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推按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3-20 06:16梁家畅翟明玉刘亚洲韦建勋任耀龙颜大荃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同组骨关节炎膝关节

梁家畅,翟明玉,刘亚洲,韦建勋,任耀龙,颜大荃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医院,广东深圳 518001)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主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是膝骨关节炎最显著的临床表现[1-2]。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KOA在中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国55岁、65岁以上的群体之中KOA发病率高达60%、80%[3-4],该病已经成为我国中老龄人口的常见致残疾病之一[5],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平乐推按法是“平乐郭氏正骨”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经过几代平乐人在临床实践中孜孜不倦的探索,已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操作手法,其以“整体辨证、内外兼治、筋骨并重”为主要特点[7]。本研究采用平乐推按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罗湖院区)关节科门诊部收治的68例明确诊断为KO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订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8年版)[8]的诊断标准拟定。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检查提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为中老年患者(年龄≥50岁);④晨僵≤30 min;⑤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综合临床及X线检查,符合上述①+(②、③、④、⑤、⑥条中的任意2条)即可诊断为KOA。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9]的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有正确认识,具有良好的依从性;③自愿配合完成本试验全套流程;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80岁的患者;②膝关节间隙已经消失或关节间形成骨桥连接而呈骨性强直,有手术指征的患者;③其他严重疾病及其并发症影响到关节结构的患者;④有严重脏器及血液病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⑤受孕及哺乳期的妇女;⑥晕针的患者;⑦纳入前2个月接受过针灸、手法以及激素治疗的患者[10]。

1.5 剔除标准

①试验期间出现重大不良反应者;②试验期间出现严重的合并疾病者;③研究过程中未经允许私自使用其他医治方法者;④依从性差,不遵从医治方案者;⑤试验期间擅自退出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给予传统针刺法治疗。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11]中有关痹证的治疗方法。取穴:阳陵泉、梁丘、血海、犊鼻、鹤顶、足三里、悬钟、三阴交。采用一次性使用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批号:苏械注准20162270970)。患者取坐位屈膝,充分暴露需要针刺的穴位,以75%酒精对针刺穴位进行常规消毒,根据具体穴位选取不同尺寸的毫针后垂直进针,行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20 min。

1.6.2 观察组

给予平乐推按法治疗,在平乐推按法理论指导下,推拿手法分为整体治疗和局部治疗两方面。整体治疗:从力线考虑,腰-髋-臀-膝-踝,包括腰部、臀部肌和股四头肌放松,采用滚法、拿法顺着经络的方向滚、拿3遍,动态拔伸膝关节,维持1 min。局部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患者患肢外侧。①医者以双手拇指重叠于髌骨周处,余手指抓住膝关节行指推法,时间为2~3 min;②双手掌根部贴于患侧膝关节内、外膝眼处由下向上滑推,力量在轻与重之间来回循环,重按轻收,幅度小、力量柔,时间为3~4 min;③将掌心放于患侧膝关节的髌骨上,五指微张贴于髌骨周围,以掌根、大鱼际为着力点,缓慢地小幅度地旋揉髌骨来放松髌周软组织,时间为3~4 min;④下肢伸直,一手扶住踝关节上方,另一手贴于髌周病灶处,按顺时针方向来回缓慢的旋按,时间为2~3 min;⑤医者坐于患者患肢外侧,双手拇指与食指分别固定髌骨四角,并向各个方向挤推髌骨,每个方向维持3~5 s,同时可配合患膝小幅度的屈伸动作,总时间3~5 min。患者取俯卧位:①膝前部垫治疗枕,双脚悬于床边,医者以手掌握住患者踝关节,将小腿向臀部屈曲加压至极限处,然后伸直膝关节,尽量使之呈过伸位,反复3~5次;②下肢呈伸直位,踝关节后部垫一软枕,医者站立于患者患肢外侧,双手叠放于患膝上行向下向外旋,时间为3 min[12]。

1.6.3 疗程

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4 d。

1.7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2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

1.7.1 VAS评分

采用VAS评分法[13]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的疼痛;4~6分为疼痛影响睡眠,尚可忍受;7~10分为疼痛剧烈难忍,影响食欲及睡眠。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最高10分。

1.7.2 WOMAC评分

采用WOMAC量表评分[14]对患者的疼痛、僵硬、日常功能3个方面进行评定。该量表总共24个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KOA评价量表,其总积分越低提示病情越轻,总积分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

1.7.3 血清IL-6、TNF-α含量测定

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清IL-6、TNF-α含量[15-16]的变化情况。血清IL-6、TNF-α是细菌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检测的目的是测定异常过度的炎症反应的程度。血清IL-6、TNF-α含量越高反映炎症反应程度越高,病情越严重。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7]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80%≤疗效指数≤100%;显效:50%≤疗效指数<80%;有效:25%≤疗效指数<50%;无效:疗效指数<25%。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9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34例患者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5.62±12.42)岁;平均病程(5.10±3.90)年;平均BMI(21.53±1.67)。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6.20±10.84)岁;平均病程(4.8±4.2)年;平均BMI(21.46±1.28)。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BMI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失访情况比较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共5例退出,其中脱落4例,失访1例;对照组共7例退出,其中脱落5例,失访2例。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7例纳入疗效统计。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VA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O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1 2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VA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O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例)29 27治疗前6.79±1.34 6.56±1.37治疗结束后1周3.82±1.23①3.96±0.94①治疗结束后1个月3.07±0.99①②3.54±0.58①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的WOMAC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WOMAC评分明显改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WOMAC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O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2 2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WOMAC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O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例)29 27治疗前91.69±22.10 88.96±11.37治疗结束后1周58.07±11.78①②64.30±11.23①治疗结束后1个月50.69±15.22①59.00±11.77①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的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对照组的IL-6、TNF-α含量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照组的IL-6含量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α含量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s of IL-6 and TNF-α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O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g·mL-1)

表3 2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s of IL-6 and TNF-α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O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g·mL-1)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例)29 29 29 27 27 27时间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IL-6 4.46±1.83 3.20±1.54①②3.15±1.25①②4.49±2.55 3.92±0.98 3.89±1.26 TNF-α 9.15±4.78 6.12±1.76①②6.15±1.31①②8.09±3.69 7.38±2.18 7.11±1.77①

2.6 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周临床疗效比较

表4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76%(24/29),对照组为77.78%(21/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结束后1周临床疗效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OA one week after treatment [例(%)]

2.7 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临床疗效比较

表5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26/29),对照组为66.67%(18/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临床疗效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OA one month after treatment [例(%)]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KOA)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常见骨科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周围部位的疼痛、僵硬、上下楼梯发软、错位感、活动受限、摩擦音、内翻畸形[18-19]。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改变必定会导致下肢整体稳定性的破坏,影响其协调关系。KOA在中医学属于“痹症”“骨痹”范畴。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的“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道出了其病因病机[20]。目前,中医治疗KOA主要包括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中医内治法治疗KOA,辨证分型主要为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气血虚弱型,基于中医辨证理论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21],其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但日常生活中若对膝关节保护稍有不当容易复发。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熏洗、中药外敷法、中药离子导入、针灸、温针灸、推拿、针刀、功能锻炼等方法[22-24],主要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软骨细胞修复来达到医治的作用[25]。西医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硫酸氨基葡萄糖以及向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等,这些方法都对KOA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也存在胃出血、关节腔感染、医治费用高等弊端[26]。

平乐推按法以“整体辨证、内外兼治、筋骨并重”为主要特点,强调了既重视整体协调平衡也要重视局部协调平衡。手法中以膝部为主,辅以从腰-髋-臀-膝-踝力线角度出发,先行滚、拿等手法放松腰部、臀部肌和股四头肌,之后再以推、按、揉、拔、伸等手法缓解膝关节周围肌肉紧张、松解髌股关节黏连,解除与周围软组织与支持带的黏连。手法在矫正膝关节内外翻的同时,矫正了髌股关节紊乱,改善下肢力线[27-28]。此外,手法中屈伸旋按手法可以滑利关节、舒筋通络,继而改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的WOMAC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WOMAC评分明显改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76%(24/29),对照组为77.78%(21/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26/29),对照组为66.67%(18/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平乐推按法有利于松解膝周痉挛的韧带、肌肉,恢复力学失衡。该疗法还注重了因下肢力线改变所致的骶髂关节、腰椎位置的改变。通过整体治疗,增强腰、臀部及股四头肌肌肉的力量,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强膝关节功能,达到“筋骨并重”,筋和骨动态与静态、整体和局部的平衡。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不仅处理了膝关节的局部症状,也纠正了因膝关节病变导致的腰椎错缝、骨盆倾斜,恢复人体的平衡,注重整体辨证、上下平衡、筋骨并重的原则,因此,疗效显著。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的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对照组的IL-6、TNF-α含量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照组的IL-6含量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α含量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平乐推按法对膝关节四周施以推揉等手法,加速了骨组织及周边部位的血液及淋巴循环,提高了脑下垂体内啡肽的释放,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局部微循环,加速炎性物质吸收,促进疼痛等症状的缓解[29-30]。

综上所述,平乐推按法治疗KOA能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更好地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在临床中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同组骨关节炎膝关节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新知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