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运用移动学习工具的调查和引导策略研究

2021-03-16 01:30张成霞李成忠
关键词:工具教学资源利用

张成霞,李 霞,吴 红,李成忠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园林园艺学院, 江苏泰州225300)

随着4G网络的发展成熟,学生可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工具获取各种学习资源,便捷地展开互动式学习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最受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截止至2018年6月,我国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高达98.3%[1]。移动学习作为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学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具有有效性、互动性、移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因此,通过移动学习工具展开自主学习,它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2]。高职教育是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存在生源质量良莠不齐、教学质量高低不一及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认可程度等问题,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难以解决以上问题[2]。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知识型的工匠,在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主要通过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记笔记和课后完成作业的传统方式获取知识,该途径在21世纪的今天已远远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学习的需求,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相反,学生下课后比较活跃,使用手机等移动学习工具较频繁。高职教育以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下的工作能力,而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满足学生模拟真实场景的需求,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展开学习[3,4]。为了全面了解高职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工具的现状,作者以泰州某两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了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工具、移动学习需求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高职学生运用移动工具开展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本次调查前先设计出调查问题选项,再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最后收回调查问卷543份,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一、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现状

(一)使用移动工具的主要功能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使用移动工具时,22.52%的学生用来看移动QQ或论坛,其次22.15%的学生在玩游戏,14.45%的学生在追剧,也有17.58%的学生在登陆网站查找资料(表1)。说明70%左右的高职学生利用移动工具不是学习,而是进行游玩、社交,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引导,利用流畅的网络系统将移动学习工具充分应用到日常的课程学习中。

表1 学生使用移动工具的主要功能

(二)每天使用移动工具的时长

表2中调查结果显示,有32.75%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移动工具时间在4~5小时,有22.18%使用长达5~6小时,8.75%的学生移动工具使用时间在6小时以上,说明移动工具已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课余时间。学生多在课间休息时间、睡前、甚至在等人或等餐时间段利用移动工具上网,说明高职学生白天学习活动时间的30%被移动工具所占用。

(三)使用移动设备的学习方式

表3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使用的移动学习方式主要是登录网站查找学习相关资料、使用学习软件等方式比较一致,前者占82.14%,后者占80.97%;喜欢使用QQ、微信或论坛等方式进行学习的占70.15%;喜欢从网上下载文档、课件等资料到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学生占47.76%;仅有26.06%的学生喜欢观看微课或在线开放课程等形式进行学习。

表3 学生使用移动学习方式

(四)使用移动设备学习的优势

表4中调查结果显示,和传统学习方法相比,93.13%的学生认为使用移动工具学习最大的优势是学习更便捷,其次89.63%的学生认为可强化和巩固主课堂学习的内容,85.62%的学生认为可以及时反馈评价,84.87%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认为学习目标明确的占81.29%,可获取更丰富的学习信息的占80.54%,说明使用移动设备学习的便捷性、互动性、可选性、资源丰富等优点在高职学生中被普遍认可。

表4 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学习的优势

二、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状况

(一)利用移动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意愿

调查发现,76.44%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方便、快捷、效率高、应用广的学习方式,学生认为利用移动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学生利用便捷的移动学习工具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使自主学习变得相当简单、便捷。由此可见,大部分高职学生愿意利用移动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二)应用移动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的情况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表5),学生应用移动工具进行组织学习的方向主要在课后复习和与老师的交流互动,45.76%的学生喜欢应用移动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来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点,确保对课堂知识点的消化吸收,还可以提高对知识点的认知,开拓思维空间。另外,有30.68%的喜欢利用移动学习工具进行师生交流讨论,学生可以利用QQ,微信和职教云APP与老师课下交流,课后答疑,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课堂重点、难点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吸收情况,使老师便于以生为据,精准辅导。还有15.77%的学生喜欢利用移动工具进行提前预习,这样有利于帮助自己提前预知老师下堂课要讲授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以学定教,精准备课;仅有7.79%的学生会选择利用移动学习工具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

表5 学生利用移动工具自主学习的情况

(三)利用移动工具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利用移动工具自主学习的效果各有不同,35.77%的被调查者利用移动工具开展自我学习,丰富的网络资源既能提供课堂所需的学习内容,又能展示很多课外拓展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另有25.6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容易被浪潮般的信息干扰下,学习效率反而下降;还有22.79%的被访者认为利用移动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应该是有利有弊,整体上是利大于弊,对学习有帮助;另外15.76的受访者利用移动工具开展自主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一样,没有什么差别(表6)。

表6 学生利用移动工具自主学习效果

三、高职学生利用移动工具开展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上网已成为高职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网络的高度发达和普及,移动学习亦成为高校学生普遍应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调研结果也显示76.44%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方便、快捷、效率高、应用广的学习方式。因此,建设移动教学资源平台,整合、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课题[3,5]。教师对学生利用移动工具自主学习转变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等做出反馈,并给予适当指导。

(一)培养学生素养,养成终生学习和持续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和自我管理是移动学习有效开展最根本的策略[1]。高职学生要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式、填鸭式的传统学习方式,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课程特点,制定好学习计划,将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方式相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管理好自主学习时间。相对于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来说,高职学生拥有更充余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按需进行自主学习,这为高职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养成提供了实现途径。所以高职学生要获得行业企业、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移动学习获取知识资源、拓展专业素养、激发创新思维意识,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

(二)建设移动教学资源平台,整合、开发专业教学资源

当前高职学生都有手机、iPad以及笔记本电脑,并能熟练操作这些设备,随时上网查阅相关学习资料。目前,网上有部分高职院校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课件、视频、在线测试、交流互动等,但这些资源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2,3]。移动教学资源建设要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根据不同目标群体,开发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结合学校“双高”建设及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要求,加强学校网站资源建设,如加快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学习资源的建设,同时,充分利用职教云、超星等学习平台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兴趣,使用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移动学习,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激发学生从移动学习资源中汲取新知识的动力,也能满足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充分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拓宽学习渠道,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现有资源的有效链接,实现课程资源互补,降低本校课程建设的运营成本。另外,利用现阶段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开发适合本校移动学习资源的APP,向学生推广使用,首次注册登录后以后每次都能便捷地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使他们逐步适应移动学习,通过移动学习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感受移动学习的优势,让他们更乐意开展移动学习。

(三)实现教学资源碎片化、视频化、交互性,培养学生移动学习的兴趣

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和碎片性的特点,教学资源要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选择。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喜欢生动且有趣味性和交互性的学习资源。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喜欢视频形式的学习资源,且希望视频时长在15~25分钟之间,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综合类(视频、音频和文本)的学习资源。另外,在“高职学生每天使用移动工具时长”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多利用等人、等车或等餐的零散时间上网。因此,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要实现“碎片化、微型化”,内容要短小紧凑,适合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与概括能力,将“碎片化”的内容零存整取[6],融会贯通地应用移动学习知识。同时还要“视频化”,以短视频、动画和短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另外移动学习平台建设时要体现“互动性”,设置师生互动模块,方便学生和老师之间通过QQ、微信等交流工具沟通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从而调动和培养学生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抗干扰能力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更新换代,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席卷而来,调查中发现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愿,也会利用课余时间用移动学习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但当前海量的网络干扰信息下,有时会使学生迷失学习方向,如微信好友来消息,心情不好时找好友聊天排解情绪;喜欢的公众号有新的内容;NBA比赛开始了,打开视频APP,了解实时战况等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自主学习持久度不够,学习半小时以上会出现倦怠现象,但如果有老师监督会坚持下去,说明高职学生普遍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力,但自制力不强,学习持续性差,这就需要教师的监督引导,因此,教师要从移动学习后台监督管理学生的移动学习过程,与学生互动交流,对他们所学的内容进行正确引导,这样学生也会主动投入到移动学习,逐渐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自我鼓励、自我鞭策,保持坚定的信心,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利用移动工具的标记、存储、闹钟等功能对学习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以便督促自己更好地按照预订计划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稳定性。因为只有提升了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从内心深处爱上并享受学习。

四、结语

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碎片性、及时性、交互性、情境性、自主性、高效性和终身性等特征。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未来社会竞争焦点。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终生学习和持续自主学习能力比知识、技能更为重要,使他们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此外,学校和教师设立在线开放课程,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增加移动教学资源多样性,提高教学资源质量,因为好的移动学习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移动学习的乐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有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这样才能体现出自主学习的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全面的提升,达到高职教育的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工具教学资源利用
利用比例尺来计算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准备工具:步骤: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