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电梯电气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03-16 00:18鲜勇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8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教学改革

摘 要:电梯电气技术基础是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电梯安装、调式、维修保养岗位所涉及的电气知识,现教学内容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没有深度融合,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改革教学方式、重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向企业输送的人才质受到企业的高度肯定,改革成效较明显。

关键词:电气技术基础;电梯工程技术;职业素养;教学改革

Abstract: Elevator Electrical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is a cor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 for elevat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course is mainly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electrical knowledge involved in elevator installation, mode and maintenance.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deeply integrated with Elevat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and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is not high.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s improved by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reconstructing course contents and reform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s higher and higher, the quality of talents delivered to enterprises is highly affirmed by enterprises, and the reform effect is obvious.

Key Words: Elevator Electrical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Elevat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ism; Teaching reform

《电梯电气技术基础》是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及学习效率低下,不能达到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一是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内容没有与工作内容进行对接,教学内容还是讲传统的电机学,部分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且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在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教学内容占比较少,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弱[2],二是从课程内容安排上来看,授课计划中的教学内容并不清晰和明确,教学虽然安排了实践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实践内容和理论知识没有很好地衔接,导致学生并不能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实操能力,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3],三是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差较大,不仅有普通招生,还有单招和“3+2”,不同类型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实现分层教学,会增加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4]。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1 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标准,让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对接,重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对接。改善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及构建实验项目,让实验项目与课程内容深入融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特点。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动手操作的教学学时占比[5]。改革教学评价方式,让传统的期末一次性考核转变为多次、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过程性考核。

2 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

2.1 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根据职业能力目标重构课程内容,该课程的理论部分理论性较强,重点是理解电气、磁路、机械三者之间的关系[6],减少理论课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优化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2.2 教学改革的难点

现有实验项目数量较少且实验内容较单一,不能够满新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现需要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重新构建實验项目,实验项目结合课程内容围绕电梯安装调试和维修保养岗位职业能力目标进行设计[7]。

2.3 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2.3.1 构建校企混编的教学团队

制定校企教学团队成员的条件,构建混编的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企业电梯电气技术人员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骨干教师及新进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成员有老、中、青年教师,学校师资和企业师资密切配合,形成传帮带的机制,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团队成员关于该内容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通过企业调研、团队讨论,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且将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和模块化分解,团队成员结合自己擅长的领域承担不同项目的课程内容资源的准备。

2.3.2 共享校企资源

通过校企合作共享企业设备资源,整合学校电梯实验室教学资源,采购6套电梯联动设备,在现有的教学备和重新构建的教学设备基础之上重新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项目要有可行性、针对性、目标性,实践教学项目设计、项目任务书的编制通过团队讨论合作及任务分工完成。

2.3.2 提升教师的素质

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派遣新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专业实践知识,通过学习从而深入理解电梯的电气相关理论知识,提升新教师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学校资深的专任教师对企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企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3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1 构建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起动、调速、制动,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教学主要内容没有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紧密联系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教学改革,把整个课程内容分解成六大部分,分别是电梯常用磁路、变压器、电梯电气基础知识、直流电机及电力拖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这六部分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通过课程内容改革使得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进行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激发了学生对电梯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内容的实施

教学内容的实施分为四个过程,第一阶段是学习磁路和变压器,第二阶段是学习电梯电气基础知识,第三阶段是学习直流电机及电流拖动、第四阶段是学习交流电动机及电流拖动。

3.2.1 第一阶段:学习磁路和变压器

学习内容主要是磁路的基本知识、交流铁芯线圈电路、变压器的结构及变压器在电梯中的应用,这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讲授+现场演示+完成学习任务+讲授的教学策略,通过这种策略能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完成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量再讲解完成的学习任务质量比较差的一些知识点,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编制学习任务单发放给学生,学习任务单针对课程的教学重难点进行编制,现场的演示教学主要是通过电梯实训室的零部件实物为载体进行。

3.2.2 第二阶段:学习电梯电气基础知识

学习内容主要是电梯中常见的低压电器、电梯常用的电工工具使用、电梯电源箱配电要求、电气安装接线基础知识、电气控制原理图及接线图的识图。这部分课程内容理论基础简单,实践性较强,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主要采取“讲授+现场演示+实践”的教学策略,在讲解理论基础知识之上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把电梯中常用的低压电器的工作过程做成动画展示给学生,把电梯常用的电工工具使用方法拍成短视频放在线上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分组到电梯实训室模型电梯上找出不同类型的低压电器,在学习任务单上写出不同类型的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这部分的教学目标重点是了解电梯中常用低压电气的工作原理和掌握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常用的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2.3 第三阶段:学习直流电机及电流拖动

学习主要内容是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直流电动机在电梯中的应用,要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这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采取“自学+讲授+小组讨论+现场教学”的教学策略,学习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直流电动机的内部结构,通过讲解直流电动机在电梯门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2.4 第四阶段:学习交流电动机及电流拖动

学习内容主要是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旋转编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变频器的原理及结构、变频器在电梯工程中的应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旋转编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学习的重点,学习方式通过讲授+现场演示+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载体是电梯实训室的模型电梯及联动设备。

4 考核评价改革

电梯电气技术基础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因此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课程内容,构建了多层次的教学体系。传统的考核方式轻过程考核、重期末考核,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学生考核评价改革,建立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重在过程考核,细化了过程考核内容,过程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期末考核采用一次性考核的形式綜合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 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完成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课程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电梯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整体成绩大幅上升,在与该专业相关的全国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的奖项数有所增加。

6 结语

根据《电梯电气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研究,将岗位工作内容与课程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体系。研究结果证明,通过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在企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参考文献

陈银学,李慧军.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电气自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1):69-72

[2] 杜晓燕,张坤平,曹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20(13)::158-159

[3] 张玥,薛涛,张辉,等.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 2021,50(8):214-215

[4]玉河,周旭.基于课程思政下的《PLC与变频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21,37(8):152-154.

[5]张敏,陈木荣,黄美莲,等.电气电子类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以PLC课程为例[J].轻工科技2021,37(10):137-138

[6] 孙攀,虞正平,范然.电气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8):19-20.

[7] 陈昌松.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J].电子制作,2014(4):132.

基金项目: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基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电梯电气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LGC2020-12067)

作者简介:鲜勇(198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

3437501908279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教学改革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