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免疫状态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1-03-17 09:41史兰萍张东星桂贤华丁晶晶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荚膜氟康唑滴度

史兰萍, 张东星, 桂贤华, 赵 琪, 曹 敏, 丁晶晶

1.南京医科大学 鼓楼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8;2.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江苏南京 210008

隐球菌为环境腐生菌之一,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引起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隐球菌脑膜炎,以及皮肤等多部位感染[1-2]。近年来,PC发病率逐年增加,可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增多、恶性肿瘤放化疗、糖皮质激素使用增加及抗生素广泛应用有关[3]。我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新诊断的PC患者中,免疫功能正常的非HIV患者占60%[4]。新生隐球菌感染造成了全球15%的HIV/AIDS患者死亡[5-6]。而PC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特异性,常难与肺结核、细菌性肺炎、肺癌等相鉴别。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免疫状态PC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鼓楼医院确诊为PC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组织学确诊或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患者均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将患有艾滋病、结缔组织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失代偿性肝硬化、肾功能衰竭、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缺陷剂的患者纳入免疫缺陷组(n=25),将无上述免疫缺陷的患者纳入免疫正常组(n=50)。

1.2 治疗方法 75例患者中,2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1例患者术后口服氟康唑400 mg/d。未手术的52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氟康唑过敏,给予伊曲康唑口服;2 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联合治疗;5例患者未在本院进行治疗;其他患者给予氟康唑300~400 mg/d,疗程为9~1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CD4+/CD8+)、影像学检查结果。监测患者隐球菌荚膜抗原。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比较 免疫正常组男性比例高于免疫缺陷组,平均年龄、发热患者比例低于免疫缺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比较/例(百分率/%)

2.2 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免疫正常组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免疫缺陷组,CD4+/CD8+高于免疫缺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 免疫缺陷组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免疫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例(百分率/%)

2.4 隐球菌荚膜抗原监测 监测38例患者隐球菌荚膜抗原,均为阳性,其中1例为脑脊液标本,其他为血标本。随访20例患者定期复查抗原,1例用药半年后转阴;1例用药3个月后转阴,转阴后1个月再次复查提示阳性;1例用药1个月转阴,治疗3个月复查提示阳性。

3 讨论

近年来,无免疫缺陷的PC患者有增加趋势。由于隐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临床关注的重点在于不同免疫状态PC患者的临床特征是否不同[7-8]。本研究75例患者中,36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他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可伴有发热、胸痛、胸闷等症状;免疫正常组以咳嗽、咳痰、胸痛、胸闷为主要表现,而免疫缺陷组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胸闷、头晕等其他表现;免疫缺陷组发热比例高于免疫正常组,胸痛和咯血、痰中带血的患者比例偏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免疫缺陷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偏高,CD4+/CD8+值偏低,影像学上更易表现出淋巴结肿大,与曾能永等[9]报道一致,提示免疫抑制患者对隐球菌感染的免疫反应能力更差。美国传染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患者不同免疫状态,提供相关的抗真菌治疗方案[10-11]。而关于手术治疗,根据我国2010版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3],建议手术切除病灶后,常规应用抗真菌药治疗,疗程至少2个月。本研究75例患者中,23例行手术治疗,仅11例术后用药,考虑医师对隐球菌病诊治的认知不够,导致患者复诊和用药的依从性不高。

隐球菌荚膜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隐球菌肺炎的敏感度为89.74%,特异度为98.93%,对隐球菌肺炎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2]。然而,由于巨噬细胞清除隐球菌荚膜多糖是一个独立的过程,相比抗真菌疗法杀死酵母慢[13],抗原滴度在有效治疗期间持续升高。因此,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检测不能用于评估测定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隐球菌抗原滴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但隐球菌滴度结果无法作为一个对治疗效果、患病时间长短、是否复发的评价指标[14]。因此,在抗真菌治疗期间是否需要进行进行抗原滴度检测值得思考。

综上所述,不同免疫状态的PC患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隐球菌抗原滴度监测、抗真菌耐药性监测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荚膜氟康唑滴度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功率激光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06例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比较
陕西省部分地区鸡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