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思考

2021-03-15 05:25朱小曼余瑾
科技风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信公众平台纲要

朱小曼 余瑾

摘 要: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移动学习终端载体,具有用户众多、使用便捷、功能强大、易于传播等特点。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契合大学生的接受规律、认知特点和交流习惯,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本文从需求分析、设计原则、设计框架几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加以探讨。

关键词:“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设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新形式。线上教学带来一定高效和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技术接入难、师生教学互动难、教学时间保障难等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教师围绕增强线上线下教学互动、加大专题教学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既符合教育信息化要求,又能够辅助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这也是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题中之义。

一、需求分析

当前,国内部分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了“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别笑,我是思修课”、北京师范大学的“木铎思享”等,这些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在思政课中引入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在我国高校中比较普及,但是,针对具体的一门课程而开发、建设并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并不是很多,尤其在平台运行、版块设计、功能发挥尤其是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

为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纲要”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纲要”课教学的看法,在前期调研和访谈过程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展开:“您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渠道进行学习的态度”“您希望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哪种形式的学习资源”“您认为‘纲要课线上教学的不足之处”“您认为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学习‘纲要课的优势”以及“您认为影响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课程的原因”。通过调研和访谈,一部分学生反馈“纲要”课线上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处于空间上的分离状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实时把控,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了环境的制约,导致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意识和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另一方面,对于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纲要”课教学,绝大部分学生表示“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需求、环境需求、资源需求等方面也做了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在学习空间、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变化的前提下,“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融入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丰富课程形式,深化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二、設计原则

(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政治性是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辅助教学,必须体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导向功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不能一味迎合学生需求;科学性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求真、求是的态度去设计和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史实相一致。在推送相关内容的同时切忌以追求新奇特为招牌,而忽视了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要注重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二)目的性原则

“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因此,“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应在理念、结构、重点问题筛选、史料运用等方面切实保证、遵循并体现目的性要求,确保微信教学平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原则

灌输是大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手段。在“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过程中,通过文字灌输、语言灌输、形象化灌输等形式充分发挥网络在理论输出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在互动环节,教师可发布一些让学生思考、讨论或辩论的主题内容,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对话,由对知识点的解疑释惑上升到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和交流合作。

三、设计框架

(一)明确定位,辅助教学

“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定位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延伸与补充。学生在课堂进行系统学习之外,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有针对性拓展。在学习资源设计上,既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又贴近学生实际,兼顾内容的辨识度和吸引力,避免学生产生额外的学习负担,可以实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另外,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与学生建立起实时交流,规避了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互动不佳的弊端,学生和教师建立起真正的联系,教学有效性得以保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上,要与课堂教学分清主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只有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达到思政课教学的最佳状态。

(二)科学设置,内容为王

“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在秉持原则的基础上以及最大化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前提下,科学设置“纲要”课、“纲要”客、“纲要”刻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如下:

(1)“纲要”课。包含“微课堂”“微题库”和“微互动”三个栏目。“微课堂”包括课堂作业的发布和展示、课堂笔记的推送和征集、课堂知识的网络版本,省级以上思政课大赛的获奖教案、精彩视频,主题艺术思政课、大国战疫云端思政课等课程的回放;“微题库”对应的是“纲要”宝典,包含练习题,期中、期末测试题等,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在“微互动”栏目,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点对点交流,教师在答疑释惑的过程中又能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和心灵关怀,用真理唤醒学生,用真心润泽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纲要”客。下设“微阅读”“微聚焦”“微视听”三个栏目。“微阅读”涵盖经典文章、经典书目的推送、专家解读和专业知识链接、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人物评价等等。挑选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等内容进行推送,逐步构建一个课程教学资源库;“微聚焦”包括时政热点、学生关注的焦点、学习的重点难点等,对于一些重大的国际国内新闻,第一时间从官方媒体公众号进行转载或者编辑发布;“微视听”栏目包含党史国史大讲堂、校长书记上思政课等讲座、报告的网络版本,学生可以留言,发表听课感受,有助于学生扩展课堂教学以及课本知识。

(3)“纲要”刻。涵盖“学而思”“思而行”“行而悟”三个栏目,旨在引导学生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学而思”设置一些让学生思考、讨论或辩论的问题,比如“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崇尚英雄”“新时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等,学生可以在讨论区留言回复;“思而行”主要针对“纲要”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寒暑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内容而展开;“行而悟”重点推送学生的原创文章,是课堂感悟的呈现与传播。

(三)完善管理,打造团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研发,同时要注重平台运营。当前一些思政课的微信公众号内容较少、更新较慢,被形象地称为“僵尸公众号”,严重影响了线上传播效果。因此,在平台运营过程中要打造“微助教”体系。任课教师可以在所带班级的学生中招募“微助教”成员,选拔对该课程感兴趣且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同学,组建团队参与平台运行,由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微助教”成员负责深入学生中间,搜集疑难问题并进行整理归纳,反馈给教师;另一方面,“微助教”成员在平台运行方面负责协助教师进行主题选择、设计排版、信息汇总、在线互动等,确保各个环节互联互通。“微助教”的有效参与能够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有的放矢,既有利于选择符合学生接受规律的内容,又有利于提高公眾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易于实现、易于维护和迭代,具有界面简洁、逻辑清晰、模块分明、功能全面等特点,符合信息时代学生的交流习惯,它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高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亲切,并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一方面,借助平台推动课上课下相互配合,解疑释惑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用学生话语传递价值导向,实现从师生的“延时互动”向“即时互动”转化;另一方面,公众平台发布的主题活动、经典阅读、心得交流等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过程中秉持原则、坚守阵地,做到严肃活泼、入脑入心,摆脱讨好式的网红模式,传递主流价值观,引领思政网络的绿色生态,以期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实用且便捷的学习平台,更好地辅助“纲要”课教学,从而提升思政课的“抬头率”和学生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高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8(Z1):55-58.

[2]“木铎思享”,陪伴青春上路[EB/OL].https://news.gmw.cn/2018-01/15/content_27347845.htm

[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课题编号:s20201014608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小曼(1982— ),女,汉族,辽宁营口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余瑾(2000— ),女,汉族,陕西商洛人,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信公众平台纲要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