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芪六君抑癌汤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Ⅳ期宫颈癌临床观察*

2021-03-18 00:12杨露银杨忠明吴志豪
光明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放化疗胃肠道宫颈癌

杨露银 杨忠明 吴志豪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女性第4大癌症,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其中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达13.15万,宫颈癌死亡人数每年约5.3万,约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8.4%[1,2]。因此,宫颈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疾病。目前针对宫颈癌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3],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Ⅲ-Ⅳ期宫颈癌患者而言,放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放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但放化疗在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因此,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宫颈癌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能有效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在宫颈癌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贞芪六君抑癌汤是我院肿瘤内科应用于临床数十年的经验方,能扶正驱邪、消癥散结,可用于脾肾虚兼夹热毒之证。本研究分析了贞芪六君抑癌汤防治Ⅲ~Ⅳ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7例Ⅲ~Ⅳ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年龄范围:31岁≤年龄≤69岁,平均年龄为(48±5)岁;病程:3个月≤病程≤39个月,平均病程为(21±4)个月;FIGO分期:Ⅲ期患者60例(ⅢA期23例,ⅢB期18例,ⅢC期19例),Ⅳ期患者27例(ⅣA期17例,ⅣB期10例);病理组织类型:鳞癌63例,腺癌12例,腺鳞癌12例。所选87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FIGO分期及病理组织类型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Ⅲ~Ⅳ期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参照第9版《妇产科学》[5],其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阴道排液增多或伴有臭味,在妇科检查或性生活后出现接触性出血。妇科检查可见子宫颈或光滑或仅局部红斑、白色或子宫颈糜烂样表现。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中医方面参考《中医妇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辨证属于脾肾虚兼有热毒证,临床表现为腹中结块,固定难移,带下增多,色黄或五色杂下,伴或不伴经期延长或提前,经血量多,胸脘痞闷,腰腹疼痛或酸软,耳鸣头晕,面色不泽,食纳欠佳,舌暗,脉弦或滑数[6]。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第9版《妇产科学》中宫颈癌的诊断标准且FIGO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②中医辨证为脾肾虚兼有热毒证;③卡氏评分大于60分;④预计生存时间大于6个月;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②因药物过敏而不能完成治疗者;③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2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及治疗方案一致。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即在进行盆腔体外照射的同时运用铂类药物单药化疗。盆腔体外照射方案:采用60Co外照射,在IMRT放疗CT模拟定位后进行盆腔体外照射,每周5次,每次1.8~2.0 Gy,连续照射5~6周,累计总剂量45~60 Gy。DDP单药化疗(顺铂注射液,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3)化疗剂量:20~40 mg/m2静脉滴注,每周给药1次,与放疗同期进行,共用6周。观察组:在与对照组放化疗方案一致的基础上,加用贞芪六君抑癌汤,其药物组成为:女贞子20 g,黄芪30 g,人参15 g,白术15 g,茯苓12 g,陈皮12 g,法半夏12 g,淫羊藿9 g,半边莲10 g,白花蛇舌草12 g,山楂12 g,冬凌草9 g,甘草6 g。上述药材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药房提供并代煎为中药颗粒剂(规格:20 g/1袋)。患者在接受放疗第1天开始服用中药(服用方式:开水冲服,每天3次,1次1袋),连续服用6周。对症处理:治疗期间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当白细胞计数<3.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6×109/L时,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血小板低于75×109/L时,予以重组白介素-II治疗;血红蛋白<80 g/L时,予以促红生成素治疗。

1.4.2 观察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监测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分级:①胃肠道反应:0度:无胃肠道反应;Ⅰ度:仅有恶心,无呕吐;Ⅱ度:恶心伴有暂时性呕吐,无需止吐药;Ⅲ度:恶心伴有呕吐,需给止吐药;Ⅳ度:呕吐难以控制。②骨髓抑制:0度:白细胞计数(WBC)>4.0×109/L,血红蛋白(HGB)≥110 g/L,血小板(PLT)>100×109/L;I度:WBC:(3.0~3.9)×109/L,HGB:95~109 g/L,PLT:(75~99)×109/L;II度:WBC:(2.0~2.9)×109/L,HGB:80~94 g/L,PLT:(50~74)×109/L;Ⅲ度:WBC:(1.0~1.9)×109/L,HGB:65~79 g/L,PLT:(25~49)×109/L;Ⅳ度:WBC<1.0×109/L,HGB<65 g/L,PLT<25×109/L。③肝肾功能损害:肝功能:0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40 U/L;Ⅰ度:ALT:41~120 U/L;Ⅱ度:ALT:121~200 U/L;Ⅲ度:ALT:201~800 U/L;Ⅳ度:ALT>801 U/L。肾功能:0度:肌酐(CREA):45~84 μmol/L;Ⅰ度:CREA:85~126 μmol/L;Ⅱ度:CREA:127~252 μmol/L;Ⅲ度:CREA:253~504 μmol/L;Ⅳ度:CREA>504 μmol/L。治疗结束后4周对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依照双径测量法进行实体瘤的疗效评价[7,8]。完全缓解(CR): 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所有基线目标病灶最大两个垂直径乘积之总和减少50%以上,至少维持4周;稳定(SD): 所有基线目标病灶最大两个垂直径乘积之总和减少<25%,或增大<25%,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 所有基线目标病灶两径乘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为:(CR+PR)/总例数×100%。

1.4.3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0.00%(22/44)、72.09%(31/43);骨髓抑制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8.64%(17/44)、69.77%(30/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34.09%(15/44)、62.79%(27/43),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6.36%(16/44)、65.12%(28/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对比

表3 2组患者肝肾功损害发生情况对比

2.2 2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4%(39/44)、62.79%(27/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Ⅲ~Ⅳ期宫颈癌患者而言,放化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预后,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步放化疗作为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放疗和化疗的同时进行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风险,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剂量及射线同时蓄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选择合理的放化疗方案并最大程度减轻其毒副反应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在改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及增强疗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体系内,宫颈癌归属于中医“癥瘕”“五色带”“崩漏”等范畴,病位在胞宫,其病机主要为正气不足,邪毒内结。由于病程较长,正气不足,气、血、痰、湿、热毒等相互影响,故多相互兼夹而又有所偏重,因此在治疗时需以扶正为主,兼顾邪实的多少予以行气活血、化痰除湿、消癥散结、清热解毒等。贞芪六君抑癌汤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内科在临床治疗癌病过程中应用较多的经验方,其组方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运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所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药物而成。已有研究表明,六君子汤在肿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可以使肿瘤相关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或者消除, 缓解放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减轻骨髓抑制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发挥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可以对肿瘤生长进行抑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9,10]。贞芪六君抑癌汤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增加了女贞子、黄芪、淫羊藿、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楂、冬凌草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作用等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方以女贞子、黄芪、人参为君药,女贞子能滋补肝肾,黄芪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人参能大补元气,三药合用能补益脾肾、扶助正气。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与陈皮配伍,能扶正祛痰,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白术、茯苓能健脾、燥湿利水,上述四药合用能健脾除湿,缓解放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冬凌草为清温解毒药,能够清热解毒、破瘀消癥。中药现代化研究也表明,白花蛇舌草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半边莲及冬凌草有一定的抑癌作用[11-13];淫羊藿走肝肾二经,是补命门、益精气、强筋骨、补肾壮阳之药,现代药理学证实其主要含淫羊藿甙,能增强免疫力,改善代谢及抗肿瘤[14];山楂能助消化,增进食欲,改善患者消化功能[15];甘草在调和诸药的同时亦能扶正、抗肿瘤[16]。全方共奏补益脾肾、清热解毒、消癥散结之功。已有研究显示该方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17]。而在本研究中,亦证实了该方在Ⅲ~Ⅳ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能减轻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追踪随访,其作用机制也需行体外试验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由于本方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药物, 能够发挥多靶点抗肿瘤作用,在临床应用中配合放化疗能有效减轻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放化疗胃肠道宫颈癌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