建构主义的要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机地融为一体,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做好精心设计,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完成相关教学内容,师生在人格完全平等的条件通过互动完成教学。这需要学生对“导学案”有正确的认识。“导学案”运用的根本在于帮助教师实现从“教什么”到“怎样教”的转变。而学生也要在教师引导下,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全新的认识,要切实认识到“导学案”的主要功能在于“导学”而不在于“练习”。

为此,在整个运用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认识“导学案”。而且,无论是在什么过程中,均应使学生认识到“导学”案的“导学功能”,而不是“练习”功能。在预习环节,教师应把“导学案”中相关设计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引导的形式,使学生以“导学案”中设计的题目为载体,结合书本中的概念、理念以预习的形式进行探究。对教师而言,除要认识到“导学案”的“导学”功能,更要意识到不可对其产生过度依赖性。特别是应树立辨别分析意识,综合学生、教材等多种情况,进行二次设计,例如删改或增加相关内容,按实际需要调整教学方法等。

(二)改进设计

“导学案”的改进设计除依据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着手,更应把握数学课程的特点,把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内容有机融于其中。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学情,也没有严格遵守课程标准,片面地根据教材或个人经验,刻意地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题目。为此,应特别围绕教学目标,加强学情分析,在满足学生整体需要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与能力。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以及“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论述,而且可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应准备多元的教育方法与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因为按“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升信心。“导学案”自提出起之所以很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分层设计的指导思想。

例如,在学习“四边形内角和时”,对于程度较弱的学生,可引导其运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引导其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求和;对于程度更好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在自主合作中探索五边形、六邊形的内角和。这样,便实现了拓展。

(三)合理运用

对于此前所述的师生对“导学案”过于依赖,或者“导学案”定位失当的问题,根本是因为其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但这些均应以合理的设计为原则。所以,在设计时,不但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更要遵循“引导性”原则。这样,“导学案”的“导学”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实现。也只有这样,其内容的设置才会强调“已知学习”对“新知构建”所起的作用。而且更主要的是,“导学案”的编写不能偏离“参与性原则”,因为,把学生隔离之外,其对相关方面的理解便可能会失之偏颇。

同时,要把握好“导学案”的发放时间。通常情况下,应于课前发放,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预习。而且,对于学生的预习,教师应及时检查,以在检查其预习效果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更能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与能力。当然,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课后要及时总结、反思与评估。毕竟,评估与反思是学习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对教学效果可起到很大的保证作用。

(四)加强监管

按“导学案”真正的要求,各学校应在充分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人员自行编制。这样,不但可使本校相关教师实现经验、风格及水平等多个方面的互补,而且更可使“导学案”的运用与本校学生实际保持一致。加之此前所述的监管不力等问题,各学校需根据本身实情制定相应的监督评价体系,定期对“导学案”的设计、使用进行评估。从监管的效果来看,确立多元的评估体系较为必要。其中,评估主体并不一定局限于本校教师,也不一定局限参与“导学案”编写或使用其授课的人员,校外专家、兄弟学校的教师均可以正式或非正式形式,例如教研、听课、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其使用予以评估,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就评估客体来讲,师生均应纳入被评估的范围。从教师来讲,不仅重在其对“导学案”的开发与运用,更在于其通过“导学案”对学生“勤学善思”可起到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讲,同样不在于其运用“导学案”完成练习的状况,更在于其通过运用激发的思考与自主合作学习。而且,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对于初中生来讲,这一点更为关键,关系到其以后持续学习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估形式,均需把此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融于“导学案”的评估与监管之中。

这样,已经编好的“导学案”才能在实施中尽善尽美,其运用才可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导学”功能,教学质量也能由此得到提高,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才能实现路径创新。同时,也会促使更多的“导学案”被编写、完善。

四、结语

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得到了深入实施。“导学案”的提出及其于初中数学的应用可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素养教育的发展,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尚需教师及相关方面积极创新,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章飞,顾继玲.指向认知地图形成的初中数学学案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9(10).

[2]张荣华.学案教学的内涵、特点及操作程序[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2(2).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数学应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