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集字练习——推陈出新》课例评析

2021-03-17 23:56钟毅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1年12期

【摘 要】学生通过单字临写学习积累了赵体书写的基本用笔方法与经验,而集字练习的教学内容,是从临摹走向创作的重要桥梁。这节课就从“推陈出新”四字入手,在把握单字的笔划特征、结构特点后,通过改变它们的排版方式,从单字练习过渡到章法的学习和运用。初中书法的学习,重在引导学生会观察、能创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多分析例字和作品范例,让学生尝试书写、修正书写、创作书写,从中得到方法的学习和书写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设计中,围绕《新技术支持下书法图像识读的研究》,通过线性、图式等,帮助学生在视觉认识和记忆上提升效率,促进学生的书写技能表现。

【关键词】初中集字练习;推陈出新;课型探究;创作书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90-0056-05

【作者简介】钟毅,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61)教师,高级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赵体的结体规律和用笔方法,指导学生准确临摹“推、陈、出、新”四字。通过分析集字创作方法,了解书法作品传统幅式的布局特点及书定要领,尝试创作表现章法之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临习字例,使学生书写出范字特点;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书写技能。在作品书写中,掌握书法作品的集字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推陈出新”成语的出处、内涵、释义等,通过书法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赵体“推、陈、出、新”四字的书写要领,了解四字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作品的集字方法。

教学难点:

在集字创作过程中,根据审美规律和幅式要求,把集字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章法更和谐美观。

教学准备:

例字示范视频录制;“推陈出新”四字各种形式作品;PPT;文房用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王羲之的《兰亭序》与唐代怀仁的集字作品《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点明怀仁的这种方法是书法创作的一种推陈出新,引出课题:集字练习——推陈出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作品,请欣赏。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对,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见图1),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请大家欣赏一幅唐代书法作品的节选(见图1),大家是不是有点纳闷?这幅作品也是王羲之的,那么是东晋王羲之穿越到唐朝去了吗?其实不然,这是唐代的书法家怀仁集出来的。请看帖子开头:弘福寺沙门怀仁集右将军王羲之书……也就是说,怀仁是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搜罗了这些字,汇集成了这幅作品。这种方法也是书法创作的一种推陈出新。

教师板书课题:集字练习——推陈出新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從王羲之《兰亭序》开始,再把它和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作品进行比较赏析,带领学生玩了一次穿越,旨在激起学生对集字作品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

(一)释义:学习“推陈出新”成语典故

师(介绍“推阵出新”成语):韩信管理粮仓时,提出“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这是仓储管理史上的创举,引出现代人对“推陈出新”的定义。

生:欣赏视频,理解推陈出新的内涵。

师:我们应该有新的时代面貌,只有在“推陈出新”中才能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与艺术。书法也是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设计意图:在视频欣赏中理解“推陈出新”的内涵,引发学生对在书法中如何做到“推陈出新”的思考。点明只有在“推陈出新”中,才能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与艺术。

(二)走近:分析字例再现经典技法

1.欣赏赵孟頫《妙严寺记》(见图2),阐述赵体总体风格,在字帖中找出“推陈出新”四字。

师:同学们,从这些整页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孟頫的字结构端正、字形平稳、空间分布匀称;用笔圆润、字体秀丽典雅;在用笔中注重上下笔划的呼应和连贯,行笔流畅;体现出正统、典雅、和美的风格。

师:请大家用上你的“火眼金睛”,在字帖中找出“推陈出新”四字,谁先找到,请到上面的屏幕上来指出。

学生举手,积极主动地上台,指出从帖子中找到的四个字。

师(小结):瞧,它们隆重登场了,让我们来研究怎样才能写好它们。我们分析一个字一般从哪几方面入手?

生:字形、结构、笔画。

师:今天我们就对结构进行重点分析。

设计意图:从赵孟頫的《妙严寺记》,整卷字的结体方阔,笔画开张舒展,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展示整页作品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整体风格并被作品打动,从而引发探索的动力。

2.指导学生仔细分析例字,了解每个单字中分别运用的结体方法。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读字:请大家仔细读帖(见图3),观察每个单字中分别运用了哪些结体方法?结合课本介绍,先跟同桌讨论再举手回答书写要点。

师板书:一、字法:推  陈  出  新

生:“推”字主次分明,“陈”字相迎相合,“出”字左紧右松,“新”字左重右轻。

师小结字例的字形、结构、笔画等方面特征,提示学生重点从结构方面进行解析。

教师板书:字法:推:主次分明

陈:相迎相合

出:左紧右松

新:左重右轻

设计意图:通过对范字的观察、思考和讨论,充分理解推、陈、出、新四字的结构特征和书写要点,使学生读懂字例,为书写打好坚实的基础。

3.教师现场示范“推”字的写法。

师:接下来,老师就给大家示范一下“推”字的写法。(配以讲解用笔方法)(见图4)。

4.学生对临,体会用笔和结构。

师:请大家认真对临“推”字,体会用笔和结构。每字对临2遍。

学生对临,教师巡视指导。

师:还有余下的三个字,请大家跟着老师的书写视频先找找感觉,然后开始书写。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后对临。

5.单字练习作业展评与交流。

师:好,看起来大家都练得差不多了。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请挑你写得最不好的那个字给老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位同学认为“新”比较难,我们来看一下……(老师用红笔批改)。

师:还有两个字,哪些同学练习后感觉自己写得最好?请上台展示一下。这位同学学得很快,“陈”字两遍就出效果了,是赵体的用笔,第一遍结构上有点问题,第二遍把右边的长顿点收进去了,感觉就好多了。这个“出”字反复练习后,效果一遍比一遍好,为你的反复练习的态度点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习字环节,第一步教师现场示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直击范字书写技法,激发了学生书写的积极性。第二步看视频自主学习,使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步单字展评与交流增强了学生对用笔和结构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探索:尝试组合品味集字之美

1.展示教师的横幅和竖幅四字集字作品,请学生“找不同”,分析教师作品调整了哪些地方,引出章法。

师:同学们,我们学好写单个字后,就可以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作品,这就是集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见图5),这四个字原封不动地组合在一起会不会有别扭的地方?我们要怎么调整?请看老师调整后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说说老师的作品调整了哪些地方?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竖幅作品中,“推”作为第一个字,主笔过于倾斜,缺乏庄重感,我把它放正了。“陈”字的最后一笔由反捺变为正捺,竖写后右部较空,捺脚可以伸展,这也是赵孟頫在《三门记》中经常使用的写法。“新”字中,右部较细,竖笔加粗后与“出”字右部协调和呼应。老师为你们的细心喝彩!

师:这就说明我们在集字创作过程中不能死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古人云:“积点以成字,积字以成篇。”在一幅作品中,字与字是互相联系、息息相关的;行与行是血脉相通的。因此,积字成篇就要懂得篇章布局,这就叫章法。

教师板书:章法

2.PPT展示斗方、圆形、扇形等组织形式的集字创作作品,分析楷书章法。

师:书法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老师还给大家带了一些作品,这是斗方,那是扇面(见图6)。

3.教师继续展示“推陈出新”四字章法不同的作品(见图7),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作品中的章法问题。

师:那么我们怎样处理章法的问题呢?

师生一起看作品,讨论、交流、总结。

师(小结):首先我们要根据作品纸的形状、大小安排字的位置和行距,这叫谋篇布局。二是行气贯通,字正行直、字守中线,这是行气贯通的基础;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笔势要上下连贯。三是字款协调,正文与落款之间主次分明、和谐统一。另外还要留意一下书写顺序,按照贯例为:从右往左写,从上往下写。

教师板书:章法:谋篇布局   行气贯通   字款协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找不同”游戏开始,学生通过对比来自主揭秘,不知不觉站到了课堂中心。教师进一步展示创作作品,把学生带入到创作的殿堂,师生讨论和交流后,再进行梳理和总结。使学生对章法的理解更为深刻。

三、临创实践:学生尝试集字,大显身手,表现字法与章法之美

师:看了那么多作品,同学们肯定跃跃欲试了,下面就请开始你们的集字创作之旅!老师为你们预留了一个隐形盲盒,在毛毡下面,各位同学打开有惊喜!其实它是一张书法作品纸。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外形进行谋篇布局并创作表现。

教师PPT出示作业要求:

1.以“推陈出新”为内容,尝试以不同的作品形式进行创作,横幅、竖幅、圆、斗方等均可。

2.书写出赵体楷书的特点,根据章法需要将集字范字进行适当调整。

3.章法和谐,落款、钤印完整。

板书:集字创作

设计意图:从前面字法、章法的学习到整合创作,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书写技能,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提升了学生的临创能力。

五、展评作品,品味学习成果之美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推优,将完成作品上墙展示,请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提示学生从字法、章法角度赏析。

师(小结):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字法、章法的运用。这堂课大家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真正做到了推陈出新。老师为你们喝彩!

師: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个强大的集字APP:不厌书法。大家有集字困难可以向它求助。初学书法的同学可以多多集字,才能让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设计意图: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在欣赏、比较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

教学反思:

半个学期以来,我们每节课都在临摹单字,从单字临摹过渡到集字创作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所以从教学设计上,笔者力求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玩穿越”“找不同”,在增强示范性方面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教学方法上,笔者力求多样而富有变化,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各个环节的教与学,课堂气氛活跃。在作品展示环节上,学生们热情洋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想说、会说,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01650051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