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运算教学中渗透运算能力的培养

2021-03-17 15:18孙云卓
江苏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运算模型儿童

孙云卓

【关键词】运算教学;运算能力;运算关系;运算思维;《8、7加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8-0063-02

《8、7加几》是苏教版一上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9加几”之后进行教学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一课。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儿童把握运算的结构模型,还要让他们经历运算的推理过程,初步培养其运算能力。

一、推动儿童把握运算的结构模型

运算作为数学学科的子系统,蕴含着诸多数学关系,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和关联性。低年级的运算学习,就应该蕴含着结构思维与模型思想。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根据运算之间的本质关系和学生的认知经验储备,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精心识别、选择运算关系,作为运算推理的引擎,让运算的结构锚桩从小就在学生心里埋下模型。

1.在数与事的关系中引入生活原型。

今天,喜羊羊给大家带来了2个宝箱,里面藏着什么呢?想知道吗?你要闯过关卡,才能拿到钥匙。(课件出示钥匙)

第一关:9+2、9+5、9+7、9+9,这些都是9加几的算式。那9+7你是怎么计算的?我们在计算“9加几”时都用到了这样的“凑十法”,请你再说一题给同桌听。

打开第一个宝箱,里面有什么呀?(出示8个喇叭,让学生数一数)

第二关:三个气球上的数字合起来是多少?请你迅速计算出结果。(4、2、8;7、8、3;9、1、8;3、9、7)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了?(先想办法凑成10,再用10加几)

恭喜你们闯过第二关,打开第二个宝箱,(出示7个喇叭)里面是什么呀?(再次出示8个喇叭)你想问什么问题呢?

数学运算与生活事件之间有着流与源的关系。上述教学,教师精选儿童熟悉而又喜欢的生活原型,让他们自主探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其理解数学算理提供坚实而鲜活的事理依据。

2.根据数与数的关系建构分合模型。

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喜羊羊要继续考考大家,看!(出示7+9)

师:你会算吗?想一想,自己写一写。

(1)出示图1。

师:你能看懂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仔细看一看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能说说为什么吗?

师:老师看到大多数小朋友都习惯把大数凑成10,把小数拆一拆,这叫作“凑大数,拆小数”。

(2)出示:9+7=16;7+9=16。

师:还有小朋友是这样做的,你能看懂吗?是怎么想的?是呀!可以用“好朋友”的方法。

无论是“9加几”还是“8、7加几”,内在都有着“凑十法”这一数理模型。对“8、7加几”而言,“9加几”就是源,数与数之间的关联是数学学科最本质的关系。教师应跳出课时教材内容编排的束缚,沿着运算知识的发展脉络寻求运算的关系“源”,让运算推理活动成为有源之水。

二、让儿童经历运算的推理过程

在数学运算中,算理理解、算法运用、问题解决等其实都是运算关系再推理的思维过程。运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合理简算,还要注意培养其数学推理能力。

1.从多样到优化,让儿童经历比较与分析。

师(出示图2):看了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把小号?

师:8+7可以怎样算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操作探究后全班交流。

生1:我先把8根凑成10,再加上5就是15根。

生2:我先把7根凑成10,再加上5就是15根。

生3:我是想9+7=16,所以8+7=15。

生4:我先把左边看成10,10+7=17,17-2=15。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8+7,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7+9,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比较不同的方法,你想说什么?

教师没有急于指出“凑十法”的优越性,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学生通过摆小棒、画圈、摆圆片等方式,逐步体会到计算“8加几”时,可以先借2个与8凑十,然后计算10加几是十几;也体会到了“7加几”的特点,可以先借3个与7凑十,然后计算10加几是十几。

2.从个到群,让儿童学会类比与迁移。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用“凑十法”计算“8、7加几”。

师:见8想几凑成10?见7想几凑成10?

…………

师:今天学習的“8、7加几”与上节课学习的“9加几”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学习哪些加法的计算呢?

通过对比“8、7加几”与“9加几”,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凑十法”,并优化算法;一般情况下看大数、分小数,得出相似模块与结构模型,并以此类比同化,迁移到其他加法的学习中。

运算能力是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关键能力之一。教师在低年级运算启蒙学习中播下运算的良种,将有助于儿童数学运算能力的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龙锦小学)

3249500589244

猜你喜欢
运算模型儿童
自制空间站模型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模型小览(二)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留守儿童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